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用什么办法把林轩给送出去,一时间成为了一个难题。难道真的要等到秦军围城,在这儿一决生死吗。如果真的到了秦军围困济州的时候,济州城又能坚持多久。待林轩一行来到府衙之后,他的心情这才得到了恢复。左右看了看,却不见董,孙二人。便对着众人询问道:“董大人和孙大人呢”?“皇上,那两个妖言惑众的家伙被末将给杀了”。见林轩询问起了董大人和孙大人,胡坤站出来理直气壮的拱手回应道。“你为什么把他们两个杀了,谁让你杀的”?听胡坤的话语,董大人和孙大人这个时候已经被杀了。但这两个人可是朝廷命官呀,没有他的旨意,居然就被杀了。这是要兵变,还是想要造反。“敢问皇上,自从董,孙二人跟随皇上出征以来,他俩的谋划哪一件说对了”?“没有”。“那俩的每一个建议,都是需要兄弟们献血来弥补,难道皇上没有看出来吗”?“即便如你所说,你怎么可以擅自处罚大臣”。“反正人已经被我杀了,还望皇上责罚”。听到林轩的说词,感觉到不对劲的胡坤立马跪地请罪道。“既然你已知罪,那就去给他们陪葬吧”。说着,便对着门外的禁卫军呼喊道:“来人,把胡坤给朕拖出去斩了”。“不劳皇上”。见林轩并没有从此次兵败的事情当中有所悔改。他知道,他擅杀董,孙二人已是罪无可恕,故而站起身来,对着林轩行礼道。“皇上,看在胡两军一心护卫皇上的份上这次就饶了他吧”。“再者,如今正是我大晋和大秦交战之际,这个时候斩杀军中大将,于军不利呀”。见林轩有了斩杀胡坤的想法,王守将连忙站出来求情道。就在王守将替胡坤求情的时候,伴随着一股鲜血的喷出,胡坤倒在了林轩和一众将领的面前。“胡将军,你这是何苦了”。看到倒在地上的胡坤,王守将移动到胡坤跟前哭诉道。“皇上,能不能厚葬胡将军”。看着惨死的胡坤,安陵向前一步行礼道。“随你们吧”。说着,林轩便拂袖而去了。本来在初战失利的情况下,应给商议如何应对退敌的时候。因为林轩不忍董,孙二人被胡坤所杀,有导致了胡坤的自杀。如此一来,导致整个军中将士为之寒心。其实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孰是孰非,心知肚明。可现在皇上喜爱那两个人,却让将士们寒心。这个时候的安陵也不在考虑如果退敌,如何解救济州之危的事情了。他此时此刻所想的,就是让胡坤入土为安。他知道,他即便作为大将军,很多事情他也管控不了。既然管控不了,那就顺其自然,或许会有更好的结果。而在云凡大营中,经过了一天的厮杀之后,众将集结在中军大帐内,个个谈笑风生。欢声笑语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皇上,今天打的真是痛快”。待众人礼毕就坐后,萧羽率先对着众人和云凡汇报道。“萧将军,你是爽快了,可知道我们再替你而担心”。付骏说着,也是想着云凡对着萧羽作了暗示。“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皇上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了”。“你少给我拍马屁,今天经此大战,人困马乏,大家都辛苦了”。“倒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和战果,来,一起为今天的大捷共饮一碗”。这个时候再看看众将领官员的桌案上,摆放着烧鸡,牛羊肉,也有几种炒菜和水果。更少不了美酒。这酒却是吴氏酒行生产出来的蒸馏酒,这一次也让云凡给带来了。这个酒也被云凡归入了军队里的庆功用酒。“皇上,你说这林轩以后还会有逃跑的打算吗”?一碗酒下肚后,赵路缓缓放下了手中的酒碗,对着云凡询问道。赵路的这个疑问也是大家的疑问。就现在的情况,很明显,从军队人数上来讲,晋军是占据着极大的优势的。今天是安陵没有把他的十万兵马给带出来。如果安陵把他的十万兵马带了出来,这一战会打成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敌不动,我不动”。“一切且看他林轩的举动”。“只要我其他四路兵马会合在一起,朕谁也不怕”。“今天这一战是初战,也是决战”。“即便是下次他林轩还想组织大规模的用兵,在他的内心里,也得掂量掂量了”。“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我们大秦拖的起,就看他大晋拖的起,拖不起了”。对于赵路的询问,云凡既肯定了大家的战功,也为大家树立了信念道。说着,云凡再次举晚,大家又干了一碗。喝完之后,便有军士为众将斟满了第三碗酒。看着众人吃了几口肉菜之后,云凡举碗和众人说道:“为此战立功的将士们,我们再干一碗”。说着,众人又喝了一碗。话说这蒸馏酒的劲确实不小,一连喝了三碗之后,已有一部分将领有了一种晕晕乎乎的感觉。随后众将畅所欲言,喝酒吃肉。直到午夜,筵席这才结束。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济州的林轩没有了任何动静。而对于林轩来说,那一战好像他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一样。已经完全解除了大晋孙面临的一切困境。而林轩的没有举动,却是大秦最好的礼物。本来云凡还在想,如果大晋连续组织那样的攻击,他们大秦能不能坚持的住。但事实证明是他多虑了。直到大秦的四路援军赶来,在济州西城门外的杀喊声这才打破了济州城的安定祥和。“报,皇上,秦军的原来赶来,现在正在对于西城门外的兵马发起攻击”。“快,召集众将”。听到这个消息的林轩顿时着急了,连忙对着那军士吩咐道。不多时,济州城中的一众将领全部来到了府衙当中。待众将礼毕后,林轩首先对着众人说道:“诸位,刚刚得到消息,秦军各路援军以抵达济州西城外,对着我晋军发起了攻击”。“对此,不知诸位有何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