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锦……”贾夫人带着小女儿走了过来,看着面色恢复如常的妙锦,欲言又止。徐妙莹也知道朱英的身份,此刻微微睁大眼睛,盯着自己姐姐看,虽然没说话,但那目光有如实质地落在徐妙锦的身上,徐妙锦被她盯得更是有点害羞。“母亲,我们回去吧。”徐妙锦没去看妹妹,而是对贾夫人说。贾夫人张了张嘴,有很多想问的问题,但也知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就点了下头,带着人先回家。仆妇、丫鬟们纵有许多好奇,可谁敢盯着三小姐看?谁又敢去问三小姐?她们甚至不敢彼此交流,都不用贾夫人敲打,就知道,今日所见所闻,也绝不能与其他人说。若是这消息传出去,夫人跟小姐就会知道是从她们中传出去的,那么,等着她们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远处的人,有人朝着这边望了一眼,但认出这是徐家人的人并不多。纵然有人认出了这是徐家母女,但能来这里看新剧的人,本就非富即贵。谁还没个身份了?在这里遇到徐家人,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吗?但若是方才太孙与徐妙锦单独说话的一幕被人看到,大概这些人的想法就会随之改变了。贾夫人也不知道刚才那一幕有没有被外人看到,她当时也是陷入到了震惊之中,根本没注意到有没有外人。上了马车,她就忍不住低声问道:“妙锦,你与太孙……”她想问,你与太孙之间,就真的没什么事吗?徐妙锦都不用母亲说完,就直接开口:“母亲,我与太孙之间……不是您想的那样。”“不过……”她微微蹙了下眉,将声音越发压低了些,“太孙暗示女儿,太孙妃的人选……可能已定了女儿。”“哦,太孙妃的人选已定了你啊……”贾夫人下意识地应着,但话一出口,她才意识到自己听到了什么,表情都是一僵。“你是说,太孙亲口说的?他是如何说的?”徐妙锦捡着能说的,与母亲说了。贾夫人听了,神情变幻。太孙的话,虽是暗示,但其实与明示也差不多了。女儿做太孙妃,条件是够的,太孙能主动与女儿说这些,其实也说明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之一,就是太孙本人吧?太孙对这件事是乐见其成的,至少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皇上是否满意,太孙满意,这就可以了。只要皇上下旨,就说明皇上也是满意的……这么看,这的确是一桩极好的姻缘。贾夫人看向徐妙锦,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被咽了下去。多余的叮嘱其实没必要,她的这个女儿啊,一向是有着自己的主意,也有分寸。所以,贾夫人转头看向了小女儿。徐妙莹:“?”她正在津津有味听着母亲跟姐姐对话,结果,母亲怎么突然就看向自己了?贾夫人:“回去之后,不可与人乱说此事,便是与你那些小姐妹来往,有人问起此事,你也要装作不知,以你的年纪,不知此事也是正常,反倒是胡乱说话,容易让人觉得是怎么徐家张狂了,知道吗?”既然女儿有可能成为太孙妃,那徐家从现在起,就要行事越发低调才成!若是旨意还没下,徐家就先以太孙妃的娘家自居,那就是在找死了。到时候,别好事变成坏事吧!就算是真有了赐婚的旨意,徐家人也要保持低调。总之,低调,低调,再低调!办差事可以高调,但平时行事,只能低调。这其实也是徐家目前的行事原则,与之前的蓝家不同,徐家在老国公还在世的时候,就行事还算低调。这大概也是徐家有两个女儿都嫁入了皇家的一个主要原因吧。老朱选亲家,肯定也要有这方面的顾忌。徐妙莹:“……”徐妙莹:“母亲,女儿怎会不知这些?您莫非觉得女儿是个傻的?”虽然她年纪不大,但她也不是个傻瓜啊!母亲居然认为她会出去乱说吗?贾夫人呵呵一笑:“你不是个傻瓜,但跟你来往的人,又有谁是傻瓜?”小姐妹们一起说话,万一有人聊到了这个话题,谁知道小女儿会不会说点什么?小女儿的年纪小是一个原因,小女儿在资质上不如妙锦这个女儿,也是让贾夫人担心的一个原因。像是妙锦,作为这件事里的主角之一,贾夫人都不担心她会做错什么。这就是来自她对这个优秀女儿的信任。且不说徐家母女在马车上怎样低声说着这件事,再说朱英,他与徐妙锦说完了该说的话后,也坐上了回宫的马车。在马车上,瞥一眼旁边欲言又止的小景子,朱英道:“你这是想说什么?”小景子有点犹豫,但还是压低声音回道:“殿下,您还记得冯素素吧?”冯素素?这个人,朱英自然是记得的,毕竟,对方虽是女流之辈,但能够在帮派里混出头,也不全然是靠着她的出身,她本身也的确有点智谋,有点能力。加上冯素素的容貌、气质,也符合朱英的审美,所以朱英对这个姑娘还是有一点印象的。不过,小景子怎么突然提到冯素素了?难道冯素素来了应天府?冯素素想见自己?朱英就道:“有话就直说。”这个小景子,怎么还学会欲言又止了?小景子继续说道:“就是这位冯三小姐……她的确是来了应天府,听说……是为了她妹妹而来……”妹妹?“秀女里有冯家女?”朱英惊讶挑眉。冯家是帮派人家吧?虽然这样的人家,在地方上应该也能保持一个良民的身份,但只要有人去深究,这样出身的女子,想要进宫,就很扯的,好吧?若是让爷爷知道了此事,怕是又要生气。冯家人怎么敢将自家的女儿送来选秀呢?当地的官员果然是吃干饭的吧?想到之前秀女中混入了细作,如今又混入了帮主之女,朱英只觉得脑袋隐隐有些疼。他皱了下眉,道:“明日让她去会所等着,我到时会去一趟会所。”小景子忙低下头,应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