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以光武十七年八月,与郭何二公,自帝汶乘快船、御风雨,临万顷之茫然,历岛礁无数,始至苏拉威西岛。其间,水光接天,其势无穷,快意邀游,凌空飞渡。若无惊涛骇浪、电闪雷鸣,真有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感矣!此岛形状奇特,若独臂猛士。北上者,士之头盔也;东伸者,士之独臂也;东南、南方,各有一足鼎立。左足下,有大城望加锡者,深海名港也。陡峭曲折,海湾深邃,沿海遍布珊瑚。快船至岸边停泊,无数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火光冲天,烟雾缭绕者,岛北之火山也。高山深谷,少有平原,西南有兰特孔博拉山,高千余丈,俯瞰全岛,为诸山首。初登岛时,大雾弥漫,难辨方向,磵道险绝,岩壑幽邃,人烟罕至,鬼声磔磔。余大恐,徐徐而探之。及至日出,红轮涌于海底,火珠跃于洪炉,金光烁烁,若丹鼎之方开。幽草珍卉,夹径窈窕,锦石斑驳,照烂丹青。苍茫云海之间,竟有此人间仙境。噫吁嘻!奇哉伟与!”——张萼《马六甲游记·苏拉威西篇》……张萼写游记,郭璘却在绘地图。锦衣卫出身的他,干这种事轻车熟路,将苏拉威西岛上的地形绘得清清楚楚。嗯,苏拉威西岛北部的米纳哈萨半岛,东有马鲁古海,南有托米尼湾,西有望加锡海峡,北有苏拉威西海,四面临海,人烟稀少,森林密布,盛产适合造船建筑的木材,是个屯兵的好地方!半岛东部的万鸦老、南部的塔卢达阿都适合建海港。他一边绘地图,一边认真地写着呈给光武帝的报告。世上的事总有因缘巧合。郭璘、张萼、何斌等人准备去苏拉威西岛与戈瓦苏丹国结盟,偏偏被海风吹到了东帝汶,阴错阳差之下,诱使当地土著葡萄人独立建国,成为大明藩属,又获得雅库岛屯兵,此一巧。二巧者,东帝汶土著葡萄牙人首领奥尔内居然与戈瓦苏丹哈萨努丁是至交好友。事实上,这一点都不奇怪,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双方都面临着荷兰人的威胁,自然要携手御敌。听说大明使臣要去苏拉威西岛,奥尔内很痛快地派出向导,并给哈萨努丁写了一封信。哈萨努丁苏丹是个博学的西方通,精通拉丁文,可以不用翻译与西班牙、葡萄牙人对答如流。正是因为从西班牙和葡萄牙人那里购买了大量枪支弹药,他才有勇气和荷兰人叫板。可惜,他败了,丢掉了国都、王宫、清真寺,军队被解散,本人也只能在荷兰人的监视下苟延残喘。根据条约,今后戈瓦苏丹国要认荷兰东印度公司为宗主,需向荷兰人缴税,遇到战争,还得为荷兰人提供雇佣兵。郭璘等人来到戈瓦苏丹国的国都望加锡,发现这里已经成了荷兰人的据点,荷兰人建起了鹿特丹堡。哈萨努丁苏丹听说被赶到了望加锡北边的马罗斯城。他们来到马罗斯城,却又听说荷兰人觉得马罗斯城离望加锡太近,不安全,又将那位可怜的苏丹赶到了更北面的巴鲁城。众人不禁感叹,亡国之君,实在可怜,只得又奔赴巴鲁城。……“陛下,海边风大,请披上长袍!”巴鲁城的海滩上,忠实的奴仆帕拉托古替亡国之君哈萨努丁披上了温暖的长袍。这位苏丹似乎没有注意,漫无目的地在海边步行,不算太老的额头上已是白发苍苍,背也驼了。沉重的压力压弯了他的腰,却摧毁不了那颗不屈的灵魂。折了腰的狼依然是狼,他在散步,他在思考,反思失败的原因,随时准备着重头再来。“唉!我还是操之过急了啊!”海风中,他发出了如斯感慨。这位受过良好教育,精通拉丁语、天文学和数学的博学君主,一即位便着手打造一支西方式军队。他采购西方的先进武器,买了很多火绳枪、火炮,连炮手都依照翻译过来的西班牙操典进行训练,还在望加锡南城,修建了西方标准的松巴-欧普要塞。很有成效,他的军队成功击败了苏拉威西岛上胆敢反抗他的土著部落,即便是握有海上优势的荷兰人,也不敢贸然对之发起强攻。于是,狡猾的荷兰人拉拢苏拉威西岛西部和北部的中小王公,这些王公原本在戈瓦苏丹国强盛之后,以加盟形式表达臣服,可在荷兰人的挑唆下又蠢蠢欲动。原本对这些异己势力可以不动声色地慢慢收拾,可四年前,自以为羽翼丰满的他失误了,着急着以取消自治权的方法兼并这些王公的领地。于是,这些人投奔巴达维亚,引来了荷兰人的大军。荷兰海军上将斯皮尔曼率领21艘战船、818名水手、578名士兵和395个摩鹿加土著,在苏拉威西岛北部登陆。由于获得了土著王公的大量支持,势如破竹地出现在望加锡周围。无奈之下,他只得与荷兰人签订和平协议,承认苏拉威西岛北方各土著部落的独立。战败后,应该忍辱负重,暗中积蓄力量才是。可一年前,他见荷兰人的主力离开了苏拉威西岛,没忍住,派兵惩戒了北方的土著。土著们向荷兰人求援,完全没有准备的巴达维亚当局仓促间只给了斯皮尔曼上将3艘小型武装商船和1艘单杆帆船。这位上将仅带着83名士兵与11名水手便上岸了,但他还有盟军。攻打望加锡的主力,是近万名来自北方的土著,他们比荷兰人更记恨戈瓦苏丹国,格外卖力,在荷兰人舰炮的支援下,攻下了望加锡。残忍的现实让他悟出了凡事不可太心急的道理,打算慢慢地休养生息、舔好了伤口再战。可荷兰人却不给他卷土重来的机会,解散了戈瓦国的军队,只允许他保留少量侍卫,还强迫戈瓦人缴纳沉重的赋税,拆除了王宫、清真寺和军事要塞,甚至将自己赶出了国都。还有重振旗鼓的机会吗?“陛下”,一个侍卫匆匆跑来,“明国的使臣来了,他们带来了您的朋友、葡萄牙帝汶总督奥尔内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