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说话的是胡惟庸。朱元璋挑了挑眉毛。“丞相的意思是?”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胡惟庸竟然会出口,主动说起了行中书省的事情。不过也是。昨日,他将四川省的行中书省废除,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但凡今日有个明白的,肯定会上奏朱元璋,要不要在云南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个。胡惟庸这么说话,也不怕朱元璋对他下手。“皇上,行中书省乃是延续前朝制度,最早可见于盛唐之时,经过数多朝代的叠加。如今,最是成熟,默然取消,只怕不好。”朱元璋笑道:“丞相说的有些道理。”胡惟庸未曾抬头。“不过。”朱元璋哼了一声,“丞相跟我说,行中书省是前朝的制度,不知道现如今前朝在什么地方苟延残喘?”胡惟庸心惊。他倒是忘了这个了。前朝如何亡国的,难不成胡惟庸不知道?胡惟庸愣了。趁着这个空档,朱元璋开口说:“丞相大概是知道的。毕竟,你也曾是我的旧部。若是连这个都不知道。那朕倒是不懂丞相这满腹的文采,都去了什么地方了。”胡惟庸连忙告罪。又道:“皇上,蒙古人行为凶残,对待百姓刻薄,导致民生哀怨,本朝却不同。本朝崇尚以民生为本。皇上您更是亲自示范,从上而下,官员纷纷效仿您的所作所为,此为仁政之举。既然是仁政,又何须在乎别的?”朱元璋轻哼一声。这个胡惟庸,一向是能言善辩。朱元璋自然是说不过他的,不过,他有朱林这个大杀器在手。他直接看向了朱林。哪知道朱林刚刚就在走神,朱元璋看过来的时候,还是双眼呆滞的走神状态。气的朱元璋重哼一声,直接点名:“看来忠侯最近在家中读书,十分认真。不如说说今日来的读书心得,让在场的大人们都听一听?”朱林:??这无缘无故的找他做什么?可惜的是,今日是小朝廷,那些个王爷,都不在这里。朱林自然没有人给他打小报告了。只好哈哈哈一笑说;“启奏皇上,臣略有心得。”朱元璋摸了摸胡子,朱林不对劲儿,肯定是在唬他。“那你就说说吧。”“嗯,臣所有的心得,都在这本《天地修仙录》中。”说着,朱林从怀里掏出了他的草稿。离得近的几个大臣瞧见了,不由皱眉。什么东西?堂堂侯爷,写的字还不如狗爬的?简直是丢人现眼了。听说他还是个秀才,也不知道当初是不是贿赂了考试官,才得了秀才。反正,他们才刚刚建超没多久,这肯定不是他们干的。“正好,今日众位大臣都在。”朱林乐呵呵的说:“还请诸位大人赏个脸,替小子看上一看。”话音落下,有些大人不超痕迹的后退一步。唯独胡惟庸没有反应过来,,被朱林盯上了。“胡丞相。”朱林一脸激动的抓着胡惟庸的手,“平日里我只觉得你跟我有仇,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种关键时刻,竟然是你挺身而出。胡丞相,你放心,看了我的故事,绝对会让你流连忘返。”说着朱林就将草稿塞进了胡惟庸的手里。胡惟庸:什么玩意儿?“既然丞相有心了,那就好好看看吧,正好给这小子提些意见。”朱元璋一副看好戏的样子。胡惟庸手里拿着草稿,嫌弃的看着狗爬子。简单丢了他们文人的脸。本来想要一目十行,草草了事,谁知,才看了第一句,他就呆住了。这是……见胡惟庸半天不说话,反而慢条斯理的看起了书,众人都十分的惊讶。看着朱林的时候,更多了几分的思索。难不成,这书有趣?要不然,胡惟庸怎么看的眼睛不眨一下?顿时有人起了好奇之心。其中,就有太子朱标。朱标平日里忙着各种政务。闲暇时候的小兴趣就是看看书了。现在见胡惟庸这个样子心中更加的好奇了,难道说,这真的是一本好书?众人紧紧盯着胡惟庸,想要看他到底会怎么做。好半天过去,胡惟庸总算是看完了。他深吸口气儿,一股子豪言壮语,从心中沸腾起来。什么莫欺少年穷,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正是他的写照吗?少年家穷,经历过众多的鄙夷,后来求学成功,又得了李善长的推荐,在朱元璋的麾下做事。曾经,他也是一个少年郎,心中充满了豪情壮语,如今,少年郎已经成长。胡惟庸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的落寞。“丞相,这书?”有人偷偷凑了过去问道。胡惟庸淡淡的说:“你自己看吧。”众人急忙挤了过来,看到了这上面的东西,最初都是一脸的不屑。可看到最后,众人脸上或是义愤填膺,或是若有所思。谁也没想到,一本书,会给他们带来这么多的启发。朱林看着众人:“各位大人,不知道我的东西是否入的了你们的眼里?”众人互相看看。倒是朱标先开口了。“先生果然是大才,可惜没能去参加科考,不然,状元定有先生的名字。”朱林哈哈哈一笑:“太子殿下过奖了,咱怎么能比得上状元呢?“朱元璋翻了一个白眼,这个小混蛋,还真是听不懂人的话里有话。就他这个狗爬子,还真以为自己会是状元?除非那一届的主考官瞎了眼。就算是主考官瞎了眼,不还是有他吗?朱元璋可是最恨有人投机取巧的,怎么可能会赞同呢?“不知道可否有下文?”朱标又问。朱林写的不错,朱标挺喜欢的。他自幼是听着母亲说的,父亲外出打仗的艰辛长大的。幼年时候,没说吃过什么苦,可也一样,见多识广,知道不少的东西。觉得这种逆袭人生的故事,定然会给很多人的启发。朱林有点激动,没想到,这就有小迷弟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