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贝蒂很清楚以他们现在的状况只要交战就肯定会有损失,即便拥有两倍的数量优势但是面对全世界可能是最强大的主力舰,他手里的八条战列巡洋舰都显得灵敏有余而力量不足,到时候肯定将会有几条船受伤减速,然后被跟在后面的其他明军主力舰给追上,尤其是那些龙渊,即便现在也依然是非常可怕的对手。不过,必要的损失是为了胜利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尤其这一次和日德兰海战还不一样,他在接下这个任务之后就被告知损失本就在计划之内,这让他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换装了全新的硬背帽穿甲弹之后,贝蒂相信在此之前交战当中明军主力舰“坚不可摧”的防护将会在今天迎来真正的挑战。毕竟,即便是15英寸的greenboy,也足够在15,000码的距离上打穿垂直的14英寸装甲,而这相比于此前的穿甲弹来说,只不过是所取得的进步当中相对最小的一部分,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这种炮弹相比于之前的米德维尔穿甲弹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尤其是两条美国海军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虽然美国海军官兵的训练水平,确实相比于英国皇家海军来说要逊色不少,但是列克星敦级战列舰的炮手是美国人自己抽调的幸存老兵,并且还得到了英国教官的倾囊相授,在搭配上美国主力舰目前规格最高的光学测距设备和火控系统,尽管列克星敦级战列舰的实力相比于英国皇家海军自己的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在防护上还有不小的差距,不过贝蒂觉得在现在这种新式炮弹的加持下,装备16英寸舰炮的主力舰之间的对决装甲已经难以成为决定性的要素,双方都有足够的火力来威胁对方的核心区。这也是美国人在设计和建造列克星敦的时候,中间多次修改了设计方案也并没有对抵御14英寸以上级别的新式穿甲弹提出任何要求的原因,因为这在设计人员看来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困难,即便英国人自己也是在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上采取了非常规的布局,极度的压缩了主炮群的位置,并且将整条军舰的装甲和防护分成了弹药库段和动力舱段两部分之后,才让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在保证了高航速的同时,也拥有了可靠的弹药库段防护。但是明军的洪武大帝集显然依然是常规布局,贝蒂不认为明军能够在这种常规布局上同时满足火力速度和防护的综合要求,尽管明军的主力舰防护一向出色,但是或许这种出色也是建立在明军的装甲在面对华约的老式穿甲弹的时候才能够表现出来的,他并不怀疑对面的洪武大帝拥有比列克星敦以及声望更好的防护,但是在他看来也就顶多好一点而已,大家都能打穿对方的装甲,剩下比拼的就是数量和炮管了,而在这两方面显然是他有优势。所以他按照原定的计划来进行——也就是等待着明军舰队当中速度最快的几条高速舰追上来的时候,保持速度不变,坚决的把这一批速度最快的船给打回去,不求能够取得战果,但是也要把明军手中最新锐的矛头的速度给打掉。“明军应该依然会希望把距离拉近到他们喜欢的中距离,不过他们只有四艘船,被攻击的船只尽量机动躲避,没有被攻击的船只要尽量发挥火力。”在和明军多次交手之后,华约这边也很清楚明军最喜欢在什么距离上和他们交战,贝蒂专门研究过从开战以来华约和北约海军在海上的所有大型舰艇的交战记录,他很快发现虽然自己的敌人装备着完全不逊色于皇家海军的火控台,以及比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舰上面规格更高的光学测距设备,也确实曾经展示过自己在远距离炮击当中的能力,但是绝大多数大明皇家海军的军官依然比较推崇中距离交战,毕竟远距离交战效率实在是有些低,这一点对包括徐越明在内的大多数大明皇家海军的军官都是适用的。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距离这个概念也在逐渐提高,对于此刻双方彼此的15、16英寸的主力舰来说,现在的中距离交战已经从一战之前的8000到1万米提高到了12,000米到15,000米,甚至这个标准还能够再往上提一提,所以贝蒂按照之前的数据和经验把交战距离准备设置在15,000米以内,双方确实按照他所预计的那样开始逐渐拉近距离,随着距离的接近,贝蒂也能够更仔细的观察洪武大帝级的细节。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这一款在龙渊级战列巡洋舰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一代主力舰在颜值上确实非常符合贝蒂的胃口,贝蒂认为皇家海军新一代的海军上将级战列巡洋舰,虽然在性能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也为了性能付出了太多的其他代价,他当时还曾经哀叹过,以后的主力舰为了追求这样极致的攻防性能,很可能都会变成像英国皇家海军新一代主力舰那样的丑B,不过他也庆幸的是自己服役生涯的大多数时间内经历的军舰都还是很好看的。一名军人往往在对于武器装备除了性能之外的其他方面也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就比如,有据可查的最早在二战的时候就有飞行员希望自己的战斗机除了不会做家务之外是理想的伴侣,贝蒂虽然没有到这一步,但是作为此前长期指挥高大优美的343系列战巡的传统皇家海军军人,他确实很欣赏洪武大帝级这种设计风格。不过战争本来就是要摧毁人世间美好的东西,再怎么优美的主力舰也很可能在下一刻就伴随着炮弹命中而化为一团烟火。洪武号率先在18,000米的距离上开火,不过这场交战当中双方主力舰的第1炮并不是明军打出来的,在将近2万米的距离上贝蒂就下令开火了,既然推测敌人要和自己决胜中距离,那么自然,要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先开火,在进入中距离之前,先靠着自己这边数量和投射量上的优势先拿下初步的交战优势。双方打的算盘其实都是一样的,贝蒂判断明军这边是准备靠着四条强大的高速舰在交战当中让自己这边因为交战受损而被后面的主力吃掉,而自己也打着同样的算盘,不过自己的目的是在付出一定代价之后,让对方其他的舰艇无法威胁到自己这边剩下没有受损的30节以上的高速舰,双方现在等于是在打明牌。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的16英寸主炮开始了怒吼,928千克的穿甲弹以2700英尺(822米)的初速被从炮膛当中发射出去,这种英美两国耗时多年共同研发的16英寸舰炮拥有比历史上英美两国海军初代16英寸主炮更好的性能,虽然在炮弹重量上并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在火炮的初速上几乎提高了100英尺/秒。美国人历史上用在科罗拉多级上面的MK1型16英寸舰炮炮弹重量有957千克,但是初速只有2600英尺,英国人的马克1就更惨了,想走高速轻弹的路线没有成功,炮弹重量只有928千克但是初速却依然维持在了2600英尺左右的水平。现在这门16英寸舰炮起码实现了另一个时空当中英国人最初的设想——高速轻弹,起码是真的高速了。虽然以海军爱好者的角度来看,高速轻弹是妥妥的异端邪教,远距离存速能力会因为炮弹质量不足而大大降低,在交战距离随着火控设备的进步不断提高之后,这种思路设计的舰炮和炮弹都会越来越尴尬,不过放在当下这还真不算是一个糟糕的设计,毕竟这也算是一种保证弹体强度的办法。一个热知识,相同口径的炮弹想要获得更大的重量,除了压缩炮弹的装药之外,就只有增加弹头的长度了,但是弹头的长度越长也会导致炮弹的弹体在穿甲过程当中受到偏转之后发生破碎的概率增大,轻弹一般弹体都比较短,结构强度倒是杠杠的,在这个时代这个距离上的表现并不算差。当然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要遇上洪武这样的怪胎。挂着旗舰标识的列克星敦号自然是受到了重点关照,尽管是4打8,但是明军这边依然选择让两条洪武优先照顾列克星敦,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你小子挂了旗舰旗帜,不打你打谁?作为美国海军有史以来防护最好的战列巡洋舰,列克星敦级本来可以依靠自己11英寸的倾斜装甲在面对不少初代超无畏的时候,一方面坚挺的扛下这些初代超无畏的14英寸级别的舰炮,另一方面则用自己威力巨大的16英寸舰炮尽情输出,可是美国设计师绞尽脑汁并且引以为傲的防护在410毫米穿甲弹面前完全不值一提,在16,000米的距离上永乐号所取得的第一发命中就完全没有任何意外的穿透了列克星敦号的主装甲带,这枚炮弹造成的损伤并不大,因为列克星敦级战列舰的体型非常的大,内部空间也非常的充裕,就像是你在安东星向一辆北约的坦克射击一样,除了那些满弹出击的萌新之外,尤其是像美国m1、瑞典strv122和小瑞典的豹2A6这些典型的西方三代MBT经常需要不止一枚钢针才能给收掉,这就是内部空间大所带来的好处了。另外请不要在这个时候讨论t80BVM,安东星魔法的化石装甲所带来的魔法后效削弱效果,和上面的情况不能混为一谈。贝蒂感受着军舰舰体上所传来的震动,他现在的面色极为严峻,毕竟作为一个经历过日德兰烟花大赛的人,贝蒂经历过很多主力舰殉爆的场景,事实上在日德兰海战当中沉没的狮号战列巡洋舰就曾经是他的旗舰,如果不是在那一站之前他临时决定把旗舰转移到虎号上面,恐怕现在他已经不在了,也正是因为那一仗贝蒂认识到了,虽然速度确实决定了舰队在交战当中表现的上限,但是可靠的装甲保证了你能够活着输出。现在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装甲面临的压力恐怕比当时的雄狮号战列巡洋舰还要大吧?不过作为一名指挥官,他当然不能在这种状况下胆怯,事实上,眼下的局面正是他期望看到的,明军优先集中火力在最强大的美国战列巡洋舰上面,后面的萨拉托加号以及6条声望只需要面对两条洪武,这样的数量差距就算是再怎么强大的主力舰也是难以抗衡的,所以后面肉眼可见的两条兰芳王国海军的永丰级战列巡洋舰也开始加速,这两条船也是能够跑到29节30节水平的,只不过这两条船的防护确实不够出色,因此,之前并没有第一时间随着4条洪武追上去。第1次参加战斗的列克星敦号,很快就领会到了战争的残酷,这条漂亮的战列巡洋舰在被命中了第1枚炮弹之后,接下来很快再次被接连命中,其中在14,650米的距离上,列克星敦号战列巡洋舰的1号炮塔正面直接被410毫米穿甲弹贯穿。而这一炮给予了包括贝蒂在内的快速舰队一众高级军官们的极大震撼,如果说此前舰体的组装甲带被打穿对于他们来说是有充分心理准备的,但是这14英寸而且还是倾斜布置的炮塔正面被打穿这就不讲道理了!要知道这可是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上装甲防护最厚的部位了!而在这种震惊当中,也是贝蒂最先反应过来——为什么自己这边的16英寸舰炮打到对面的身上好像没有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