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李信心中咯噔一跳,有些得意洋洋。要知道,之前第一批贩卖燧发枪的时候,李信已经是赚的盆满钵满了。现如今,价格再上浮三成,意味着利润又增加了三成。这样好的买卖,自然是要接受的了!不过,李信并没有表现得非常得意,而是不动声色地皱着眉头,说道:“努赫先生,我们双方之间友谊深厚,也是老朋友了。既然你这么有诚意,朕就尽力满足你们吧。三万支燧发枪,尽量收集一些。”“不过时间紧迫,努赫先生就在这里多等等了?”“多谢陛下!”纳斯尔·努赫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连忙说道:“陛下能够帮助我,就感激不尽了!多等一段时间,也是理所应当的!”“对了,”看着纳斯尔·努赫,李信继续说道:“这段时间,我们大乾国各地都在兴建火车站,努赫先生了解了没?”“陛下,”纳斯尔·努赫点点头,说道:“我在《京城日报》上了解到一些,说是速度快,运量大,效率高!”“要有机会,我一定要去亲身体验一下!”“有的是机会!”李信笑着说道:“这段时间,京东铁路通车,目前每天开通两班列车,上午下午各一班。听说票量充足,还是能够买到的。努赫先生,你要是想坐,我让铁道局那边给你预留几张火车票吧。”“啊?多谢陛下美意了!”纳斯尔·努赫连忙道谢。李信冲着旁边的亲卫招了招手,说道:“让段永志局长,给努赫先生留十张往返火车票出来。”“是!”亲卫点了点头。纳斯尔·努赫连忙道谢。寒暄一会儿之后,李信笑着说道:“最近这段时间,火车站商铺也在进行招标拍卖,努赫先生若是有意向的话,可以了解一下。你们商行做生意的,想必对于这些,还是比较看重的吧?”“多谢陛下!”纳斯尔·努赫道了一声谢,说道:“今天也在《京城日报》上看到商铺拍卖的广告了,我也准备去了解一下。商行做生意,还是要选择一个好地段、好位置。火车是一个新型交通工具,也是一个风口,这样的好处,我们肯定不会缺席的!”“好好好!”李信笑了笑,继续说道:“努赫先生,你是贵客了,我让林子安那边派人给你们送一份宣传册过去。”看着纳斯尔·努赫,李信接着说道:“这一次通车的京东铁路,计划是京城通往东宁的,沿途经过榆关、辽东等地。现如今,刚刚修到静海县,不过东宁那边也在同步进行修建。”“静海县,是一座小县城。以前,因为地处运河沿岸,商业也还算发达。不过又因为靠近京城,这边毕竟没有临清、通州等地那么繁华。”“不过,静海县有一个好处,就是靠海!”“我准备将静海县的铁路,延伸到海边。在海边修建一座大型码头,以后也是京城出海的通道了。”“自从在东宁之时,海上贸易便非常发达了。未来,也是海洋时代,所以我建议到时候静海县附近的商铺,你们可以在码头区域附近租借。”“距离码头近,出海方便。再加上铁路延伸到码头,去各地也非常便利!”听着李信的话,纳斯尔·努赫眼睛一亮。身为商人,纳斯尔·努赫瞬间就明白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码头直接与铁路相连,而铁路未来又将会畅通各省。如此一来,码头区域将会非常繁荣!尤其是大乾国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的今日,可以预见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当即,纳斯尔·努赫在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去码头以及一众火车站,看看商铺、仓库的情况。现如今的大乾国,除了武器装备极为先进之外,各种各样的新商品层出不穷。在南洋、西洋各地区,来自大乾国的货物,非常畅销。利润也非常丰厚!尤其是现如今,大乾国内部战事已经平定下来,进入了稳固发展阶段。到时候,各种货物便更加多了。不仅仅是肥皂、香皂、香水、煤球炉、玻璃镜子、望远镜等等新产品,原本来自大乾国各地的丝绸、布匹、绢布、绫罗绸缎、茶叶、瓷器、书籍、铁器等产品,也将越来越多。这么多产品,都将需要一个广袤的市场!而运输产品,更需要新交通工具!铁路、火车!这种新交通工具,速度快、运量大,效率高,成本低!瞬间,纳斯尔·努赫就将诸多好处全部想到了。……离开武英殿,回到住处之后,纳斯尔·努赫就吩咐下人,继续打听火车的消息。并且,收集市面上一切关于蒸汽火车、铁路的消息。对于这些新兴事物,纳斯尔·努赫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天一大早,纳斯尔·努赫和随从一起,来到了京城西站。拿着陛下交给他们的火车票,纳斯尔·努赫一行人坐上了火车。上午九点,火车出发,朝着静海县城方向行去。在火车启动之后,纳斯尔·努赫一行人饶有兴致的望着窗外一闪而逝的风景。渐渐地,火车就进入到了京城。穿过京城,来到京城东站停歇一段时间之后,继续朝着东方行驶着。沿途上,在通州站、武清站、静海站停靠。到达静海站,是中午十二点半,三个半小时抵达静海,速度倒是挺快的!站在静海站,朝着东边望去,依稀能够看到铁路工人正在继续修建铁路。出了站之后,纳斯尔·努赫就在周围察看着环境。静海火车站附近,和京城那边类似,也在兴建商铺、仓库之类的建筑。离开了火车站,纳斯尔·努赫等人租了个马车,沿着海河,朝着塘沽方向行去。“几位先生,”路途上,马车车夫指着旁边的铁道线,开口说道:“这边这条铁道线,就是延伸到塘沽的。这边都是农田,没啥人。”“不过,到了塘沽那边就热闹了!”“噢?”听着车夫的话,纳斯尔·努赫来了兴致,忙问道:“塘沽那边怎么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