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从小好学,善于骑射,兼通汉文、契丹文,堪称文武全才。天祚帝天庆五年(1115年),耶律大石取得殿试第一的成绩,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供职,任翰林应奉。后被擢升为翰林承旨。他是《辽史》中记载的辽朝唯一一个契丹族进士。因在契丹语中,翰林被称为“林牙”,所以耶律大石又有“大石林牙”的别名。他明白谈判要讲究先声夺人。上来就直接质问马扩,大宋为何要应金人之约,前来攻辽。马扩身为专业的外交官,这些问题他也是早有准备。只见他不慌不忙的回答道:“我大宋并非是应金人之约,而是因为天祚帝尚在,耶律淳便擅自称帝,妄图篡夺辽朝政权。我等才来兴师问罪。”马扩的回答避重就轻,推卸完责任以后,直接攻向对方的软肋。天祚帝虽然窝囊,被金人打的逃入夹山。但他毕竟还是大辽皇帝。这一点宋金西夏三方都承认。耶律淳擅自称帝,其行为形同谋反。马扩抓住这一点来说,就是为了让自己一方占据大义。耶律大石又问道:“宋辽澶渊之盟后南北通好已经百年,为什么要背盟来侵夺?”马扩回答:“大宋是因为女真从海上累遣使人,要献还燕地,近来又得到其文牒,具言已经夺取山后,如果南朝不要燕地,则女真自取之。故此大宋不得不发兵救燕。”耶律大石岂会听信这种鬼话。他狠狠的拍了一下椅子的扶手,站起身来,眉眼之中饱含怒气。“西夏累次上表,意图兴兵夹攻南朝,本朝每次都将表章封与南朝,不肯见利忘义。而贵朝才得到女真的一句话,就要举兵?未免有些太过下作了。”马扩笑道:“夏国虽然屡次有不逊之言,然而数十年间,何尝侵得大宋寸土?但女真所说的,确有应验,大宋不只救燕地,也想巩固自己的边疆,所以出兵。若是西夏有能力侵犯宋境,想来贵朝也不会只是干看着吧。”耶律大石笑道:“好个一张能言善辩的利嘴。来人,把他带上来。”军士们掀开帘子,押着一个汉人模样的囚犯进到大帐之中。马扩一见此人,心里便咯噔一下。此人他认识。刘宗吉,辽国的汉官。他前几天来到涿州时,便在私下里接触过刘宗吉。许以高官厚禄,让他背叛辽国。没想到他们才刚刚分开没多久,这刘宗吉就被抓了。耶律大石喝道:“你作为使者,勾结刘宗吉图谋涿州。光凭这一点我就能杀了你。谁也说不了什么!”马扩却道:“我虽是使者,但也是大宋的招纳使,专门负责招降事宜。这也是我的职责所在。”耶律大石甩了甩袖子。“好了,我听够你的狡辩了。今天不杀你,纯粹是因为你是大宋的使节。汝回去以后告诉童贯。若要和,我等着他的诚意。若要战,那就来阵前相见。送客!”几个契丹兵夹住了马扩。“使者请!”马扩拜过耶律大石,这便返回了雄州。童贯的招降意图再次被粉碎。这回他总算是看清了。天祚帝跑了以后,辽国剩下的人都是硬骨头。要策反也是策反汉人,让这些契丹人投降,应该是没希望的。马扩刚刚回来不久,便有一条极为重大的消息从北面传来。刚刚当上皇帝的耶律淳驾崩了。辽国好不容易选出了一个贤明的君主。剩下的强硬派团结在一起,正打算让大辽在战火中重新站起来。可没想到这位新的皇上刚刚登基几个月就驾崩了。说来也不算意外,耶律淳是天祚帝的叔叔。年纪本来就不小了。什么时候突然去世都是有可能的。可耶律淳的死却让辽国本来平稳的朝堂再次陷入权力争夺。纵然耶律淳死前已经留下了遗诏,命众臣迎奉天祚帝第五子,秦王耶律定继位。但是耶律定毕竟在朝中没有根基。他上位之后也就是个傀儡皇帝。真正掌权的是耶律淳的德妃,现在的太后萧普贤女。由汉臣李处温辅政,耶律大石和大王萧干共掌军国大事。耶律淳之死,是辽国的一大损失。宋金双方都看到了进攻的时机。金军聚集兵马三万,猛攻居庸关。耶律大石不得不暂时放弃涿州,率兵北上去守关隘。涿州前线就留下了一个汉人将军郭药师镇守。要说这郭药师确是个神奇的人物,好似三国时期的吕布。他原本是辽东汉人。因为女真起兵,占据辽东。所过之处烧伤抢掠,辽东百姓深受其害。尸体遍野,饥民遍地。天祚帝命耶律淳为都元帅。招募辽东饥民,取抱怨于女真之意。建立怨军。而郭药师便是怨军的首领之一。怨军建立以后,非但面对女真作战连连失利,而且接连发生叛乱,反反复复。其手段之残忍,不下于金军。连屠城这种事都是随随便便。屠的还是辽国的城池。耶律余睹甚至建议萧干将怨军集结起来,收缴兵刃,随后全部屠杀。但萧干却觉得怨军之中也有被裹挟的忠义之士,不能一概而论。所以便将那些愿意投降的人留了下来。为了防止怨军再叛,辽国朝廷不得不把怨军拆散,打乱到各路禁军之中。郭药师这支兵马就是其中之一。他麾下有精兵八千,铁骑五百。被耶律大石任命为涿州留守。郭药师形貌伟岸,坚毅果敢。却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性情多变,反复无常。辽朝已经是风中残烛。耶律大石手上实在是没人能用了,才不得不用怨军来守卫涿州。金人攻打居庸关。耶律大石率众顽强抵抗,终于将金军击退。不过其部下亦损失惨重。身为辅政大臣的太尉李处温见此情形,便觉得辽国已经没有希望了。于是暗中与童贯勾结,意图劫持萧太后,归附大宋。但是此人行事不严,消息泄露。造反未成,自己反而是落了个满门抄斩的结局。因为李处温是汉人。萧太后和大王萧干开始猜忌在辽为官的所有汉人,是不是都和宋朝有所勾结。一时间辽国朝堂之上,所有汉人人心惶惶。萧干想起来了涿州前线的留守郭药师也是汉人。此等重要的地方,怎能交给他把控。萧干立刻派人前去,准备撤换郭药师的统帅身份。郭药师也不是个坐以待毙的人。他接到调令以后立刻察觉到了大辽朝廷可能要对自己动手。于是他杀了前来传令的使者。召集自己麾下的四个将领。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赵鹤寿。五人商议过后决定投靠大宋。他们将手下兵马聚集到校场,随后宣布了降宋的主张。原本以为要杀掉几个刺头才能把事情平下来。没想到怨军所部全都同意这个决定。郭药师宣布降宋的时候,军营中竟然爆发了山呼海啸般的喝彩声。怨军八千五百精兵全装具甲来投。童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涿州。还凭空多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这支怨军虽然军纪败坏,但战斗力却不差。赵佶得知郭药师投降大宋的消息以后,对其行为大加赞赏。当时便下旨,封郭药师为恩州观察使并依旧知涿州诸军事。同降的怨军首领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赵鹤寿等也各升迁以抚之,隶属于刘延庆部。耶律大石的兵马在居庸关损失惨重。涿州的郭药师更是整编制投降。消息传到了燕京后,便惊得辽国众臣不得安眠。金军虽退,然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耶律大石得坐镇居庸关,不能回来。那么辽国能动用的兵力,就只剩下大王萧干手中的两万兵马了。他们早就得到消息,宋军此次有二十万大军开进燕云。两万打二十万,谁都清楚这仗打不了。童贯率人越过白沟河。经涿州到达卢沟河西岸。与在东岸屯驻的大王萧干隔河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