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他虽然好战,但并不代表为了征服土地而不要大唐的命!当然,对一个皇帝来说,威服四海,指谁灭谁就是最大的功绩。所以听到异族内乱,李世民表现得比洞房花烛夜还高兴……而且他刚开始倾向于直接出兵征服,论其本心,终究还是想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堵住天下人的嘴。对李世民的想法,李素多少清楚一点。前世只见史书上吹嘘这个皇帝多么英明,多么给咱们大中国争气。几千年的历史文明里,真正霸道的君主就那么几位,秦始皇,汉武帝,还有这位李二陛下。真正横得不行!托了这位英明帝王的福,整个中国几千年的憋屈苦难历史里,总算有了那么几个亮点。今人和后人都扬眉吐气,甚至如今的大唐百姓都被这位好战的皇帝陛下惯出了毛病。大国优越感蹭蹭的往外冒,见到胡人都是用看猢狲的眼神……从来只拿鼻孔瞪他们,而胡人还不得不乖乖陪着笑脸。这是好事,李素也自豪,而且也渐渐被传染了这些毛病。生在强国盛世是幸运。来到这个世界大半年,偶尔在长安城里见到胡人,李素都不知不觉用居高临下的目光看他们了。尽情享受这份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李素觉得自己也该尽一下身为大唐子民的义务。不为私利,纯粹希望大唐能够更强,更好!李世民饶有兴致地盯着李素:“小小年纪,又是作诗,又是治病,又是造震天雷的。”“还能有空瑕献国策,朕实在很好奇。”“这些本事究竟谁教给你的?”“难道真是你大兄李文?”李素轻笑一声,露出追忆往昔的嘴脸,不胜唏嘘道。“很多年前,一位游方的老道士路过安平村……”李世民冷笑:“呵呵,糊弄得好。”“朕多少年没见过欺君的英雄了,还是个少年英雄!”“接着编,编完了朕一脚把你踹进大理寺,让你好好蹲两年。”闻言,李素躬身一礼:“这些本事,委实没人教小子。”“都是小子无聊时自己琢磨出来的。”李世民重重一哼,倒也懒得跟小孩子计较,忽又想起一事:“上次你被关在大理寺中装疯卖傻。”“人都疯了,诗还作得那么好。“什么‘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什么‘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满长安那些没疯的文人都该一头撞死了……”李素有点尴尬,红着脸嘿嘿干笑。李世民叹了口气,道:“你是我大唐不可多得的英才,上次的事情,确让你受委屈了。”“从你的诗里,朕看出你对朝堂心生厌倦,只是好好的少年娃子,怎可轻易便被消磨了壮志?”“包括朕在内,谁的一生是平顺无波的?“一点小挫折便消磨沉沦,算什么大丈夫?”“李素,你要振作起来,好好为大唐,为朕立更多的功劳。”“日后,无论太子也好,魏王吴王、世家也罢。“只要你占了理,朕必不会让你委屈!”闻言,李素急忙整了整衣冠,起身朝李世民长揖到地:“多谢陛下,陛下以国士待臣。”“臣必以国士报之!”“哈哈哈!”李世民挥了挥手,示意李素自行离开。然而李素却是再次拱手一礼,随即拿起桌案上的毛笔,仔细的把后世所谓的经济战争写了下来。这才告退。刚才跟李世民说了很多,至于他采不采纳谏言。李素管不了,尽过心力便足够了,出兵或是扶持,其实都算不上错。所谓一力降十会,以大唐如今的战力而言,不论怎样选择都能达到目的!不同的是。付出的代价,恐怕比胜利还要严重!然而战争,岂是只有一种方式?出了宫门,又见到程怀亮带着十几名纨绔子弟在外面迎接,似乎在专门等他……长安城的纨绔子弟不少,开国功臣老将们不但打仗厉害,繁殖能力也很强大。与那些千年门阀世家不同的是,他们都是新兴权贵。是因为跟着李家父子打江山而博得的爵位官职,底蕴算不得深厚!爵位也只有一个,按礼只能传给嫡长子。其余的儿子们,则不痛不痒封个闲散虚衔,由着他们满长安横行霸道。相对而言,争气的反而是各家的长子……李素眼前的这群人,明显属于不争气的那一类。都是家里的老二、老三、甚至老五老六,这群人脾气火爆,放浪形骸!没事上青楼或是带着狗腿子出城游猎,虽不至于人见人憎,也着实是影响长安城治安的不稳定因素……房家老二,段家老二,尉迟家老三等等。一群人站在大理寺门口,便组成了一股祸害长安城的“黑恶势力”。李素很客气,对谁都客气。跟他们在一起喝完酒,逛了会青楼之后,李素这才离开。这天下午,李家来了一位客人。准确的说,这位不是客人。而是门客,吴王府的门客!拜访依足了礼数,先递帖,随帖还送上一份冗长的礼单。李素接过礼单,从上至下仔细看了一遍,越看脸色越凝重。礼送得很贵重,从红珊瑚到鸽蛋大小的东海珍珠,从毫州丝绢到东汉古玉……出手阔绰得一塌糊涂!“今过啥节?”李素抬头冷不丁朝陈婉儿问道。陈婉儿满头雾水想了想,摇头道:“啥节都不过呀。”“中秋早已过了,寒食和元旦还早。”李素垂头看着礼单,曲指弹了弹:“不年不节的,送这么重的礼。”“而且还是大王屈尊给县侯送礼,这位吴王殿下难道已经反省过自己人缘太差。”“所以不惜一掷千金到处交朋友么?”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或者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千百年来,老祖宗们总结出来的一句句俗语留给后人。这些话都是血淋淋的教训积累起来的。充分表达了对于没事乱送礼的人的一种深深的戒备心。李素现在的戒备心也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