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朱由检才将手中的考卷放下,对徐光启说道:“此次恩科,你做的不错,是朕想的简单了。”“只想着录取一些于国有益的人才,将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想得太简单了,倒是让你遭到了不少非议。”听到他这么说,徐光启忙是说道:“陛下,臣身为主考,为国取士,乃是臣的职责。”朱由检点了点头,再次问道:“那关于此次朝中,和民间的物议,你是怎么想的?”“臣打算将所有人的考卷,全部公开,请天下百姓去评判,让老百姓自己看看,什么样的人,才是他们想要的官员。”朱由检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可以,朕准了,开科取士,原本就应该光明正大,这么做完全可以。”“臣谢陛下!”徐光启忙是说道。朱由检这是摆了摆手,“徐卿,这民间的舆论,可都是掌握在那些读书人手里的,就算是将考卷全部公开,最后的结果,也不一定会是好的,你得有个心理准备。”哪知,徐光启却是笑着说道:“陛下,臣已经有了对策。”“哦?”朱由检这下子惊奇了。之前,他想办报纸的时候,就是害怕拿那些地方上的读书人没有办法,这才作罢。这徐光启竟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皇上,臣雇佣了一大批的说书先生,将这些考生的考卷,用说书的形式,在京中传播,这样一来,就算是没有读过书的百姓们,也能知道考卷中的意思。”朱由检一听,在脑海中默默想了想,说道:“呢,先试试,效果好的话,再向其他地方推广。”“那陛下,殿试的事……?”“半月后,举行殿试,朕要亲眼看看,这些人的才学就经如何。”“臣遵旨!”说完科举的事之后,朱由检又问道:“徐卿,这京津铁路,进展的如何了?”提起铁路,徐光启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兴奋起来。忙是说道:“回陛下,京津铁路马上就要投入使用了,预计再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通车了。”朱由检闻言,眉头立马就皱了起来。这么快?你们不是给朕做了一个豆腐渣工程吧?看到朱由检的表情,徐光启忙是解释道:“陛下,这京津铁路,虽是由工部进行修建的,但运营却是由户部进行的。”“因为铁路司的股票,一直在上涨,所以修建的时候,是不缺少钱粮的,在充足的钱粮供应下,臣和户部的郭尚书商议之后,决定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进行修建。”“所以,这工程的进度,就快了一些,不过,臣敢保证,这铁路的质量,是绝对没有问题的。”“那么多的钢铁,你们是从哪里弄来的?密云钢铁厂最近可是一直在为大军铸造军械。”朱由检问道。“皇上,修建铁路所需要的一切物资,都是通过招投标而来。”“什么玩意儿?”这下子,朱由检惊讶了。招投标?你们玩的这么花吗?听到朱由检的话,徐光启还以为他是不明白。忙是解释到:“皇上,这所谓的招投标,就是……”朱由检静下心来,开始听他的介绍。听完之后,朱由检发现,竟是和后世的招投标极为的相像。于是,他有些好奇的问道:“这是谁想出来的?郭老抠?”“回陛下,这是朱大人的夫人想出来的。”“谁?”“朱弘林,朱大人的夫人。”“是她呀。”朱由检不由的暗暗点头。然后又接着说道:“既然京津铁路已经差不多可以通车了,那工部是不是可以规划一条,从京城到沈阳卫的铁路?”“之前,我大明在奴儿干都司的治所是辽阳,但是经过建奴这些年的发展,沈阳卫已经是整个辽东最大的城池,无论是人口,还是城防,都是整个奴儿干都司首屈一指的。”“朕的打算是,通过铁路,将奴儿干都司彻底的融入大明。”“臣遵旨!回去之后就组织人手,开始规划京城到沈阳的铁路。”“好,没事的话,你就先去忙吧。”“臣告退!”徐光启走后,朱由检对王承恩吩咐道:“去将苏元民找来。”“是,陛下!”不一会儿的功夫,苏元民就来到了养心殿。“奴婢拜见皇爷,恭贺皇爷凯旋回京。”“起来吧,朕召你前来,是想问问你,新城的事,进行的如何了?现在辽东的战事,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新城的建设,可以继续了。”“皇爷,您离京之后,没有多久,新城的建设就已经重新开始了,在拢共停工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现在新宫的第一期,都快要建成了。”“哦?那物资是如何保障的?”朱由检心里不由的有些奇怪,自己只是离开几个月的时间,这京城的变化就这么大了吗?前边正在打着仗,每日需要的物资,都是海量的,国内竟是一点也没有耽搁?京津铁路已经快要建成通车了。这边新宫的第一期,也快要完工了?苏元民连忙解释道:“回陛下,新宫的建造,需要的都是一些建筑材料,和军需的关系不是太大。”“再者,大军出征之后,整个京畿地区,兴起了不少的工坊,大部分都是和军需相关的,所以物资并不紧缺。”闻言,朱由检就明白了。这次北伐,户部采用的方式,应该是拿着银子,去民间采购,而不是自己生产。所以,促进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这样一来,自然是能够解决很大一部分物资问题。但是,后患也是极大的。以后等到这些工坊发展起来,很有可能会绑架一个国家。就像是后世的某个大国,自己国内的军火商,甚至可以怂恿国家,对外发起战争。虽是后患很大,但朱由检却是不打算去阻止。因为他知道,现在的大明,无论是哪个行业,最大的龙头,要么是户部的,要么就是皇家的。只要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脑子清醒,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