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出自于武则天之口。同时,也是出自一个七十多岁老太太的,一番看起来恳切的言辞。一时之间。李正一陷入了纠结。不知该不该信。抑或,能不能信?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风疾,在古代确实很严重,若加上多症齐发,更是无回天之力。且如武则天所言,李弘在病发之前,连着两个月,都在奔波跋涉……所以,李弘死于风寒所诱发的风疾,倒是不无可能。提起一连两月奔波跋涉。李正一兀地想起。在上阳宫,聊起身世时。武则天提到过一件事,就在李弘去世那一年的三月份,李弘曾随先帝,到河北邢台南和郡,考察兵器事宜……也正是这时。李弘认识了聂家的小女儿聂语谨,两人一见如故,擦出火花。还怀上了孩子。只是,李弘知晓此事时,已经动身回宫,所以,武则天上回说,李治是在整理李弘的遗物时,发现了未寄出的信笺,才动身前去河北聂家查探情况,亦才看到了刚出生的李正一腰间的印记。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李正一没有足够的理由怀疑。思来想去。他决定,先暂时接受武则天刚才说的这些话,姑且相信李弘不是武则天亲手所害,而是死于风疾突发。对,姑且相信!不管怎么说。李正一,现在是李弘的儿子。身为人子,总是想了解真相的。就像杜知邻。他与生父王勃,亦是素未谋面。甚至,王勃都不知道他的存在。可当杜知邻,知晓自己是王勃的儿子时,那份掩饰不住的、对探知真相的执着,不是刻意装出来的。而是,刻进骨子里的血浓于水。对,血浓于水!说起来。武则天是皇祖母,亦是血浓于水。思量至此。李正一在心底,沉沉地叹了口气。忽地抬头。不经意间,目光却正好和武则天扭头看向他的眼神,撞上了。这一次。李正一没有躲闪。亦没有转头,或是说话。祖孙二人,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在马车里,深深对视着……也不知,是何时萌生的想法。李正一突然想。再看看武则天的神情。察言观色一番,看有无破绽……可从武则天略带沧桑、还透着些许慈爱的眼神里,李正一没有读出欺骗,倒是看出了几分坦诚。就连微表情。也瞧不出半分躲闪……如此一观。只会有两种可能。要么,武则天所言,皆为实话。要么,武则天是个天生的演员。不管到底是哪一种,至少,现在的李正一,选择相信武则天的话。于是,他微微一笑,劝慰道:“皇祖母,依孙儿看,您实在不必自苦……父亲他自小与您和皇爷爷感情甚笃,又是个礼仪周全、至情至孝之人,岂会因为您提出到洛阳行宫,这样的无心之失,而怨您呢?”听罢,武则天依旧凝视着李正一,收起手中的念珠,沉声问道:“寻儿,你果真如此想?”李正一点点头,回道:“皇祖母,今日您带孙儿前来拜祭父亲,孙儿不胜感激,身为人子,未曾见过父亲的面,如今,哪怕只是遥遥一拜,也算是略尽孝道了。”如此说,主要是为了符合,在唐朝时,李正一身为人子的设定。孝道。在古代。尤其是古代皇室。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武则天脸上渐渐浮出一丝欣慰的笑意,略拂了拂衣袖,说道:“寻儿,朕果真没有看错你!和朕膝下的那几个皇孙相比,你确实独树一帜,不仅有诗才,还能想到解决军费之策,还轻而易举地,就破了薛曜十几年前的两桩旧案,可谓是我大周奇才……如今,才发现,除了这些才华,最要紧的,你还是个如此孝顺的好孩子!”稍顿了顿,复又喃喃自语道:“弘儿,朕要感谢你,无意间,竟给朕留下了这么一个好苗子,若是你还在,看到你儿有如此才华,且这般孝顺……也会和朕一般欣慰吧?”好苗子?什么苗子?听这话,李正一又陷入了沉思。开始在心底推敲……和解读。这个词。无论怎么想。都感觉武则天在打着什么算盘,至于是什么算盘,现在还不明了。这种“解读词语”的感觉。莫名像是初中、高中时。语文试卷上的现代文阅读。经常会有一种题目。会让我们,对作者文中的某句话进行分析,然后,找出这句话背后,所体现的情感、态度或是深意……愣是被某些出题老师。解读到了近乎变态的地步……举个例子。鲁迅先生随口说了句“晚安”,那就不得了了,毕竟是鲁迅先生的文章,怎么可能没有深意呢?君且看之——晚,象征着当时的社会很黑暗。而安,却代表着那个时候,麻木的民众们,他们虽身处如此黑暗的危难境地,仍是安于其中,不思改变,亦是不求进取……总而言之。晚安二字。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当时麻木民众的一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很明显。这绝对是过分解读了。但李正一知晓,武则天此话,虽不用如此夸张地解读,至少,也不会是流于表面,难道武则天她打算……李正一没敢继续想。及时打住。李正一穿越来这唐朝,没想过什么大富大贵,一朝荣华。他只希望能守住已经拥有的、平平静静、简简单单的幸福,就够了。至于其他的。不在计划范围内。至少,现在的他,从未想过。稍平复了一下心绪。又在心底思量。武则天刚才那番话,提到了她膝下的几个皇孙,应该就是李隆基、李守礼、李宪、李隆范等人……又联想到后世明朝时。当时,朱元璋有很多儿子,却不幸痛失了最爱的皇太子,很自然的,剩下的皇子们纷纷使策,想争这虚悬的“太子”之位……可朱元璋,却下了一道圣旨,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皇长孙——朱允炆。细细想来。朱元璋那时面对的境况,和如今武则天所面对的,太子之位虚悬多年,众人踊跃相争……颇有些相似。虽然武则天不知朱元璋为何人。但武则天方才的话里,明确提到了“好苗子”一词,难道她……也如出一辙,萌生了立皇长孙为储的想法?……很快,李正一就冷静下来。他知道,如果武三思、武承嗣、武懿宗等人是老狐狸,那么,武则天就是比老狐狸还要“精”的人。她怎么可能如此草率做决定……一切,尚未尘埃落定。李正一能做的。就是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