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明官军的实力,再次血洗一遍倭国不成问题。但朱由检没那个时间,不想白白牺牲掉这些汉家儿郎的性命。如果不能从战争中获得巨大利益,那就没必要去发动。倭国既没资源又没人才,对现今还处于发展阶段的大明来讲。打下来意义不大,最好还是想办法挑起其内战,就像现在这样游击队遍地开会。等到差不多的时候,再派天兵过去收拾残局好了。与隔海相望的倭国不同的是,交趾与大明可是陆路边界!与之相关联的是整个南亚地区的局势。所以,交趾是必征之国。拿下整个最凶顽的紧邻后,南亚诸国再无强藩,大明朝廷的政令就可以在这一地区畅通无阻。李怀普接任广西巡抚已有半年,从其奏报及其他渠道的反应来看,朱由检并没有看错人。上任伊始,李怀普在对辖区内的基本情况作了大致了解后。随即下达命令,在征募狼土兵的同时,派遣官吏下到乡间。动员诸多祖辈生活在大山里的各族民众迁移到地势相对平缓的地区聚居。为尽快达成目标,李怀普在有减免三年钱粮的圣旨基础上。先是从巡抚衙门中将积存的十几万两银子拿出,然后又以广西未来十年税赋做抵押。从皇家银行设在柳州等地的柜台借贷了五十万两银子,准备用在搬迁山民相关事宜上。据李怀普奏报,这些预计搬迁的山民中口数约在一百万上下。等到**虏营发动攻势打下一定规模的土地后,这一百万人将会被安置在新开辟的疆土上。与交趾人混居一起,以达成将所占之地尽早汉化的目标。自从朱慈烺回京后,为了彰显太子的地位,朱由检在召阁老重臣入宫议事时。都会让李凤翔在自己的龙椅侧下方的位置摆一个位子,让朱慈烺也列席每次的会商。为了不使众臣对太子有轻视之意,朱由检特意嘱咐过朱慈烺。多听多记少说!用心观察和体会各人的观点和策略。并在议事结束后,对每个人的言论进行总结,从中找出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研判角度。对的吸收,错的摒弃,从而养成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如今的朱慈烺变得非常成熟,白皙的面庞也变成了健康地麦色。蓄起了胡须,言行举止再不是飞扬跳脱的样子,而是有刻意模仿自己父亲的痕迹。这让朱由检既感好笑又觉感慨……考虑到对倭国的策略需要提前布局的缘故,朱由检下旨传召内阁诸臣前来乾清宫昭仁殿议事,朱慈烺依例出席。在将自己的想法言明之后,朱由检父子静坐等待。内阁诸臣神态各异,但从面上的表情看,显然是都进入思考之中。“启奏圣上,应对倭国之策略倒是不难筹划。”“只是臣等对倭国之现状所知甚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是有熟知倭国详情之人为臣等解惑,那剩余之事自有臣等为圣上解忧!”没过多长时间,倪元璐率先出言打破了殿内的沉寂。他的几句话引得其余诸臣都是纷纷点头。虽说前有嘉靖年间的东海倭乱,后有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之役。但在这些重臣心中,倭国的存在感极低!在所有人的眼中,倭国不过就是一群矮子组成的小丑邻邦而已,国力弱小且还喜欢上蹿下跳。与大明隔着东海这个天然屏障,实无必要与其有何纠葛。但既然是皇帝突然有意染指这个岛国,那大家也只得先把这事给做一个了解再说。“启奏圣上,朝臣于倭国所知者怕是绝无仅有。”“圣上既是言及此事并非在朝夕之间,那就从与倭国有商贸往来之地多寻几人。”“以求从诸多方面对其有更多解读。”“臣以为,当务之急还是商议国内局势为好,不知圣意如何?”眼见得大家都在琢磨着谁比较了解倭国国情。但一时之间又想不到合适的人选,倪元璐起身施礼奏道。现在已是崇祯二十七年四月,大明南北之地都处在雨季。各地官府的奏报陆续而立,有言某府某县突发洪灾的,有说某地山崩、村落被埋的,有说本地发生蝗灾的等等。总之内阁现在很忙,要安排调拨钱粮救灾减灾,又要指示受灾地严防疫病发生!还要划拨麻包草绳铁锹锄头药品郎中等救灾物资和人员……倭国这档子事又不急,还是赶紧议一议眼前的诸多麻烦事,之后大家各忙各的好了。“父皇,儿臣倒是有一个人选。”“且就在京城,何不将其招来相询?”待倪元璐说完,参加了数次会商,但很少说话的朱慈烺突然开口奏道。“哦?“太子有何人选?”闻言,朱由检笑着看了他一眼。“父皇及各位阁老许是国事太过繁重之故,是不是忘记了京城靖海侯?”朱慈烺一提靖海侯的名号,包括朱由检在内的诸人都是当即恍然。靖海候,那可是真正的倭国通。“哈哈!“这灯下黑虽是民间俗语,可却是至理。”“若非太子出言提醒,朕及诸卿可不就是应了这句俗语?”朱由检不禁哈哈大笑,随即摆了摆手,“来人,速派人出宫。”“传靖海侯入宫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