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夜已深,您年事已高,身子骨大不如前,早点歇息吧”,老妻这一声暖暖的话语,温暖着彭士望的心,心里闪过柔情,多少年风霜雨雪,她都与自己共度,从无抱怨,只有关心。娶妻如此,夫复何求!“娘子,汝先歇息吧,为夫写完这道疏便去歇息。皇恩似海,不得不争朝夕啊!”他温柔地说道。此言发自肺腑。作为黄道周的弟子、士林名士,彭士望是有骨气的,曾加入杨廷麟义军反清复明,杨廷麟牺牲后,救出其子抚养。后来入史可法帐中,因见宏光朝太过腐败,隐居于宁都易堂。本打算居荒郊野岭,了此残生。却不知如何得了圣眷,被任为新成立的教育部尚书。据说是皇帝无意中瞧见了他写的一首诗《高士亭题壁》:“汉祚既倾覆,先生祠并荒。陆沉文献地,露坐水云傍。委土形同弃,蒙苔骨更香。黄鹂独相吊,时一过斜阳”,使人调查了一下他的生平。大赞道:“如此忠义之士,岂可隐于民间,把他调到中枢来”。一下子便鲤鱼跃龙门,成了教育部尚书。当然,皇帝为什么偏偏能瞧见他的诗,也是有缘由的,乃是皇太子身边宠臣汪琬使的力。其实,皇太子朱若峰理政以来,一直在培植自己的势力,各部中安插了不少亲信。对这一点,老皇帝看得透,然而自己已是风烛残年,江山迟早都是儿子的,看破不说破。这一次,更是给了儿子一个天大的人情,直接将彭士望任为了教育部尚书。生性耿介的彭士望并不懂这么多弯弯绕,只是觉得皇帝一下子任自己为正二品大员,皇恩深厚,惟有鞠躬尽瘁以报。真的鞠躬尽瘁,大晚上的不睡觉,仍在写着奏疏。“唉!老爷为国尽忠,妾为老爷尽义,又岂敢先睡?”烛光下,一个柔弱纤细的身影为他研起了墨。见老妻不肯先睡,彭士望感动之余,奋笔疾书:“教育部尚书臣彭士望谨奏;为补贴贫困儿童入蒙馆、增设吏员考试二事:臣一介腐儒,学识浅陋,荷蒙教育重任,日夜惊惶。夫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惟竭愚夫之千虑,仰赞高深于万一。陛下**平腥膻,恢复中华,锐意进取,改革弊政,仁心仁政,悄切周详。凡我臣民,莫不感沐圣恩,生为明人,何其幸也!夫治乱之循环,若阴阳之运行,坤阴极盛而阳生,乾阳极盛而阴始。欲使国祚脱于循环、长盛而不衰,惟有教育。教育之道,首在立德,欲要立德,必先习字。今者,启蒙之蒙馆,学费颇贵,贫困之家难以为继,辍学之儿童,比比皆是。故士子多出于富裕殷实之家,寒门学子少也。长此以往,上愈智而下愈愚。民智难开,则孔孟文章何以传播、朝廷政令又何以推广耶?臣以为,宜由朝廷承担贫困儿童之学费。可制定统一标准,令里甲厢坊之长,寻访本乡本土贫困之家,使其子弟达龄者入蒙馆。违者,究其长辈之责。主德清则臣心服而颂,仁政多则民身受而感。发一令而四海沤歌者,仁也!又有科举之道,原为国家选拔官员,以治天下。然行政之人,非止有官,尚有吏焉。我朝法度,有品为官,无品为吏。官员施政,吏员办事。官是梁柱、吏是瓦砾;官是主干、吏是枝蔓;官是虎狼、吏为爪牙。官吏一体,方为政治。今者官员虽经科举选拔,吏员却多为私自招募,良莠不齐,难免有作奸犯科、残民以逞者。臣以为,吏员任用,亦须考试,宜令各省学政,分专业统一考试,非考不得进。夫考试之道,量才录用,以绝私情。若此,敬求天下之士,慎办天下之务,国得治矣!夫狂夫之言,而圣人择焉。臣幸生圣世,遭逢明主,圣明首出,无微不照,故敢昌言不讳、竭其狂瞽,伏惟陛下包容而垂察焉,则天下幸甚!”……奏疏传到了乾清宫,老皇帝翻阅后连连感叹,这彭士望倒是勇于任事,朕让其做这教育部尚书,还真是选对了人!前些年,自己有过改革,各省都设有一所公办大学,培养各方面人才;同时也鼓励民间兴办大学。算是解决了高端教育的问题。可初级教育却严重不足,全国有一大半的底层百姓不识字,严重影响了朝廷政令的传达和孔孟学说的传播。彭士望所提的第一件事,便是直指初级教育的软肋:蒙馆的学费太贵,穷家子弟上不起学。提出了两点解决方案:一是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标准,承担贫困儿童的教育费用;二是强制达龄儿童入蒙馆学习,违者,追究其长辈的责任。这实际上是在搞义务制教育了,朱亨嘉觉得思路很对。这个事,他其实一直想做,只是此前国家财政困难,为贫困儿童提供学费补贴。有心无力。经过这几年的改革,财政上有了很大盈余,大明宝钞也流通了起来,方有财力为此事。不过,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标准却不太妥当,主要是各个省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学费标准也有高有低。他想了想,批复道:“朕以为,在全国强制六岁以上儿童入蒙馆学习,势在必行。至于补贴贫家子弟学费一事,可令各省学政依省情制定标准,然后提交户部拨银解决”。彭士望所提的第二件事乃是吏员资格考试问题。官员多数情况下只是指挥,直接办事的却是吏员。这些吏员大多是通过各种关系招募而来,素质良莠不齐,难免有贪赃枉法者存在。若是吏员也能像官员一样,通过考试才能上任,便能很好地解决任人唯亲的弊端,也能提高吏员的整体素质。朱亨嘉觉得彭士望提出的由各省学政分专业组织统一考试的法子不错,可以根据各个省的实际情况,招募到各个岗位缺少的人才。批复道:“尔此议甚佳,着各省弄清各府县缺额吏员人数,统一招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