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信一思索了片刻,“据目前情形来看,这两条路是佳方案了。第一条更稳妥,但是将来的扭转空间更小。第二条眼前的风险较大,但是未来的前景更加光明。”“先生觉得哪一条路更合适?”“如果王上有信心与申国世子谈判,我觉得第二条更好。虽然风险大,但是收益高。如果谈判成功,曾国还能帮助周国度过粮荒。”南宫信一说的。听到南宫信一如此一说,周建国显得格外兴奋。其实周建国内心想的就是第二条路,但是他需要南宫信一的真心支持。虽然现在整个曾国的统治者是周建国,但是周建国也清楚。没有南宫信一他在曾国做事也会举步维艰。所以南宫信一的内心想法与意见也是极其重要。“寡人也正是此意”周建国面带喜色。“王上,我们此刻给申国回信同意会战?”周建国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先生怕不怕谈判失败,与申国进行大会战?申国可是举全国之力征发了五万大军。”南宫信一微微一笑,“臣下已经看出了王上想与申国决战的心思了。”周建国也微微一笑。其实周建国内心明白,如果直接选择自己说的第一条路。与自己先选择第二条,如果战败的话再选择第一条没多大区别。所以既然就算战败也是可以带着少部分军队逃回周国与郑国公再次博弈。为何不到边界与申国大军较量一番?冷兵器战争的逻辑就是,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现在两万多的大军在人数上远远低于申国大军。但是优势也是很明显,就是在这个“谋”字上。两军野战对垒,那都是光明正大的对决。也就给了自己可以发挥的空间。就在二人商议具体细节的时候,有侍卫来报。曾国与申国边界递来了最新的军情探报。探报内容:申国举全国之力,陈兵五万在曾国边界,准备进军曾国勤王!申国的进一步的军事行动,让整个曾国贵族与士族阶层再次陷入了巨大压力。但是他们却也只能跟随天子的决策。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曾国入周是昭告天下的。他们所有家族的族兵已经被分散整编,所以此时他们能做的就是配合天子的行动。周建国这时暗自庆幸,还好自己改编曾国军队的动作比较迅速。而且保留了之前的士族军官官职,只是将原来整块的家族为编制打散了重新组合。如果自己动作不快,说不定曾国内部会因为申国的诉求而分裂。毕竟没有参与暗杀的贵族家族,肯定希望南宫信一舍身取义。对于他们而言,这才是最低成本的方案。现在就算有这种想法的人,也只能是一闪而过的念头而已。周建国与南宫信一立刻着手了军事准备。首先是曾国的原先军队全部改名羽林军。经过这些日子的大范围扩军,羽林军竟然扩到了近三万人。但是周建国立刻对军队进行了大裁员。在曾国如此危难之时,周建国还是裁掉了老弱病残。毕竟这些人不但增加不了军队的实力,反而会拖累军队的机动性。人数不代表战力。一个合格的士兵是要有非常高的基础身体素质要求的。所以很快部队又被缩减到了两万人。一万人早已在丹原的驻守的边界,还有一万人还在曾都整装待发。在曾都保卫战中,申国败退的时候,申国丢弃了不少优质军马与战车。而且在周建国的建议下,南宫信一还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优质马匹。在这些日子的不懈努力下,骑兵部队扩建到了近四百人。刚刚组建的骑兵部队也都被送到了前线由丹原亲自训练。这些日子由自己那二十七位骑兵,训练骑兵部队他们阵型与机动配合。虽然时间短,但是熟练的骑手只需要强加训练马上砍杀动作,保持骑兵阵型便可。周建国的这一改编,引起了曾国军队指挥系统的战车士族们很大不满。因为曾国本来的马匹就是比较稀缺的。现在一下子被抽调了这么多的马匹,组建了他们从来没有听过的兵种。导致他们的一百五十多辆战车,一部分从驷马战车,变成了两马战车。还有一部分两马战车变成了单马战车。战车上的兵力配置是一共搭载士兵三人,这三人都是士族级别的贵族。三人中“御者”负责驾驶战车,同时也属于三人小队的指挥官也就是御者小队长。左边的士兵叫做车左,也称为“射者”。主要攻击方向都是对手战车上的士兵。右边的士兵叫做车右,也称为“骖乘”。主要是手持长矛或者长戈,攻击战车附近步兵。车右的攻击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手上兵器的长短。因为驾驶马车的兵种都是贵族里面的士族,所以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是驷马战车变成了跛脚的两马战车,两马战车变成单马战车就算抛弃他们的荣耀不谈。现在准备与申国野外会战,驷马战车的车速与冲击力跟两马战车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而单马战车的冲击力就更不如两马战车了。更加让这些驾驶战车的人愤怒的是,优质的马匹都被抽调走了。本身马匹数量就锐减了,留给他们的还都是一些劣质品的马匹。那就更别提战车的冲击力了。战车的首要属性就是冲击力。两军对垒之时,比拼的就是战车冲击速度所带来的杀伤力。战车的速度越快,杀伤范围也就会越广。对敌方的阵型冲击就越大。一旦敌方阵型被己方战车冲垮,那胜败就定了。如今王师羽林军的兵力远远悬殊于申国,战车的战斗力更是远远低于申国的战车。这让战车兵种们十分不理解。很多人也闹了很大的情绪,甚至提出要去做步兵,也不做这蹩脚的战车兵种。毕竟战车兵们觉得马匹被抽调,是对他们战车兵极大的侮辱。他们可以战死沙场,也不愿意自己的荣誉感被践踏。周建国通过与南宫信一的交流中得知后,觉得必须安抚这帮士族。所以周建国决定与南宫信一亲自检阅战车部队。其实南宫信一也不是很理解周建国对军队这样改编的安排。但是周建国带着两千人就敢来救曾都的智慧与勇气让南宫信一已经信任不已。所以周建国的任何决定南宫信一都没有质疑。曾国的战车部队基本都在曾都,还并未开往前线。周建国深知,如果让军队带着情绪上战场那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何况他们还都是士族,如果士族们都士气不佳,怎么要求平民与家奴组成的步兵有战斗力呢?战车部队的士族们得知天子与南宫信一会亲自检阅他们,这让他们倒是有了发泄情绪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