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一声雷鸣般的大吼,大学士苏观生再次打破了沉寂,“请陛下发内帑以补国用”。“内帑?”朱亨嘉闻言苦笑,这些大臣啊!动不动就让朕发内帑以补国用,仿佛联是个大财主,还藏着很多银子似的。难道他们不知道,朕的内帑早就空了,现在每顿饭只能四莱一汤而已?内帑,又叫内库、内藏,指的是皇帝的私产,主要用于皇室的日常开支,特殊时期,也可用于国家开支,皇帝本人可以任意支用。大明朝的内库是“内府各库”的简称,位于皇城内部,分为十二库,用于存储金、银、宝钞、绢、布等各类实物收入。洪武时,内承运库、广积库、甲字库、乙字库、丁字库、赃罚库属户部;丙字库属兵部;戊字库、广盈库、广惠库属工部;天财库(司钥库)和供用库归宫中直属。嘉靖后,以司礼监为代表的宦官集团掌管了内库大权,内库彻底变成了皇帝的私人小金库。起初,内库的规模远小于外库;万历时,内库的规模达到了顶峰。基本上和外库的规模相当甚至超过。以致于有谣言,李自成从内库搜出了黄金万两。老皇帝无奈地对司礼监掌印太监马欢喜说道:“大伴,汝去唤内承运库大使和司钥库大使来,让他们告诉阁老们,朕的内帑,都还剩些什么宝贝”。内帑十二库中,有十库不过贮存一些基本物资。比如,广积库贮硫磺、硝石;甲字库贮布匹、颜料;乙字库贮胖祆、战鞋、军士裘帽;丙字库贮棉花、丝纩;丁字库贮铜铁、兽皮、苏木;戊字库贮甲仗;赃罚库贮没官物;广盈库贮钱钞;广惠库贮纻丝、纱罗、绫锦、紬绢;供用库贮粳稻、熟米。另有两库,内承运库负责储藏金银珠宝缎匹,司钥库负责掌管各库的钥匙,最为紧要。可以说,掌管了内承运库和司钥库,就等于掌握了内库大权。“是”,马欢喜领命而出,一会儿,便带着两个库大使来到了皇帝和重臣们身边。“汝将内承运库里的金银、段疋数量,报于万岁爷爷和阁老们听听”,马欢喜朝一个青衣女宦官吩咐道。是的,女宦官。宦官的范围远比太监广泛,有男有女。内库的宦官,自然也有女的,弘治皇帝的母亲纪妃就曾在内库工作过。掌管内藏的女史,不乏其人。甚至,还有女宦官负责文书,记录《钦录簿》的也皆为女官,此簿乃纪幸之籍,其事甚详且密,虽圣上亦不得观览也。总之,女官在宫中势力极大,这位内承运库大使是女子,一点都不奇怪。“陛下,各位阁老,内承运库目前仅剩金八百两、银三万两,是给宫人们发月俸用的。另外还有一千匹缎匹,要留给宫人们置办新衣”,那仓大使的声音清清脆脆,煞是好听,搞得老皇帝不由多看了几眼。“嗯,卿等听听,朕的家底就剩这么些了,让朕如何发内帑以补国用?”朱亨嘉气哼哼地对司钥库大使说道:“汝将各库的钥匙呈上来,领阁老们去各库转转,看看朕的内帑都还剩了些什么”。听了此言,关守箴、孙金鼎、苏观生不由得面面相觑,“陛下节俭若此,实天下苍生之福”。没法子,刚才触犯了龙颜,只得给皇帝戴高帽子。“哎,其他的话都无须说了。罗刹人不服输,在贝加尔湖一带摩刀弄枪的,都说说看,怎样才能既不影响民生,又筹集到足够的军费?”此言一出,立时又回归至鸦雀无声的状态。“陛下,臣倒有一个法子”,新上任的户部右侍郎唐甄开了口。“哦,唐卿有什么法子?速速讲来”。“臣的法子是发行公债。以国家的名义,向民间借贷,约好每年息金为总额的百之六,两年后连本带息偿还。如此既不影响百姓生活,又能迅速筹集到北伐所需的军费”。朱亨嘉听明白了,所谓公债,其实就是国债,国家向百姓借钱,期限到后,支付本金和利息。在后世,发行国债,司空见惯。可在古代,却没有国债的概念。因为传统思想里,天下都是皇帝的私业,自己拿自己的东西,算什么债呢?“妙啊!唐卿这主意真是天马行空、步骤不凡呢”。朱亨嘉刚夸了唐甄一句,孙金鼎便唱起了反调。这也正常,毕竟唐甄是关党的骨干,“陛下,发公债容易,还公债却难。万一到期还不了款,您将会受债主挟制,有损国威皇权。我大明皇帝尊贵无比,岂可受人挟制?难道周赧王的教训还不够吗?”战国后期,周赧王听信楚考烈王的话,用天子的名义召集六国出兵伐秦,由于没有军费,只好向富商地主借钱,可六国根本不听他的话,他借的钱很快也花完了,债主纷纷上门讨债,还不起,只好隐藏在宫中的一座高台上。由此产生了一个成语:债台高筑。见自己一系的人被攻击,关守箴急忙维护,“陛下,这些年,我大明的田赋、盐税、关税增长很快。若不是北伐,年财政盈余可达四百多万两,所以,不会出现还不起债的情况”。见首辅和次辅互掐,苏观生、郑封选择了缄默。顾奕素与关守箴相善,悠悠地说道:“唐侍郎的法子甚妙,不妨一试。前方正在浴血奋战,万不可断了饷银啊!若是担心有损皇威,那便换个名字,把‘债’字去掉,不叫‘公债’,叫‘公票’便是”。“嗯,顾卿说得甚有理。北伐正在关键时期,绝不能让前方的将士饿着肚子打仗”,光武帝顿了顿,斩钉截铁地说道:“朕意已决,立即下令以国家名义发行公债。不过,不叫公债,也不叫公票,而是叫‘昭信票’”。老皇帝厚颜无耻地盗用了后世满清发行的国债名称,还洋洋得意地解释道:“昭信者,昭大信于民。首期‘昭信票’的数量嘛,便定为三百万两。印发之后,送往各省派销”。《明·光武帝本纪》:“大明光武十二年,帝令派销昭信票三百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