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壮实的案子,当晚就审理完了。其实事情很简单,就是**作案。牛壮实还是那个老实憨厚的村民,他的胆子也确实没多大。但人都有犯糊涂的时候,他当时就属于是犯糊涂了。如果村长追究的话,判他个几年也是不成问题的。“我这侄子是一时糊涂,还请大人从轻发落。”结果村长不但没追究牛壮实的责任,还一个劲儿给县太爷磕头求情。“快起来快起来,老牛你的年纪比我还大,怎么能这样呢。”县太爷看到村长磕头,赶紧跑过来把他给扶了起来。宋王爷有令,以前那些见了官员要磕头的毛病,必须得全部改掉。以后就连见了他本人,都不允许磕头了。这位县太爷是穷人考上来的,所以当官当的非常小心。生怕自己犯个什么错误,再被别人给告了。宋王爷对本国官员要求可是很严格的,有点儿劣迹就有可能被拿下。看到县太爷对待村长的态度,李队长就更加下定了决心。最终村长和牛壮实以及他娘,全都被放了回去。不过第二天上午返回去的时候,有几名跟着衙役跟着一起去的。“怎么回事儿,到底怎么回事儿呢?”“村长没跟着土匪跑啊?”“跑什么跑啊,他不是被当兵的抓住了嘛。”“不对,那些当兵的说是牛壮实拿钱跑了。”“你看两人这不回来了嘛,旁边还跟着官差。”“是啊,他俩到底是谁拿钱跑了。”就在村民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其中一名衙役开口了。“现在开始发补偿款了,大家都做好准备。”村民们一听,也不管村长和牛壮实到底是谁的责任了。只要钱没丢就行,他俩的死活其实大家根本就不关心。“先发我家的,我家急用钱啊。”“不行不行,先发我家的,我家老母猪快要生了。”“你家老母猪快要生了,又不是你娘子快要生了,你急个啥啊。”“就是就是,我家孩子生病了用钱,先发我家的吧。”村民们争吵着往前挤,跟当初签同意书的时候完全是两个态度。“退回去,都别挤!”衙役一声暴喝,吓的村民们又退了回去。要说这些衙役,反而比县太爷更擅长吓唬老百姓。因为在滦县并入宋国之前,他们就是县衙的衙役,很懂普通人的心理。反而县太爷是新来的,不太了解这边的情况。“都给我听好了,所有人点到名字的过来签字画押。”“签好了以后才能拿钱,没叫到的就给我等着。”听衙役说完之后,村民们又提出了异议。“怎么还要签字画押啊,我们不是签过了吗?”“就是啊,已经签过了为啥还要签,不是想骗我们吧。”话才刚说到这里,就看到那名衙役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大胆,是谁在胡说八道。”“不想要钱了直接给我说,别在那里嚷嚷。”他这么一咋呼,村民们彻底闭嘴了。然后就看到衙役,按照之前登记的顺序开始念名字。“原来是按照签字顺序领钱啊,早知道我就早点儿签了。”“是啊,但是我还劝你早点儿签你不听。”“反正早签晚签,最后不都得签嘛。”“哎呀,我不是不想签,我这不是不识字嘛。”“不识字可以按手印啊,我也按的手印。”“你不是读过几年书嘛。”“嗨,我学那几个字早忘了,就指望孩子能好好学了。”“我听说新搬的那个地方有学堂,这下孩子不用跑大老远去读书了。”“是啊,我就是看好了这一点才签的。”在村民的议论声中,一份一份的补偿款被领走了。领到钱的人,全都美滋滋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之前只是一个契约而已,没有见到钱大家都有些不放心。如今实打实的银币拿在手里,他们也觉得自己当初那么瞎闹真不应该。多亏了官府有耐心,如果牛家村真的放弃拆迁了,那谁给他们这么多钱啊。就他们这破房子,原价都卖不出去,更不要提三倍的价钱了。全村张三是倒数第二个领到补偿款的,因为他是倒数第二个签字的。倒数第一的人,当时非牛二莫属了。在领钱的时候他低着头不敢出声,因为怕别被官差训。为啥他这么害怕,因为村长帮着修改钱数的事儿暴露了。如果他猜的没错,自己家的房子面积应该是改回来了。坦白讲,县衙能够给他按照真实的数目发钱,不克扣他就已经不错了。也都怪自己嘴太碎,把事情给说了出去。估计村长在县太爷那边,肯定是被训了。看到村长头上包着一块儿白布,还在那里给官差们帮忙,牛二的心里十分的愧疚。不过当他看到钱数之后,不由的愣住了。“怎么了快签字啊,钱不想要了啊。”看到他站在那里不动,衙役还催促了一句。“好好好,我按个手印行吧。”牛二不会写自己名字,赶紧沾了印泥在纸上按了一个手印。然后又数了一遍桌子上的钱,这才装了起来。万万没想到啊,钱还是按照村长帮他登记的那个数目给发的。牛二都激动坏了,揣着钱就往家里跑。这一次他想好了,打死也不能再说出去了。其实对于村长帮牛二家修改房屋面积的事情,李队长确实从村民嘴里听说了。不过他并没有告诉县太爷,也没有再追问村长。因为牛二家的情况,村长一路上都跟他说了。多拿官府的钱确实不对,不过这次的钱不是县衙出的,而是宋王爷从国库出的。宋国的国库,不差牛二甲这点儿钱了。既然村长已经把底子给改了,那就将错就错好了。不然以县太爷那个胆小的劲儿,肯定不把给这笔钱,到时候还得重新核对账目。白天的时候,李队长联系了一下东州的都尉,把事情给他说了说。都尉想了想,觉得此事确实有必要告诉宋王爷。毕竟清明廉政的官员,也不是那么好找的。既然滦县有这样一个人才,那自己有义务跟宋王爷推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