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本届云星奖最佳新人的是——】【《偶像之死》,李煦,恭喜!】李煦几乎是biu一下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他的动作让赵旸捂嘴直乐,却没有被李煦抢走奖项的嫉妒。李煦先拥抱了他一下,再来拥抱顾熠。“谢谢你,顾老师。”若非顾熠,他根本不能拿回章子维这个角色。在演《偶像之死》之前,他在演员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却一直找不到机会,就在他放弃的前一刻,剧组找上了他。他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站上舞台中央。“李煦好棒!!”“《偶像之死》剧组的情谊!!希望每一个我喜欢的演员都有最灿烂的前程!”“恭喜李煦,恭喜《偶像之死》,虽然这不是顾老师最好的电影,却是我本人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李煦拿下了最佳新人,但在之后最佳男演员的角逐中,顾熠却没能为剧组再下一城。值得一提的是,余敏行和李煦上台时都提到了顾熠,一位感谢有他这么厉害的竞争对手,另一位感谢有他这么厉害的搭档。顾熠本人虽然没有上台,话题度却拿得很满。“我很期待《亡国之君》上映。”颁奖典礼结束后,余敏行拉着顾熠说了好一会话。多年夙愿得成,他的精神状态和典礼前都很不一样,整个人红光满面的,看上去也没那么紧绷了。李煦则喊着顾熠和赵旸一起拍照,足足晒了十几张图。顾熠嫌他拍得太多,到了粉丝那里,则是粉丝们嫌顾熠拍得太少———他的脸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位明星的微博上,却不会出现在他自己的微博上。不过顾熠一向如此,粉丝们早就习惯了。能怎么办?说了他又不会改,只能纵容了。……本届云星奖余敏行获奖是众望所归,其他演员都难以和他抗衡,国内媒体大多公正客观地报道了本届颁奖典礼。但到了K国媒体报道中,顾熠输给余敏行是「全方位的投降」、「实力新人的完全失灵」、「被权威奖项所抛弃」,给人一种顾熠已经被打入冷宫的感觉。“我到底对K国人做了什么,有必要一直揪着我不放吗?”K国媒体难道不能向他们的民众科普一下,云星奖是一个很牛逼的奖项,就算只是提名也很不容易,他能一提再提就是牛逼本身。“你确实没做什么。”刘钧源道。“对吧?”“你就是抢了人家的市场,抢了人家的影帝,压人家国内的神颜一头,还比人家多赚了不少钱。”顾熠:“那是我干的吗?你们也有份。”但K国媒体报道的时候总爱把顾熠摆在前面,顾熠有时候会收到在K国的粉丝的私信,说他经常上K国的热搜。一般是他遇上坏事的时候。比如这次他没拿云星奖影帝,K国那边锣鼓喧天庆祝不断,之前《偶像之死》开拍,顾熠和王轩恒的冲突也上了K国热搜。只不过在K国媒体的形容中,顾熠是那个抢了王轩恒机会的恶霸,「剧组霸凌冠军」,王轩恒则是被欺压的小可怜。所以王轩恒的电视剧可以卖到K国去,顾熠的电影却至今没有一部在K国上映。如果顾熠遇上了什么好事,比如《偶像之死》今年的高票房,和他论文被欧洲媒体报道的事,K国那边通常是只字不提的,夸赞顾熠就是在助长顾熠的嚣张气焰,K国媒体自然不会这么干。……云星奖颁奖典礼后,《孤独学神》的筹备也进入了最后阶段。剧组一直在等顾熠的档期,到今年,顾熠能空出两三个月的时间专注拍摄,这其实比《孤独学神》剧组预期早一些。接完《亡国之君》后,顾熠的动向一直被业内关注,他接《孤独学神》并不是秘密,《孤独学神》原作本身也很有知名度,消息曝光后,不管书粉还是影迷,都立刻想到了一个词———合适。的确没有比顾熠更适合的演员。顾熠今年30岁,但他并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很成熟的演员,如果再年长几岁,接《孤独学神》恐怕就不太合适了。但换成其他演员的话……“顾老师本人在我心里就是学神!!”“《一枚信笺》之后又一部网文改,顾老师要把我的男神一网打尽吗?”换成其他演员演沈遥,接《孤独学神》,书粉们会觉得演员蹭纸片人的热度,但由顾熠来演,就是演员和角色互相成就,《一枚信笺》的成功足以证明这一点。《孤独学神》剧组也松了一口气。角色选不好,剧组绝对是要挨骂的,现在《一枚信笺》成为了网文改编的范例,可在《孤独学神》剧组印象中,《一枚信笺》刚上映的时候也遭受了不少质疑。找到合适的演员,电影先成功了一小半,至少顾熠的演技是不需要担心的。……正式进组前,顾熠照例回了学校,在几个小时内从光鲜亮丽的大明星切换成灰头土脸的研究生。人生也迅速从一片灿烂变为一片黯淡。但顾熠的优势在于,他做什么事都能倾注100%精力,从前一件事切换到下一件事无比迅速。实验无疑是个枯燥的过程,但作为明星,顾熠品尝过角色的酸甜苦辣,也体验过最浮华的生活,于他而言,实验是对他明星生活的补充,反而能让他整个人安定下来。明星是需要私人空间的,没有人能够一天24小时面对镜头,化学是顾熠充实自我的方式。虽然他会被难倒,但同样痛并快乐着。他的研究生同学不太理解他这种状态,觉得顾熠在发癫,但顾熠认为,他就算发癫,发的也是化学的癫。同学:“……”知不知道他们每天都得默念一百遍「我爱化学」,才能一边觉得自己的论文是一坨屎,一边又认为化学界不能缺少自己这样的人才。顾熠还是在深入自己之前那个课题,往深里钻研,原本业内涉及这个领域的不多,但之前顾熠的成果出炉后,也有人开始针对他的实验结果进行研究。同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对顾熠既有好处又有坏处,不过他虽然体验到了压力,却没有立刻要出成果的紧迫感。这就是明星这份兼职给他的底气。上辈子的顾熠是没有这种底气的,他虽然喜欢化学,却远做不到现在这么从容,以前他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但现在,他既关注实验直接的成果,又关注实验的衍生品。所以同一份研究,顾熠有时间有力气也有金钱做到底,不必担心没有成果必须改换赛道,也不用担心经费,就算出不了成果,就当总结失败经验。俗话说,不想当化学家的演员不是好演员。顾熠对自己的状态挺满意的。朱教授会催他,却不会压迫他,顾熠爱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他时不时看一眼就够了。“这个结果……”某天上午,顾熠终于等到了一个新的实验结果,但客观说来,这并不是他期待的实验结果,或者说,他根本没往这个方向想。“怎么会这样?”顾熠重复了一遍原先的实验,又是等待,结果……和前一遍一样。顾熠皱着眉头,开始翻前人的成果,从《JACS》翻到《Chemical Reviews》,他猛然意识到,自己大概在研究一种比较新的东西。就……目前来说,业内能让他参考的东西其实不太多。顾熠选择向朱教授求助。他不太想麻烦导师,最近朱教授正在国外参加一场化学会议,到了朱教授这个级别,他们亲自做的实验并不多,但他们却更清楚现在应该做什么,在国际上的前沿研究是什么。顾熠的实验方向也是经由朱教授的指点。但听了顾熠的陈述后,朱教授第一时间返回了国内,他还带来了京大的另一位教授,两人把顾熠的实验流程都翻烂了,又看着他重新做了一遍,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可行。“有意思。”朱教授一脸深思,“这个方向我也没有考虑过。”“你就继续去尝试,看看能不能得出其他结论。”朱教授问到了顾熠最近的工作:“你要演的电影讲的是什么领域的学神?”顾熠:“物理。”朱教授:“……”“知不知道现在化学专业招生挺难的?”朱教授拍拍顾熠的肩膀,“顾熠啊,你要记得,一日化学人,终生化学人,要担负起为我们化学专业吸纳人才的责任。”顾熠:“……”他仿佛成为了化学的叛徒。其实《孤独学神》剧本对具体学科的描述是很少的,剧本强调的是人,而非学科。不过剧本是编剧的责任,顾熠并不想插手编剧的工作,他可以在拍摄过程中提出他认为剧本不合理的地方,却不能替代了编剧的工作。但不得不说,当初顾熠拍《星际觉醒》的时候,物院那边帮忙就让本院颇有微词,如果他再演一个物理天才的话,化院叛徒这个称号他是拿定了。顾熠不少粉丝都知道他学的是化学,但如果《孤独学神》热度不错的话,他会不会被认为是物院生?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化学人,这也是顾熠自己无法忍受的。顾熠仔细一想,决定以后找位熟悉的编剧,写一个化学科普剧本,拍长剧,一周播一集那种,把化学故事全部讲透了。……顾熠的实验结果有些超出意料,但正是因为如此,他的论文写起来才更容易,因为目前业内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整个领域都是空白的,他不管投哪家杂志应该都不难。不过顾熠暂时没打算投,他现在得出的结论是能投杂志,但是断断续续的,之后再深入研究,可以写一篇内容更丰富的论文。然而顾熠接下来要拍《孤独学神》,得先进组,可朱教授大手一挥,给顾熠申请了校内拍戏的机会——《孤独学神》的一部分剧情确实需要在大学校园内完成,只是剧组打算和另外一所大学合作,而非京大。在京大拍戏的电影不止一部,但作为在校生,顾熠却没有利用学校资源的自觉,反而尽量不想打扰学校正常的学习时间。“这样你白天拍戏,有空了就来实验室看看,休息天也来打工。”朱教授拍拍顾熠的肩膀,“我给你发打工费。”顾熠:“……”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