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的六月十三日,燕军主力抵达了京师的金川门。站在城门楼的朱橞和李景隆,远远望见了朱棣的大纛旗和红销金伞,而此时,谷王却听到了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句话。“王爷,咱们开门投降燕王吧!”李景隆低声说道。“你说什么呢?皇上对我们可是信任有加,命我们镇守金川门,保护京师的安全,你这样做,岂不是陷我们二人于不忠不义,将来在史书留下骂名?”朱橞虽然这样说,可是情绪一点也不激动,声音也不高。“大势不可违,此时燕军兵锋正锐,数十万大军合围京师,我们没有援兵,只靠着城墙难以抵挡对方的进攻,还不如开门投降,虽然名声气节受损,但是却能保全自己的性命。说句实在话,你我在燕王的心里可是戴罪之身,眼下是唯一的机会了!”李景隆说道。这话是有出处的,李景隆做过进攻燕军的征虏大将军,不但围困北平城多日,还几次在正面战场和燕军交锋,手里有燕军将士的血债。而谷王朱橞呢?原本是在宣府坐镇的亲王,靖难之战不但没有起兵响应燕王,反而逃到京师支持建文帝,恐怕在燕王的心里,也给他记着一笔账!“王爷,金川门打开了!”前锋的朱能和张辅,看到金川门大开,急忙派人报告了朱棣!“好,李景隆做得好,全军听我号令,杀入金川门!”朱棣知道林潇宸劝说李景隆作为内应,而密侦司在城中的密谍,昨日也传出消息,李景隆和朱橞奉命守护金川门。今天早晨,林潇宸建议从金川门开启进攻,果然,李景隆献城投降了。“京师乃大明朝廷所在的军国重地,不宜有过多军队入城,金川门既然打开,城内也没有多少对抗的力量,皇上,臣请旨在城外指挥北疆大军,就不入城了,随时注意各地来的援军。”林潇宸在一边说道。援军?事到如今还有什么援军?林潇宸约束部下留在城外,不与燕军的嫡系部队争抢功劳,属于是识大体顾大局的做法,这样的心胸气度也让燕军将领们颇为感激。“也好,那就辛苦你在城外坐镇指挥了!”朱棣点点头说道。他想到南征大军的六个兵团,总计六十多万大军入城,这也确实是个麻烦事,用不了这么多的军队,明知道林潇宸是不喜欢看到城内的一些事情,还是点头同意了。燕军的三个兵团,在金川门争先恐后的涌入京师城内,李景隆和朱橞跪倒在城门口,高呼燕王万岁!朱棣见到此景不由得龙颜大悦,下马扶起二人,一起前往皇宫。燕王入城,朝廷的大部分文武百官都知道建文帝大势已去,纷纷跑到了皇宫前面的街道两边跪倒拜见,而此时,皇宫内却是浓烟滚滚。金川门外。北疆大军的三个兵团,不慌不忙的开始搭建帐篷,炊事兵也杀猪宰羊烙大饼,打算美美的大吃一顿,既然大将军不愿意进城,他们也无所谓去和燕军争夺功劳。但是密侦司的密谍,却进出京师城门,每隔一个时辰,就把城里的情况汇报给林潇宸。听到皇宫起火,建文帝自焚而死,还找到了皇帝的尸体,朱棣面对尸体还放声大哭了一场,林潇宸暗暗的撇了撇嘴,什么也没有说。能成就大事者,果然是能行非常之事!据历史记载,在奉天殿废墟中找到的,分明是朱允炆的皇后尸身,朱允炆带着玉玺在心腹嫡系的保护下,逃出了皇宫不知所踪。“大将军,既然我们出兵支持皇上登基的任务已经达成,是不是应该返程了?”阿古拉笑着问道。三大兵团的将领们,这两天都是凑在林潇宸的中军大帐闲聊,没有仗打,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闲着闲着,闲出问题来了!北疆大军的大多数人,其实都想回到边疆驻地生活,特别是三万户的蒙古骑兵们,不习惯江南之地的环境,觉得浑身不自在。“怎么,应天府可是目前全世界最为繁华的大都城,你们就不想去看看秦淮河的风光?听说那里可是美女如云!”林潇宸笑着说道。“我们北疆大军可是军纪森严的,没有战事的时候吃喝可以,但是嫖赌不行,我们不敢违反您的命令。大家习惯在草原生活,来到这号称鱼米之乡的江南,只感觉浑身不自在。”尚宝原说道。林潇宸治军很严,对于嫖赌这样的行为,那是从严从重惩治,当然了,之所以没有一个犯规的,也是因为边疆根本就没有青楼妓院这样的场所。“也好,都留在京师附近,或许会引起别人的无端猜疑,这样吧,明天第一兵团和炮兵集群、三万户等骑兵部队,开始渡江撤回集宁驻扎,高丙晟指挥第二兵团与两个野战重炮大队撤往德州,准备对济南发动第二次进攻,第三兵团撤到宣府与平安将军汇合,我们就不凑京城的热闹了。”“至于皇帝登基后的奖赏,我和宋晟留在这里为你们争取,虽然只有半年时间,我们对于皇上的大业,还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也死伤了很多弟兄,该争的必须要争,死难兄弟的家人抚恤,也得落实到位。”林潇宸想了想说道。他派宋晟前往皇宫见朱棣,把调兵方案呈递给了还没有登基的朱棣,立刻就得到了批准。并且朱棣传旨给林潇宸,要第二兵团到了山东境内,首先就要攻占济南,务必把铁铉生擒活捉押赴京师问罪。显然,林潇宸的担心不无道理,文武百官对京师附近驻扎的军队太多,也是有些担忧的。矛头对准的不只是北疆大军,也有燕军,这些骄兵悍将们,仗着靖难之役的功劳,几十万大军很容易给京师制造一些惊慌和混乱。从建文四年的六月十四日起,在京师的几个亲王和文武百官,就多次上表劝说朱棣登基做皇帝,但是朱棣不答应,这也是一种程序,三请三辞是官场游戏的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