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朱棣也闻讯赶来的时候,朱雄英早已被陆宁训的像避猫鼠一样,乖乖的站在下面一角,一言不发。估计看到自己的侄儿这个模样,没好气的说了一句。“小小年纪,学会玩失踪了是不是?我问你,是谁指使你的?”“四叔,没有人指使我,是我自己来的。”朱棣沉着脸,继续问。“你到远征舰队的海船上来做什么?”“我也想跟着你们一起出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这话一出口,两个人的脸都黑了,朱棣怒斥道。“胡闹,这都是大人的事,你小小年纪出来做什么?”“侄儿已经十四岁了,不是小孩子了,三国的周瑜九岁就从军了呢。”朱棣黑着脸没有理他,和陆宁商量了一下,叫中军找人先把他带到旁边的船舱里看管。按照军中的规定,大军只要离开京城,主将就不能回城,打了败仗被揍回来除外,因此两个人在离开京城二十里处靠了岸。想要找大将把皇长孙送回去,谁知道这孩子格外的倔,不管他们怎么说就是不动。最后索性抽出了一把小匕首,指着自己的胸口。“四叔、师父,你们不要再劝了,你们总是说,大明以后只需要明君,不需要昏君,侄儿也是想未来做一个有为的明君,不出去经历风浪怎么能行呢?还请两个人讲这样的话,如实奏报给皇爷爷。”两个人只好先稳住朱雄英。“你先把刀子放下,这事我们也没有权限批准你,必须得向朝廷请旨。”于是,就派徐达带领着使者火速回宫奏报给朱元璋以及太子。没过多久,朱元璋父子就率领着御林军,急匆匆地赶到远征舰队停泊的港口。朱元璋一肚子火气,马上下达了圣旨,叫朱雄英赶紧靠岸来见驾。谁知道朱雄英却拒绝接旨,只是跟朱元璋说。“男儿志在四方,孙儿这次一定要跟着前去,如果皇爷爷不允许,那我就死在这船上。”朱元璋满脸黑线,把陆宁和朱棣叫来问讯,这两个人经过这长时间,已经弄清楚了真相。原来朱雄英一早晨以游猎为名出了宫,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混在了远征军后勤补给人员的队伍里。这些补给人员都不是真正的军人,其中也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宫女以及有各种技艺的工匠。他们的作用是给船上的人员将洗衣服以及修补船只。而朱雄英找到的一个靠山,就是船上招募的一名铁匠,他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只是说自己想跟着铁匠拜师学艺,出来长长见识。皇长孙死活不下船,这不仅叫陆宁他们头疼,也叫朱元璋父子头疼,大家商量了许久也没有办法。“子安,你的鬼主意最多,告诉父皇该怎么办?”陆宁想了想,回答说。“圣人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许出外游历一番,对于雄英未来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这话刚一说出口,朱标就有些担心了。心说此次出海风高浪险,前途未卜,叫一个没满十五岁的孩子跟着你们一起出去,太过儿戏了。这人还是大明第三代国君,一旦有一个三长两短,谁能担得起责任?只不过,这事原本不是这两人的错,更何况大明未来的许多事都要倚仗陆宁这样的高科技人才,犹豫了一下,他硬生生的把话咽了回去。朱元璋刚开始还有些不高兴,忽然转念一想。咱起兵反元的时候,手下也有许多娃娃将军,比如义子沐英,这孩子真有他们的风范,或许不是一件坏事。于是,他就对陆宁和朱棣说。“这事儿你们俩就不要管了,朕要亲自上船跟雄英说说。”到了船上一看,那个倔强的孩子仍然拿着匕首在那站着,随行来的朱标气不打一处来。“逆子,在皇爷爷面前你也敢弄刀弄剑,还不赶快放下。”朱元璋也一脸阴沉,说道。“有什么话你可以给皇爷爷自己说,朕为你做主,何必寻死觅活的?”朱雄英这才把手里的匕首扔掉,吓得那些侍从们赶紧捡起来丢到一边。“皇爷爷,孙儿就是要出海,您不要再劝了。”“前途风高浪险,更有一些你想不到的困难,小小年纪你不怕吗?”“孙儿是朱家的子孙,什么也不怕!”虽然言语之中稚气未脱,但自有一股坚定在里面,朱元璋从旁边取出了一个盒子,递到了他的手里。“打开自己看。”朱雄英拆开一看,只见里面有一只金色的狼毫笔。“你刚开始学字的时候,朕曾经送给你一支,今天你要出海,朕再送给你一支,只希望你能把你所见到的学到的,每天都记录下来,到时候咱要检查,如果做得好,重重有赏,做不好,回来再找你算账!”听到朱元璋这个意思,是支持他随军一起下西洋的意思,朱雄英欣喜过望,跪下谢恩。朱元璋过来拍了拍他肩膀,说道。“朱家子孙中没有孬种,你要好好干,不要给我大明丢脸,好好的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