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五百九十三章 宇宙之外是什么?

作者:星空背厚 字数:2884 更新:2024-03-24 18:32:34

对于李秀咬牙切齿的声音,系统智能丝毫不慌声音很是平淡的说道:“不用担心,奈何不了你的因为我好歹也是已经超脱宇宙达到混沌级文明所制造的产物,虽然受到功能限制,没有配备宇宙级杀伤武器,但是带你逃离这个宇宙还是轻轻松松的。”李秀听到系统智能的话之后也安心了很多,毕竟根据系统智能所说,它好歹也是七级文明的产物,按道理来说是不容易被六级文明给干趴下的。不过这也让李秀对于能制造特种兵培养系统,这个能出带着李秀魂穿各个诸天的七级混沌级文明是什么样子的情况产生了巨大的好奇。于是就好奇的问道:“你说你是七级混沌级文明的产物,那你能说说,七级文明是什么样子的么?七级文明所利用的混沌能量又是个什么东西?”系统知道听到李秀的话也没有隐瞒什么而是立即回答道:“对于七级混沌级文明是如何利用混沌能量的知识库里面没有具体的资料,但是我能告告诉你什么是混沌能量!相信按照你们原来的人类对于天文学知识的储备也大致知道了你们所在的宇宙有多大了吧!”对于系统智能询问李秀宇宙有多大的问题李秀还是知道的。毕竟早在几十年前,蓝星人类的物理天文学家们就已经通过红移算出了他们所在的这个宇宙的直径大约是九百三十亿光年的直径。但很多人还不太明白红移是如何测量出来的关键问题就是不知道光红移前原始的波长怎么测量出来的。其实红移是宇宙最常见的现象,如果没有红移,我们就没有办法算出宇宙的尺度。宇宙中目前有三种红移,多普勒红移,引力红移,宇宙学红移现在我们说光就是电磁波,广义上也可以说电磁波也是光,除了某些特定情况,一般情况下,电磁波和光不做区别,可以等效。光有波长和频率两个特征,波长和频率成反比,波长在780nm到380nm的电磁波可以被人的肉眼看到,对应的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一束波长为400nm的紫光在宇宙中飞行,由于宇宙空间的膨胀会导致波长增加,等传到地蓝星,波长就可能变成750nm了,这时候原先的紫光就变成红光了。宇宙中所有远离蓝星的星系发出的光线抵达地球前都会因为空间膨胀或者引力等其他原因出现波长增加的现象。波长增加在可见光端就是朝向红光移动,所以这种现象也叫红移。物理学家就可以通过红移量算出,发出这条光线的星系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现在的问题是,你要通过红移计算距离,就要知道这束光红移前原始的波长,再结合抵达地球时的波长,可以算出波长差的比率,这个差值就是红移量,通过红移量和距离的关系式,然后就可以计算出距离了。然后真实的情况是,我们没有办法直接测量到原始的波长,一束光中所有光子的波长抵达地球时都红移了,谁知道原始波长是多少?直接测量不出原始波长,那就另辟蹊径,比如利用吸收谱线。以氢原子举例,它的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能级轨道上的。电子的能量不同,所处的能级轨道就不同。电子从一个能级转移到另一个能级轨道跃迁,过程并不像宏观物质那样慢慢连续运动才逐步抵达到另一个能级上。电子轨道切换是跃迁的,一步到位,中间没有过渡。电子的每个轨道有不同的能量值,假设现在氢原子核外电子有三个能级,所以就有3个轨道,一束光线里有无数个光子,这些光子携带的能量并不一样,当一束光穿过氢原子时,只有能量刚好是核外电子轨道能级差的光子才会被电子吸收。这些特定能量的光子被电子吸收后,电子又会把这些光子以原来的能量值释放出来,但是释放出来的光子方向就和原来的方向不一样了,所以这些光子就不属于原来的光线了,如果换个角度观测再次被释放出来的这些光子,就会形成发射谱线。当这束光穿过氢原子后,抵达地球时,我们就会发现这束光里面,波长为102.7nm,121.7nm,656.7nm的光消失了因为这些消失波长的光被氢原子核外电子吸收后又释放到其他方向上去了。我们按照这束光里面光子波长的大小,将其做成光谱,就会发现光谱缺失了一部分光,所以就会出现好几段黑格,这些黑格代表的就是核外电子轨道跃迁时吸收的光。这就是吸收谱线。对于不同的原子,其核外电子能级轨道不同,所以当一束光穿过不同原子时,不同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跃迁所需的能量不同,就会吸收不同能量的光子,光谱上留下的黑格分布就不同。通过黑格的分布就可以断定光线到底穿过了哪种原子。科学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分析出某一星球的组成成分。而废话这么多,就是为了铺垫如何通过吸收谱线判断红移量。太阳是宇宙中最常见的恒星,它的主要组成成分就是氢,太阳核心会发生核聚变,释放大量的光子,这些光子从太阳核心出发,会穿过太阳内部大部分的原子,当太阳光在抵达地球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光子得出的光谱看到黑格的分布,其中73%黑格的分布符合氢原子的吸收谱线,25%的黑格分布符合氦原子吸收谱线,剩下黑格分布符合氧,碳,氖,铁等原子的吸收谱线。所以可以判定太阳内部的组成成分,其中73%是氢,25%是氦。假设我们现在接收到一个遥远星系发出的光,分析其中一部分光的吸收谱线,发现黑格之间距离的分布和太阳不一致,那么就证明,发出这些光的天体的组成成分和太阳不一样。那么就无法判定红移量。要知道,太阳这种主序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恒星,接收到遥远星系的光线,必然有类似太阳这样的恒星发出的光夹杂其中。仔细排查就会发现,星系发出的一部分光的吸收谱线内,黑格之间的距离分布和太阳一致,但是这些黑格却整体朝向红光端移动。所以就可以断定,发出这些光的必然是遥远星系里和太阳组成成分相似的恒星。但是由于红移效应,其吸收谱线的黑格会整体移动。所以就可以肯定,其吸收谱线中的黑格在红移之前和太阳是一致的。这些黑格相对于太阳的黑格,整体移动了多少,那么就红移了多少。通过矫正,把这些黑格整体移动到和太阳吸收谱线一样的位置,那么黑格此时所处的位置代表的波长就是红移前原始的波长,设为λ`。接收到的波长,设为λ。z为正数时,代表接收到的波长大于原始波长,所以光在飞行过程中波长增加了,向红光端移动,这就是红移。当然真实的宇宙直径可能和计算的有误差,毕竟所接受到的光已经是上百亿年前的光了。还处在连自己的恒星系都没有飞出去的文明又怎敢十分肯定宇宙到底有多大呢!而且这是还处在一二级文明的人类就已经想出的测量宇宙尺度的方法了。所以不管宇宙的尺度是九百三十亿光年,还是九千三百亿光年,这都代表了我们所在的宇宙不是无边无际的存在。毕竟在接收了宇宙大爆炸的起源那么就等于是接受了宇宙有边界的这个说法了。因此系统智能问李秀宇宙尺度的最关键问题就是让李秀明白宇宙并不是无限大,而是让李秀认识到宇宙是有尺度,有边界的。而一旦宇宙有了尺度有了边界,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宇宙边界的外面是什么,所以李秀在思考了一会儿之后就反应过来然后激动的说道:“你是说你们七级混沌文明就是可以脱离了宇宙,能到宇宙之外的空间生存的文明了!那么宇宙之外的空间是什么样子的,而你所说的混沌能量是不是宇宙之外空间的产物!”而当李秀询问系统智能宇宙之外的空间是什么样子,这可把系统智能给难到了,于是系统智能开始思考该如何和李秀解说宇宙之外的空间是什么样子的,用什么样的话语才能让李秀简单易懂的明白。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900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