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长安,白宋重启一些事,规划一些事。清点钱庄账目的夜里,白宋遇到了一个人。“白公子,不声不响就回来了,也不事先通知一声?”那人面容普通,三十来岁,中等身材,没有任何突出的特点。但此人出现无声无息,白宋发现此人的时候,不知道此人在窗外默默关注了白宋多久。白宋知道此人,正是日夜守护在李湛身边的护卫。白宋皱眉,没有说话。对方只是的推开窗户,看了白宋两眼:“公子不会以为自己能够悄无声息就回到长安?”“是谁派你来的?蜀王还是皇上?”“皇上请公子深夜入宫一趟,想听听你在这半年之中到底做了些什么。”白宋没有任何疑问,老老实实跟着对方入宫。原以为能安安静静地回到长安,先做一些准备再去面对皇上。看来还是把一切想得太简单。皇上要关心的人,没有谁能简单地摆脱监视。但同时也证明了皇上对白宋的看重,至少不会是皇上半年前所表现出的那样,不屑一顾。半夜三更。李世民还在批阅奏折。通报之后,白宋被传入。白宋看到李世民的面带疲倦,拿着笔的手有些发抖。李世民抬头看了看白宋,示意让他在一旁站着,等他把最后几卷奏折给批阅完毕之后再聊。白宋安安静静,乖巧得像一只人畜无害的兔子。他要尽可能表现得好一些,这样对方就更有可能放过自己的家人。到了现在,白宋也想明白了。既然自己没有争夺天下的意愿,又要留在长安城中生活,那就好好地当一介良民,少去讲什么人权和尊严,只要皇帝喜欢,要他干什么都可以。白宋在一旁站了很久,不时地偷看一眼皇帝。看着李世民强打精神的样子,心里也有些感触。如果当皇帝每天都要这样,他可不愿意。作为一个外来的看客,白宋会以评判者的心态来观察大唐天下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如何如何……但现在又一想,如果自己是李世民,肯定没有他做得好,自己当皇帝大概率会是个好逸恶劳的昏君。想着,突然听到耳边一个公公咳嗽了一声。“咳!皇上问你话呢?”“啊?”白宋一回神,一脸的茫然。公公眉头皱成了一团,没见过这么大胆的人!皇帝面前,站着都能睡着了?“朕问你,交代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不知何时,李世民桌前已经没有了奏折,此刻正盯着白宋,表情严肃地问着。“回皇上,圣莲教已经剿灭,只有各地有所残余,只要各地衙门加大打压圣莲教的力度,那些残余很快就会解散。”“已经剿灭?你小子对自己挺有信心的嘛,难怪敢悄无声息地回到长安。”“皇上没有立即问罪,证明皇上也接到了一些消息。”“没错,朕的确收到了一些消息。成都一战,圣莲教遭受重创。中原江湖突然出现了一种神奇的药物,能够化解圣莲教用于控制他人的毒药。这两件大事发生,圣莲教在民间的声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各个地方的圣莲教都出现了内乱,还有不少主动向朝廷自首。”“皇上对草民的答卷是否满意?”李世民想了想,点了点头:“满意归满意,但从李靖传回来了情报得知,成都反贼之中还包括了墨家的残党。而你跟墨家有脱不开的关系,这件事要朕如何相信你?”白宋一听急了:“皇上,成都一战也有我的……”“成都战报朕十分清楚,李靖说是你率领一批江湖人士侧翼吸引了圣莲教大军的注意,才让我军有了可乘之机。虽然朕不知道你哪儿来的胆子干出这么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但不代表朕忘了你的功劳。也因朕记着你的大功,今夜朕才会召你入宫,想听听你的解释。不然,你以为朕会浪费时间在你的身上?”白宋微微一愣,听李世民的话,对方似乎不知道神武大炮的的事情。应该是李靖有意隐瞒,对方不想把功劳全给了别人。这样也好,要是李世民知道了神武大炮,保不准又跟新唐城的人一样,胁迫自己交出神武大炮的图纸。李世民虽然代表着天下正统,而神武大炮是巩固大唐江山的利器。但要白宋交出图纸,白宋心有不甘。原因很简单,李世民对白宋不够好,白宋心里不爽,可不会心甘情愿帮李世民巩固天下。至少在大唐没有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白宋收回心思,开始解释。白宋的经历有很多,他有些事不想跟李世民说,比如神武大炮,又比如藏在巴蜀深处的新唐。新唐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存在,关系着皇家脸面,以及李世民的黑历史。说出新唐发生的事情,无异于是告诉李世民我已经知道你曾经干过什么。李世民为了掩盖玄武门的事情,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说出新唐的遭遇,白宋很可能被灭口。给自己找麻烦的事情,白宋不会说。但如果现在不说,往后被李世民知道,那又会成为一个爆点。肯定会把白宋至于危险之中。想来想去,一个解释的提问成了白宋十分不好回答的问题。最后,白宋只能含糊不清概括成了一句话:“草民知道皇上会怀疑,便不顾生死去抢夺墨家至宝巨鹿剑,想要回京之后交给皇上,以表忠心。”“巨鹿剑?你有巨鹿剑?”“正是!”“剑在何处?”“此剑过于宝贵,被草民藏于某处,请皇上给草民一天时间,草民给皇上取来。”“好!朕就信你一次,若你真能去来巨鹿剑,就证明你与墨家没有关系。”“草民还有一个请求。”“什么请求?”“皇上取得巨鹿剑之后,恳请赦免草民的家人,以及那些在京中姓墨的伙计。他们也跟墨家没有关系!”此话让李世民表情阴沉下来:“跟墨家没有关系?你可知墨家小姐已经被墨家的高手秘密救走?”“她在草民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