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他还有其他的什么想法。就当黄陌在营帐当中猜测赵宏用意的时候。在营门外,李凯已经向大营内发射了大量的瓷罐。再看看大营内闪动的人影,李凯知道,黄陌已经开始集结兵力,准备守卫营寨了。按照赵宏的命令,一旦看到对方集结兵力,他就得撤军,故而也是毫不犹豫的下令撤军了。最后当孙涛和杜明的两翼兵马赶回来时,李凯已经撤军了。对此情况,两人无奈,只得返回营帐,向黄陌汇报情况。得到两人的汇报之后,黄陌更是不解了,赵宏这是打仗吗,这是玩,大晚上的派兵出来就是为了玩吗。在此后的两三天内,赵宏再没有采取什么动作,他在等待,等待云凡的旨意。按照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云凡很快就会给他传来旨意的。而在临淄,当孙泽得到了黄陌奏书时,也是陷入了沉思。其实他是非常想让黄陌撤军的,当他得到陆丰之战的结果之后就想撤军了。可是他不能。现在如果他下令黄陌和蒋铮撤军了,那大秦云凡用兵中原该当如何。但更为难受的是,放眼朝堂,居然没有一个人可与他商议。无奈之下,孙泽下旨,武都和庐陵的兵马全部由黄陌调遣,是进是退,由他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随后也是把黄陌的密旨传了出去。而在朱强军中,这个时候的朱强也是接到了来自朝廷的旨意,让他领军前往武都与庐陵的必经之地设伏。再此圣旨当中并没有说明是伏击哪儿到哪儿的兵马。同样是一条路,从庐陵到武都,或者说从武都到庐陵的伏击地点是不一样的。他们这五万人马已经在这山里待了一个月了。现在能够出去活动一下,这当然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事情。故而当朱强得到军令之后就立马下令全军拔营了。在行军的路上朱强也是在思考朝廷的意思。难不成让他选择两个地方进行伏击吗?这样一来就会分兵。现在就武都和庐陵的情况,不管是蒋铮援助黄陌,还是黄陌援助庐陵,援军都是十万级别的存在。他现在总共只有五万人马,如果再一分兵,那就成了两万人马了。那显然是不行的。另一边,经过几天的行军,萧羽和秦瑞的五万人马也是来到了武都不远处。对于萧羽和秦瑞的到来,早有探子把情况和黄陌做了汇报。萧羽这边的消息并没有引起黄陌的意外,甚至于他还有些好奇。在他的预计当中,萧羽和秦瑞这一路怎么也得十万人马才对。故而在得到了军士的汇报之后,他让那军士继续刺探情况,他怕另外有五万人马隐藏在暗处,对他发起突然袭击。待那军士离开后,有一个军士来到了黄陌的营帐当中,对着黄陌说道:“大将军,我们刚才发现一支大秦兵马从武都向庐陵而去了”。“有多少人”?对于如此消息,黄陌大吃一惊,急忙询问道。“大约五万人吗”。“好,再探”。待那军士离开以后,黄陌在想大秦的这支兵马从武都这边去庐陵是想干什么。想要用兵庐陵吗?可庐陵加上这五万人马,也只有八万人马,面对蒋铮的十万人马,正面厮杀起来他们也是不占优势的。但如果是想对他用兵,那他去庐陵干什么,难道说是迂回包抄吗。这很有可能。要不然萧羽和秦瑞的五万人马来到他这边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想到这里时,黄陌似乎看到了大秦此举真正的用意。与此同时,一队兵马也是驶入了武都城内。当他们来到府衙后,直接下马来到了大将军赵宏处,并把那圣旨递给了赵宏。“兄弟们一路辛苦”。接过圣旨的赵宏一边问候那几个特使,一边对着李凯吩咐道:“李将军,召呼兄弟们”。得到命令的李凯便带着那几个特使离开了。待李凯走后,黄陌打开了圣旨。原来云凡让他联合萧羽和秦瑞围歼黄陌,并且云凡在圣旨当中做了说明,萧羽和秦瑞一行拥有领兵五万。看完了圣旨之后,赵宏心里有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怎么和萧羽,秦瑞取得联系的问题,一个是怎么对付黄陌的问题。对于黄陌兵马的情况,赵宏也知道,在那十万兵马当中有五万新军,也就是精锐。如果现在对黄陌发起攻击,那么将会是十万对战十万的情况。毕竟需要预留一些兵马来守城的。一旦庐陵蒋铮的十万兵马来援,有该当如何。这样想着,赵宏索性不管了,他还是等待萧羽那边的反应吧。另一边,萧羽大营当中。这个时候的萧羽和秦瑞两个人也是商议起了当下的情况。“秦将军,我们在领军返回的时候宋将军和我们说让我们来武都,他会上奏皇上的”。“可我们都来了两三天了,这武都依旧没有什么反应,是何道理”?一连等了两三天,萧羽有些按耐不住了,故而来到秦瑞跟前询问道。“你说我们来到武都的情况大将军他知道吗”?对此,秦瑞想了想后反问道。“你的意思是大将军在等我们这边行动吗”?“那你怎么不早说”。听了秦瑞的说辞之后,萧羽也是责怪道。“萧将军莫怪,我是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对于秦瑞的说辞,萧羽追问道。“大将军这个时候有没有得到皇上的旨意”。“此话怎讲”?“你想呀,宋将军和我们说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已经领军出发了”。“而宋将军把消息传递到凉城,到皇上他们商议出结果,再到把旨意传递到武都,这的多长时间”。“确实是这么个问题”。听了秦瑞的解说之后,萧羽也是恍然大悟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对于秦瑞的说辞表示认同之后,问题又回到了原点,故而萧羽再次询问道。“打一仗再说,反正他黄陌也只有十万人马”。说完,萧羽立马来了精神,站起来对着秦瑞说道:“好,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