这一日,数十只信鸽从咸阳城飞出,赢羽亲自下诏召回各地将领。各地将领们收到了赢羽的诏书之后,也纷纷卸下当前的官职,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咸阳。同一时间,大秦这一段时间动作,也被这个世界其他国家知晓。特别是大秦的海军已经抵达了难陀王朝附近,这更是让世界上有实力的国家意识到了危险。只不过他们还在等待,等待这一次大秦和难陀王朝的冲突。他们需要根据结果,做出后续的应对。而此时印度边境上,难陀王朝的军队已经和大秦海军,遥遥相望。这场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被关在了船舱之中的难陀国王,看着眼前的一切,却无能为力。他双手握着船舱窗子的栅栏。对于他来说,这是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他想不通为什么蒙恬要把他囚禁在这里,为什么不让他去试一试?如果靠他的努力能够避免这场战争的发生,那对于双方来说不都是一件大好事吗?难道是自己错看了大秦的将领,他们只是假意答应自己,实际上是要软禁自己,然后另外一方面直接击溃难陀王朝。难陀国王这么想着,越发的觉得这可能才是事情的真相。因为大秦实在太强大了,根本不需要答应他的条件。直接以强大的军队碾压难陀王朝,同样也能获得整个印度的掌控权。是了,一定是这样。难陀国王懊悔自己的决定,不光葬送了整个难陀王朝,还把自己也陷入了最危险的境地。对于他个人而言,自己死了倒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让他最不能接受的是,自己祖父传下来的难陀王朝要在他的手中灭亡。亡国之君,不管放在世界上的哪一个国家,都不是一个好的词汇。他曾经想过要用自己的努力,让难陀王朝更加的繁荣昌盛。可事实却是,自从他登上王位之后,难陀王朝的所有发展,都和他所预料的完全不相同。他连王朝的政权都没有掌握在手,又谈何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希望难陀王朝越来越好。而现在这个局面看来,难陀王朝只怕是要在他的手中灭亡了。亡国之君,这样的名号一旦安上,那他就会遗臭万年。只是难陀国王本不擅长于武力,连简单的工具都没有,他妄想逃出去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再说即便逃出去了,又能逃到哪里去?自己可是在大秦的船上,难道还能跳海不成。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已经不是他能阻止的。他现在能做的,就是通过面前这小小的窗口,看着外面发生的一切。难陀国王一只手抓着窗子的栅栏,一只手不断的在船舱墙壁上猛然敲击。拳头都已经破开流血也浑然不知。另外一方面,大部分难陀王朝的将领,还沉浸在大秦上一次战争给他们的错觉之中。他们认为这一次,大秦的军队竟然主动找上门来。必然是上一次的战争之中,他们认为自己胜了,有了打败难陀王朝的实力,所以才会兴兵来犯。难陀王朝的将领们并不认为,上一次的战争是大秦故意艰难取胜。他们难陀大军之所以会战败,是因为大意。这一次正面作战,难陀王朝的将领们充满了信心。他们认为,只要全力以赴,就能轻松歼灭眼前的大秦海军。更何况,难陀王朝本来就要远征大秦的。此刻国内半数以上的军队,都集中在了这里。有如此之多的兵力在,难陀王朝的将领们底气就更加足了。大秦一方,蒙恬虽然是来帮助难陀国王夺回权利的,可是他更清楚在,大秦需要的是什么,赢羽想要的是什么。只有展现出足够强大的武力,才能让难陀国王死心,才能让他们惧怕。大秦和难陀王朝全面开战,或许可以避免,但这狭路相逢的第一战,绝对要打。纵横战场多年,蒙恬非常清楚,这一次战争的结果,对后续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因为这样的事情,蒙恬经历了不止一次。即便前一日还打得死去活来,但真的需要两军议和的时候,那之前所有的牺牲都可以不作数。并不是双方都忘记了那些牺牲和仇恨,只是权衡利弊,弱势的一方只能暂且放下。所以这第一次的正面冲突,大秦一定要将自己强势的一面展现出来。而且直接和难陀王朝军队正面冲突,不但不会影响后续的和平谈判。反而在某些程度上,还会促进此事的发展。因为外交谈判只有在实力对等或者是强大的人,面对弱小的人才可能拥有的权利。如果你比我弱了太多,那根本没有和谈的余地,你只能单方面献上降书,准不准你投降,还得看我的心情。上一次的冲突之中,大秦假装实力不足,依靠着陷阱和埋伏,才堪堪将难陀王朝的军队打败。那是为了给他们这种错觉,这一次却完全不同了。大秦要在第依次交锋的时候,就彻底展现自己强大的力量。势必要让难陀王朝所有人都清楚,大秦不是他们可以战胜的。建立了这样的共识之后,之后大秦说的话,才有足够的分量。ωω至于难陀国王战前的请求,蒙恬只是当成了一个笑话。先不说,这是他战略上的考量,即便大秦没有必要展现武力。但已经剑拔弩张到了这个地步,即便让难陀国王过去,以他在难陀王朝的地位,难陀王朝的高层将领,又怎么可能听信他的言词。到时候不管难陀国王说的是对是错,在难陀王朝的军队看来,都只不过是一面之词。或者说那都是无所谓的事情,战争是绝对不可能避免的。而这一点难陀国王自己都想不通,蒙恬自然也没有给她解释的必要。把它关起来,是防止他趁乱溜出舰队,万一这小子倒霉,直接一命呜呼了。那对大秦后续的计划,会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