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大唐早已经将各种敌对的国家,狠狠的抛在了后面。那个时候他们只有仰望的份,根本就没有追赶的机会。更何况。大唐有陈宇。陈宇的那小脑袋瓜子中,不只是有着各种农耕之术,更是有着自己见也没有见过的东西。只需要从他的脑海之中挖掘到这些东西,大唐繁盛指日可待。还有什么好怕的?“陛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那些武官继续坚持。“不必了。朕已经经过深思熟虑,各位不必再劝。”“还有,在我大唐境内大肆推广耕牛养殖。”“每家若是养殖耕牛超过十头,便可以宰杀一头,不算触犯我大唐法令。”而就在这时,李世民又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道。轰。众人顿时懵逼了。超过十头?便可以宰杀一头?而且不触犯大唐法令?这倒是一个好办法。众所周知,耕牛本就是耕种必不可少的东西,如果所养耕牛,可以超过十头的话,生产力简直是不可估量。在这种情况下宰杀一头,的确不伤风雅。可问题是。养殖十头耕牛,这才是最为困难的。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吧。“陛下……这,这怕是会引起天下哗然啊。”“因为根本就没有人可以做到。”“而且,怕是会有一些投机取巧之辈,直接便是集中村中耕牛,接着便是宰杀一只。”“如此一来,非但无法让耕牛的数量大幅增加,反而会变得更少。”“陛下一定要三思啊!”这一次轮到那些文官头痛了,一个个纷纷劝说。“朕知道你们究竟在担忧着什么。”“不过我这里有一个饲料配方,可以推广向整个天下。”“这配方见效很快,难得的是,所用的配料,几乎随处可见,并无太大成本。我相信,黎明百姓亲身试验之后,很快就会知道,每家饲养十头耕牛,根本就是很简单的事情。”李世民微微一笑,毫不夸张的说道。然而听在众文官的耳中,却再次如同惊雷乍响。他们再次懵逼了。十头耕牛,简单?简单个毛线啊!要知道,大唐境内,即便是最为顶尖的村庄,也很难凑齐十头耕牛。每一家饲养十头耕牛?陛下不会是在开玩笑吧?如果普通人开玩笑的话,或许只会博大家一笑。可是陛下开玩笑,可是会引起天下大乱的。“陛下!”“万万不可冲动!”“不可冲动!”“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哪一家可以养殖超过十头耕牛的。”“这根本就不可能。”“我相信各位,没有任何一个人见过吧??”“陛下,请一定要冷静!”那些文官狠狠咬了咬牙,这一刻冒死进谏。“我见过。不过不是每家十头耕牛。”就在这时,程咬金大声说道。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脸上,目光之中充满了深深的惊诧。“我所见到的可不是十头耕牛,而是几百头耕牛……等等好像是上千头了吧。”程咬金掰着自己的手指头,仔细的计算着。陈公子当时说什么来着?说是八百只?不过当时他明显谦虚了。自己亲眼所见的,应该有超过一千只才对。“老黑!你又胡言乱语了,是不是又喝醉了?”房玄龄一皱眉头,首先就想到对方是在说胡话。“他没有喝醉,他所说的的确是实情,我也亲眼所见。”“的确有超过千头!”就在这时,尉迟恭向前一步,言之灼灼的说道。大殿之中,所有人顿时便是安静了。程咬金所说的话,他们可以不相信,可以当成一句玩笑。毕竟这老小子总是喜欢胡言乱语,当不得真。可是尉迟恭,一向在朝堂之中不苟言笑,说一不二。绝对不会轻易的配合程咬金说谎。所以。他们的确亲眼所见。也就是说,陛下刚才所说,并非只是心血**?原因就在于那小小的寺庙上面?一个小小的饲料,竟然能够让这些耕牛大量的繁殖?莫非,真的可以做到吗?若是在以前,他们当然不会相信,即便是李世民亲口所说,他们也绝对只是微微一笑,绝不会真正地放在心中。可是现在。他们的目光不由自主的便是落在了那刀剑上面。旋即恍然大悟。“我明白了!这的确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会是什么人?”“一定是一个天才俊俏般的人物!”“莫非天降大福于我大唐?”“说不定真的可以做到!”“我的天哪!如果真的可以做到每家十头耕牛的话,那究竟是一幅什么样的情形?”“国富民强国富民强啊!”这一刻。众人心中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紧张,反而是眼眸之中泛起的光点。……一炷香的时间过后。一匹匹快马出长安。那些被派出的信使,足足有八百多人,共同奔赴各州县。他们手中,全部都拿着一封珍贵的秘函。而那些密函之中,所写的正是锻造之法,以及撕掉的制作之法。在短短几日之间,这些密函就会传送到各地方官的手中。而他们必然会遵守李世民的命令,将这两种珍宝般的东西,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便是推广向整个大唐。从这一刻开始。整个大唐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天之后。杏花村。早已经完成小麦耕种的农夫,此刻已经空闲下来。大部分人在农闲之后,直接便是来到王大财的棋牌室。而另有一部分人,却是聚集在村口,口口相传坊间秘闻。“我听说,我们宁州的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学我们养耕牛了?”“宁州很多地方?你的消息不灵通了吧?我所听到的可是,我们整个大唐都已经开始效仿,我们杏花村开始养根牛了。”“倒也不是效仿我们杏花村吧?只是有人觉得,我们可以做到,他们也可以做到。”“不知道是谁走漏了消息。”“对了,昨天我去了宁州城一趟,发现市面上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铁器,和我们所使用的竟然出奇的相似。”众人纷纷谈论着,越说越觉得奇怪。没有人注意到。正在树下乘凉的陈宇。脸上露出了一抹赞许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