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天气好冷,使得土地都被冻住了,难以挖坑,那些夫余人的尸体便只能扔到沟里,然后用雪掩埋,简位居的尸体也是如此。赵云在队伍休息好后,又开始对着周边的夫余人的营地发起进攻。有的夫余统领舍弃营地跑了,没有房屋,缺少食物,想要寒冷的冬日生存下去不是那么容易的。有的夫余统领选择死守营寨,但难以抵挡住汉军的进攻。这次夫余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以对汉军构成威胁。赵云带着缴获的东西返回了营地之中。这次缴获了不少的兽皮与牲畜,到时候可以把这些兽皮与牲畜给那些迁移过来的百姓。结束战斗后,将士们便返回了城池,赵云写信把夫余主力大损的消息告知给霍东。在夫余的那些汉军将士可以安心的猫冬了。虽然随着赵云出征的兵士带着棉帽、棉衣、棉鞋,但还是有一些兵士被冻伤了。赵云本来以为这已经算是冷天了,但随着距离三朝节越来越近,这天越发的冷了,幸好他们囤积了大量的木柴与食物,可以在屋子里猫着。在河东的霍东得知了赵云大破夫余的消息后,霍东非常的高兴,立即前去荀攸、诸葛亮等人商讨如何发展占领的夫余与高句丽的那些地盘。把原来夫余的地盘改成叫平郡,高句丽的地盘叫做长郡。北方那里有大量的煤矿、铁矿,还有丰沃的土地,缺点就是冬日太冷,而且人口有些少。现在天下已定,百姓不愿意去辽东那里。如今只有太行山上还有一些流民。这太行山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山路崎岖难行,还有一些人不知道这天下已经姓霍了,国号都改成魏了。当太行山上的那些流民下山后,能让辽东增加一些人口。到了过节的那天。今年过节繁琐了许多,霍东无法像之前那样随心所欲了,同时感觉众人比之前要更怕他了。之前荀攸等人要是不同意霍东的决策的时候,敢与霍东争吵,如今荀攸等人只是不停地劝说。这让霍东有些孤独的感觉,还是感觉在军中更加的畅快一些,霍东坚定明年带兵出去攻打鲜卑的决心,无论谁劝都不能阻止。霍东的后父蔡邕已经病故,这让霍东与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有些伤感。安邑城却非常的热闹,今夜没有宵禁,许多的百姓出来观看烟花。现在还不允许百姓私自制作火药,如今许多的房屋是用木头制作的,难以抵挡住火药的威力。等水泥推行开了,才能慢慢的在允许百姓买卖炮仗。过了节之后,安邑城越来越暖和了,辽东那里还是非常的冷。辽东那里还滞留着大约六千的百姓,他们虽然有吃的,也有住处,但心里就是感觉有些不塌实,希望早些时日能像其他的百姓一样分到属于自己的耕地与房子。终于在一月末的时候,他们被告知在新设立的平郡有大量的耕地与房子,只需要等天气稍微暖和后,他们就可以北上了,每人至少可以分到十亩的耕地。一些耕具已经开始往北方运了,由于平郡有大量的夫余开垦出来的耕地,所以去平郡的百姓可以多分一些耕地。赵云他们打败夫余的主力之后,缴获了一些牛马,到时候那些牛马可以帮助百姓种地。那六千的百姓听说比辽东的百姓得到的耕地还多后,便有些兴奋的讨论起来。一些辽东的百姓听到那些流民可以得到十亩的耕地后,心里感觉有些不是滋味。没过多久,里长便宣布愿意去平郡的,每人也可以得到十亩的耕地。那些在辽东定居的百姓可不愿意去北面,一是因为北面更冷,二是他们在辽东开荒开出不少的耕地,家里每人的耕地数量也超过了十亩。到了三月中旬的时候,这六千多的百姓便开始北上去新成立的平郡。此时的天还是有些冷,但比前两个月要好多了,前两个月要是在户外用手握住铁器,手都被被冻上。一些兵士甚至忍不住用舌头去舔铁器,然后舌头就粘上了。这六千多的百姓被分到了一些简单的兵器,他们之前在辽东经过一些训练,如果不是衣服杂乱,看起来就像是一支队伍在行军。赵云为了防止一些存活下来的夫余人袭击队伍,特意派了一些兵士前来护送。每到一个城池,就会留下一些百姓,然后当地的官吏会立即开始安置这些百姓。天气开始暖和了,赵云让兵士督促那些俘虏继续修路与挖坑。夫余修建的城池并不是非常的牢固,因此便需要重新修建城池。那些会烧砖的与懂得建造城池的人早就来到了辽东,开始建造砖窑与挖地基了。赵云留下了一些人守卫地盘与看管俘虏,然后让其他的兵马继续追剿那些夫余人与高句丽人,这样不仅可以除掉后患,还可以抓到大量的俘虏干活。到了四月中旬的时候,霍东离开安邑,带着一些骑兵开始北上,前往阴山。荀攸等人也劝阻过霍东,却没有阻止得了。霍东一路北上,能见到百姓劳作的身影。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霍东会在七月份再对鲜卑发动攻击,之所以提前两个月去,实在是他在安邑城里有些待不住了。有荀攸、诸葛亮在,国家便乱不了,霍东可以轻松一阵。霍东来到西河郡的时候,不由的想起当初他被匈奴人追着南逃的场景,如今匈奴、羌人、夫余人、高句丽人都已经被他的军队给打败了,现在还剩下鲜卑人。想要彻底的打败鲜卑太难了,如今只能先重创鲜卑,让鲜卑短时间内无法南下。等霍东利用水泥修建起来大量的防御建筑,利用火炮防守,辽东那里发展起来后,鲜卑想要南下就困难许多了。而且霍东会一步步北上,占据一些草原要地,压制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如果不是北方的威胁太大,霍东一定是全力改进船只,然后去掠夺身毒或者叫做天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