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土见到郑成功以后,用扶桑语言吧郑成功交流,他紧求郑成功放他们回去。他回到扶桑本土,会制止更多扶桑人前往到浙江南直隶等地。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突然意识到明军听不懂扶桑语言,可郑成功却用扶桑语言和他交流。这可让山本土惊为天人,这个明军将领真是文武双全啊。郑成功和他说道:“告诉我,你是什么人?”山本土向郑成功介绍自己,他是扶桑帝国第三师团师团长山本土,奉天皇命驻守山东,此次被明军击败,请求放他一条生路,让他回到扶桑。郑成功佩服山本土脸皮厚。“尔等弹丸小国,入侵我泱泱华夏,今日被我军击败,还有脸让我让你回去?”山本土厚着脸皮和郑成功说起他会扶桑的好处。“你让我回去是有好处的,天皇陛下正在南直隶、浙江等地与贵国作战,只要我撤回到扶桑本土,天皇为稳固后方,一定会也撤回到本土,这样贵国不就可以进行尽全力和清军作战吗?”山本土对明军,清军,大顺军,大西军的恩怨也有些了解,他这些话也确实说到了郑成功心坎。此时明军最大敌人就是清军,虽然扶桑还有百万军队在江南一带肆虐,可扶桑军队部队大多是草包,明军,清军,大顺军,大西军只要坚持作战,就能够看到胜利曙光。尤其是扶桑军先进武器消耗完毕后,这百万扶桑人在华夏大地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山本土说了这么多,突然想起还不知道面前的这位年轻将军是谁?他恬不知耻和郑成功说道:“敢问将军大明?”万里云在一旁和他说道:“吾乃大明国姓爷。”“啊,你是郑成功,郑成功的儿子,真是虎父无犬子啊。”山本土眼中折射出惊讶、羡慕模样,万里云等明军将领见他这副模样,对扶桑更加鄙夷,扶桑人还真是一群贱骨头,不把他打痛了,他就以为可以骑在头上拉屎撒尿,把他打服了,又变成贱兮兮奴隶。“国姓爷,你就让我回去吧,只要我和德川将军回到本土,天皇陛下就没有心情和贵国继续交战,贵国也可以减少伤亡和清军决战。”郑成功想了一会儿,摇摇头和他说道:“我怎么相信你?你回去可以再一次拉起更多军队,或许下一次不坐船来,我可是知道你们到高丽半岛只是一步之遥。”郑成功以为扶桑军会在此从高丽半岛进入关外,此时让她回去不就是放虎归山吗?在他心中,让扶桑人回去,怎么对得起的马宁战死的将士,对得起被无辜屠杀百姓吗?“请国姓爷相信我,我和德川将军回到扶桑岛屿,一定会阻止更多的帝国百姓往华夏大地迁徙,国姓爷要是不相信,可以率军和我去扶桑本土,我以性命保证我说的每个字都是真的,要是欺骗国姓爷,我这就剖腹见天皇。”“你说的话就是放屁,尔等第一师团,第二师团还在江北肆虐,把你们送回去,不是让我们这支军队孤悬海外吗?来人,拖出去斩了。”两个明军士兵上前,将山本土的脑袋抬起,一个士兵拔出大刀,向山本土的脖子狠狠砍去。山本土以为自己死定了,可惜他的宏伟计划,可惜他不能挽救帝国百姓,突然一个明军斥候迅速往这里冲来,一边高一边冲,一边高声呼喊清军击败扶桑军,正在往济南府本来。明军众将领听到清军,顿时如临大敌,清军刚刚击败第五旅团,此时势头正旺,虽然明军也击败扶桑军队,可清军人数更多,实力更强。郑成功非常明智,没有选择与清军硬碰硬,带着部队往登州府杀去,并且下令把山本土等俘虏业贷网登州府,他要清军也引入登州府,在登州府清军,明军扶桑军继续厮杀。只不过是郑成功不知道,清军也想从登州府坐船回到关外,清军大部分将士也受够在关内作战,迫切想回到关外。明军在郑成功的率领下,急匆匆往登州府狂奔,清军斥候也发现明军的踪迹,立马回来向多尔衮会不好明军在济南府。多尔衮没有下令部队追击明军,而是在青州府北部休整部队,他还在等待济尔哈朗归来,济尔哈朗率领大军殿后,和第一师团血战数日,也不知道是生是死,可多尔衮舍不得济尔哈朗,令多铎率五千骑兵往西边而去。把失散的部队聚拢,尽量找到济尔哈朗,哪怕是济尔哈朗的尸体,能带回来就尽量带回来。多铎骑上快马,点了五千骑兵往西边而去,多铎离开以后,清军另一位贝勒爷博洛,悄悄到多尔衮面前,和多尔衮轻轻说道:“摄政王,我看绿营兵军心不稳,似乎不太想和我们回到关外,要不要我带兵尽诛之?”多尔衮雄才大略,此时杀光绿营兵,确实可以保护满清的本部部众,可这么做的后果是清军下次入关,就算是取得再辉煌的胜利,也不会有这么多明军前来投降,多尔衮和博洛暗中下令,令其守护弱小,他亲自去会会吴三桂和其他绿营兵将领。此时,在八旗兵左前方的一座军营内,吴三桂召集众多绿营兵将领,众人商议要不要和清军撤退到关外,等待下一次时机再次入关。很多投降的明军将领不愿意去关外苦寒之地,尤其是江南投降的明军,更是认为关外是被流放的地方,已经有很多绿营将领带着部队悄悄离开。对这个现象多尔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想留下来的尽早走,想留下来的就要重用,他也知道吴三桂聚集了一大批投降明军将士。想要让绿营兵继续卖力,就要稳住吴三桂,只要说服吴三桂跟着他去关外,大部分绿营兵将士也会跟着他去关外。他只带着亲兵来到绿营兵军营,绿营还有二十余万人,大部分绿营兵将士拖儿带女,吴三桂也得知多尔衮就在军营外,部下都以为多尔衮是来干掉绿营兵,请求吴三桂突袭清军,先下手为强,免得被清军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