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连干三杯,面不改色心不跳。众人便轰然赞道:“好酒量!”李恪笑眯眯的看着诸人言不由衷的夸赞,心中暗道全特么是演技派啊,看这架势,今日宴请自己肯定没憋什么好屁,不是想拉自己下水,就是有求于自己。李恪决定以静制动,敌不动我不动,当下便笑呵呵的抿着小酒,再不插言。酒席觥筹交错气氛热烈,但是长时间绕弯子打哈哈不触及正题,众人脸上挂着笑却都有些焦急……李恪无欲则刚,一点也不急,虽然不知道太子突然搞出这个酒席请他来赴宴所图为何?但总归不是他有求于人,而是这帮人有求于他,再说他是当朝亲王,身份尊重,他若不答应,任何人也不敢逼他表态。所以李恪心态放得很平和,该吃吃,该喝喝,一点也不着急,反正就是不提出心中疑惑,好似迟钝到完全看不出这帮人宴请他是另有目的。李恪是不急,但有人却坐不住了,此人便是元家家主元拯。别看如今元家名声不显,但元家祖上可是北魏皇族,元家本姓拓跋,乃是鲜卑后裔,一代天骄拓跋珪建立了鼎鼎大名的北魏政权。北魏传到第七代,拓拔家又出来一位雄主,此人便是拓拔宏。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拓跋宏正式亲政后,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他便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拓拔宏命人收集古今汉家典籍,推广汉家文化,以汉语代替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此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皇帝拓拔宏便更名为元宏。元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参照魏晋门阀制度,改革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废太子元恂。元宏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史称“太和改制”,有效地缓解了民族隔阂,促进文明进步和民族融合。可惜元宏的后人不争气,在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在550年,东魏被高洋所灭,高洋在东魏原有的疆域上建立了北齐。在557年,西魏被宇文觉所灭,宇文觉在西魏原有的疆域上建立了北周,自从元魏宣告结束。元魏虽然灭亡了,但元氏家族仍在。元氏家族不仅在,而且野心还不小,每一代家主都已复兴祖先的荣光为己任。在隋朝时,他们家族把所以的宝都压在了太子杨勇身上,可惜太子杨勇在夺嫡之争中失败了,最终结果是杨勇被杀,他们元家遭到了隋炀帝杨广的疯狂打压,力量锐减。到了唐朝,他们家族又把宝压在了秦王李世民身上,这一次他们赌对了,李世民夺嫡成功,登上了皇位,正待他们收割胜利果实之时,李世民却翻脸不认人,调转枪头继续打压他们关陇贵族集团。经过这两次惨痛的教训,他们终于明白,依靠常规手段要想让家族再次崛起基本上已经不可能了,因为没有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会容忍一个不受控制的家族出现。科举制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可以让家族子弟通过科举入朝为官,只要入朝为官的家族子弟多,又有强大的家族在背后支持,总会有几名能力出众家族子弟入主中枢,然后把控大唐的朝政,已实现家族复兴的宏愿。想法虽然美好,但里面的困难也不少,首先第一个难题便是,如何能让家族子弟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毕竟如今比他元家强大的家族还有不少…就比如鼎鼎大名的五姓七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他们号称诗书传家,比经史子集谁也比不过他们,那怕是皇室后裔的元氏家族。竟然正道希望渺茫,他们便想到了走歪路…他们早已了解到这次科举主考官虽然是孔颖达,但实际的负责人却是李恪,因为这次科举的方式与流程全是出自李恪之手。元家便联合关陇其他门阀找上了太子,想通过太子向汉王李恪施压,想让李恪在科举考试上对他们关陇集团有所照顾。太子李承乾背后最大的支持者便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背后的金主找他帮忙,太子也不好拒接,这才有了这次的宴会。元家家主元拯见大家东拉西扯一直聊不上主题上,便向一旁的王敬直使了一个眼色。元拯之所以给王敬直使眼色,主要是看重了王敬直的身份。王敬直不仅是前宰相王珪的长子,还是当朝驸马,李恪的妹夫,由他开口也不算唐突。王敬直瞧见元拯的眼色,心里了然,便端起酒杯来到了李恪的面前,微笑道:“三哥,敬直敬你一杯,感谢你之前对南平公主的照顾…”李恪不由得一愣,随后道:“敬直前几天的宴会不是才感谢过吗?怎么今日又感谢,感谢来感谢去不就显得生分了吗?”“三哥,上次是上次,这次是这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王敬直微笑道。“敬直我们也算一家人,有事就说,能帮忙的本王一定不会推迟,你这样左一句感谢,右一句感谢,你不嫌烦本王都嫌烦!”李恪蹙眉道。王敬直尴尬的笑了几声,有些扭捏道:“三哥说得对,我们是一家人,那敬直就直说了!”“嗯!不必见外,直说便是…”李恪道。“三哥,别看我们这些大家族表面风光,其实内部的烦恼只有自己知道,家族大了,成员也就多了,许多家族子弟没有职务,没有工作,整天无所事事、声色犬马、坐吃山空、惹是生非,我们这些当家主的为了给他们擦屁股都忙得是不可开交,你说不管他们还不行,谁让你是家主呢?你有这个责任…”王敬直唏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