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皇帝召见自己,刘若宰是极为兴奋的。毕竟,这是一个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时代。哪怕自己是上一科的状元,若是没有陛下的赏识,终究也会蹉跎一生。当他来到暖阁,看到朱弘林之后,就明白了,应该是自己的这位同年,向陛下推荐了自己。怀着感激的心情,看了一眼朱弘林,刘若宰这才小心翼翼的坐下。“刘卿,翰林院那边的差事可还顺心?”“谢陛下关心,臣觉得还好,可以专心致志的做学问。”“卿这话说的有些违心啊,哈哈。”朱由检看了一眼朱弘林,然后笑着说道。刘若宰原本有写黝黑的面庞,一下子变得有些暗红。朱弘林这个时候,也是笑着说道:“胤平兄,陛下可是要托付重任于你的。”刘若宰闻言,忙是起身说道:“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坐,坐下说。”刘若宰激动的再次坐下后。朱由检面色严肃的问道:“你对保定的情况知道多少?”“回陛下,据臣所知,保定府在侯恂侯大人的治理下,已经大体完成了道路的修建,治下的各个县,都被水泥路给串联了起来。而且,而起,启用了一大批的非科举出身的官员。”说到这里的时候,刘若宰有些忐忑。毕竟,中原王朝自宋以后,就一直是科举出身的儒生才能做官,但是到了侯恂那里,直接就是什么人都有了。银行的管事,府衙里的吏员,科学院的学士,院士,甚至是有些优秀的学生,都被安排到了一些衙门里做官去了。无论是朝堂上,还是士林中,对此都是颇有异议的,只是畏惧陛下的威严,才都引而不发。若是一旦保定府的革新失败,恐怕这些人都会死无葬身之地。朱由检看着他问道:“刘卿,你觉得侯恂做的对不对?朕说的是,官员的任命。”“陛下,臣不敢妄言。”朱由检起身,有些感慨的说道:“朕听过这么一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朕深以为然。眼下的大明,就是需要一次彻底的革新,只有依靠风雷激**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大明再次迸发生机,再次中兴。为了这个目的,朕不会拘泥于那些老套的规矩。”“陛下圣明!”两人齐齐施礼道。“刘卿,若是由你接任保定知府,你打算怎么做?”刘若宰闻言,都傻了。自己不过是一个新科状元,根本就没有任何治理地方的经验,皇上就要任命自己为正四品的知府?还是被陛下委以重任的保定知府?朱弘林见其半晌没有说话,忙是小声提醒道:“胤平兄,陛下在问你话呢,你现在可还不是保定知府。”听到他的话,刘若宰也是反应过来,忙是拱手道:“启奏陛下,若是臣为保定知府,会在现在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工商业的支持,同时也会鼓励农耕。”闻言,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这么说太笼统了,说的具体点。”“陛下,眼下保定府已经是整个大明,道路修建的最好的地方,每日从保定道京城,后者是去天津的马车,络绎不绝。各个地方的生产原料,都可以快速的到达保定府,保定府生产出来的货物,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送到京城或者是天津,这就是保定府最大的优势。臣以为完全可以适当的降低税率,加大对工坊的吸引力,引导士绅们去保定开设更多的工坊。其次,保定府还可以做农产品加工,来满足京城日益增多的人口。”闻言,朱由检问道:“你要知道,上缴户部的税额是不能改变的,降低税率,就意味着地方府衙的收入变少了,保定府可还欠着银行的钱呢。”刘若宰忙是解释道:“陛下,只要能够有更多的工坊入驻保定府,那在税收总额上,应该就不会有多少差距。”“既然税收总额没有改变,那多处那么多的工坊,对保定府又有什么好处呢?”朱由检继续问道。“陛下,工坊多了,那需要招募的工匠,自然也就多了,百姓们也就可以在农闲的时候,额外的获得一笔收入,而等到百姓们手里有了余钱,就可以去购买一些工坊生产出来的货物。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形成了……”“良性循环。”这四个字是朱弘林为其补充的。“对!就是良性循环。”刘若宰说完之后,对着朱弘林拱了拱手,以示谢意。朱由检听了他的话,点了点头,说道:“保定府的侯恂,身体不适,你就去担任保定府同知吧,暂代知府的权责。”“臣遵旨!”刘若宰激动的说道。自己应是崇祯元年,除了朱弘林之外,升官最快,官职最高的人了吧?等到刘若宰走了之后,朱由检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对朱弘林说道:“还是缺乏历练,等他去了保定,就知道有些事,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了。”朱弘林也是点了点头,说道:“终究是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臣或许还不如他呢。”“好了,不说他了,还是说说你吧,商学院的事,建立的如何了?”“陛下,就在交易市场旁边,已经建起了一座建筑,臣打算用来建立商学院。”“嗯?什么时候的事?”“年前就已经建好了,这次没用皇家建筑队,用的是私人的建筑队。”朱弘林解释了一句。“私人的建筑队?”“是的,陛下,眼下皇家建筑队实在是太忙了,根本就顾不过来了,所以有不少人,就组织了一批人,专门做这一行,据说,收益还不错。”“质量呢?他们建造的房屋,质量如何?”朱由检有些害怕了,若是这些人建出来一些豆腐渣工程,最后弄出任命,那乐子可就大了。“回陛下,他们中的许多人,之前就是从事这个行业的,现在只不过是学着使用水泥罢了,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