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由于上午和李星尘讨论关于望龙县叛乱的事情被高玉璃她们打断。当天下午宰相又召集一众高官来到御书房,想要集体劝说李星尘放弃亲自前往的打算。更是搬出了皇后怀有身孕,哪里离得开陛下这一套说辞,来劝李星尘要担起一国之君一家之主的责任,不要以身犯险。以前身为城主,打天下也就罢了。现在他是皇帝,叛乱这种事儿应当交给手底下的人去解决。李星尘听着他们一一分析所有利弊,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只是在想着关于叛乱以及贪官污吏这些事儿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一些朝臣关键性的话,他还是听进去不少,很快也就有了一部分思路。“好了好了,诸位安静。这一次叛乱虽然人数不多,也是由于百姓不服当地衙门贪污引起。朕亲自过去平叛乱并非是欺压百姓,叛乱要平不是靠武力去平,要在民心上下功夫,要让他们知道朝廷没有不管他们,没有放任贪官污吏去压榨他们的血汗钱。朕相信在教育的大力普及之下,大魏子民都是讲理的人,朕过去不会有什么危险,也能很快就回来,你们不必小题大做。”“不不不。”刑部尚书摇头,“陛下,中午的时候臣才得知叛乱的原因似乎与衙门没有关系。望龙县的官员很尽忠职守,他们并没有像早上所讨论猜测的那样,在百姓处按上县收税,按下县给朝廷纳税。这事儿是臣府中的一个下人所言,那下人昨天才到臣的府中做工,他就是望龙县人,由于那边叛乱的原因逃出来的。”“哦?”李星尘一顿,“那他可知叛乱的原因是什么?”“他也不是很清楚,据说是因为天高皇帝远,朝廷也很少管那边,再加上那一处原本都是部落式生活方式,就像一个大家族一样,有自己的接班人。同样,那边的各个官员也是内部自行更换,朝廷发给他们的文书,也就是做个样子,他们不听,依旧内部做主。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那处汉人太少,大部分都是数十年前从突厥、新丽等等胡族偷渡过来在那安家的,胡人才是那边的主力。”礼部尚书点头,“臣自幼在那长大,也有所耳闻,只是没有去深究。”李星尘拧眉,“就是因为这样,才会发生叛乱,而非税的问题。”李星尘思索。若是有人利用佛门道门那一套理论,广纳门徒,将滞留在那处的少数民族部落汇集在一块,将是一支强大的军队,产生叛乱是必然的事。难道是赵德柱在作妖?这事儿在没调查清楚之前,有千百种可能。思索一会儿后,李星尘沉声道:“刑部尚书,官员的不作为本身就是一场大罪。既然你刚才说朝廷下发的文书在他们那处不管用,都由内部挑选官员,那么朕是否可以理解为一切都是官员在主导,而非当地的百姓主导?“一群乌合之众,掀不起风浪,既然能将叛乱的消息传回到天高皇帝远的京城,证明这场叛乱不小。那种边缘化的地区治理起来确实很麻烦,可比先前猜测的贪污引起民愤要难处理的多了。“这...”众臣面面相觑。李星尘面若寒霜。“听这么讲,好像确实是如此,那陛下您的意思是,根源还是出在当地的官员身上?”宰相迟疑的问道。李星尘点头,“要么是赋税问题太过压榨当地百姓,导致他们叛乱。要么是当地官员刻意掀起叛乱,聚拢当地民心想要造反。几乎逃不了这两点。”在这情况下,想要解决问题挺难,派兵过去围剿是能解决,但治标不治本,下一次依旧会出现这种问题,除非在官员身上下手。然而当地的少数民族我行我素,自我一套,朝廷特意派出的官员,恐怕被他们暗中杀了都不一定。这就很难办了。朝廷总不可能一次又一次的派兵去围剿。劳时费力不讨好。只是很奇怪,李星尘的丰功伟业传遍世界各地,人人都威慑于他,臣服于他,怎么还会有不长眼的想在他的地方搞事?实际上,望龙县那边,经过魏晋战乱,本土百姓早已四散逃离,聚集在那的多数都是胡人组成的新望龙人,望龙县也早不是当初的繁华,近乎于交通堵塞。朝廷下发的诏书、公开信息,甚至是报纸,普及书籍,都没能发放到那边去,只有一些专门发往那处县衙的,才会派人特意赶往一趟。那里近乎是是一处被朝廷遗忘的地方,若非传来叛乱消息,恐怕没人记得那一处。更何况地区不同,哪里有哪里的制度,朝廷不可能事无巨细的拿捏,只能弄个大概,大方向还是在国际上下功夫。距离又远,除了派兵围剿、根本没有别的好办法。李星尘思索片刻后说道:“改土归流。”他在一天的时间,想出了好几个方案,解决天高皇帝远消息闭塞这问题,只有改土归流,能让少数民族彻底臣服于大魏,由朝廷管理。要知道那里是大魏边境,边境也是大魏国土,在那里生活的部落就是大魏子民,没有与大魏国法相悖论的道理。“请陛下明言。”宰相等人很懵逼,不明白是啥意思。的确,就四个字,谁能懂他想说什么。“改变官员制度,朝廷派重兵前往那处,并且从中央派出官员前往。与此同时,所有官员每隔五年调往其他地方,杜绝地头蛇的产生。这样,那些少数民族的野性就会被慢慢驯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人牵着鼻子走,自我一套。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让他们臣服与大魏。”“这...”宰相皱眉,“方法是好,但有问题,那一片的官员都是他们自行挑选。”“据说有朝廷调一些小官过去那里试炼,然而神不知鬼不觉就被他们给杀了,这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