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爱塞儿我的生命已经时日无多,虽然我即将离开这个世界回归主的怀抱,但是作为我的挚爱,我希望你能够坚强的活下去,为了你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孩子。在这场战争当中大多数的时间我都在舰队里忙碌,没有充足的时间来陪伴你,即便在你生日和我们结婚纪念日的时候,我也依旧待在司令部里制定作战计划,作为一名军人,我把太多的时间奉献给了海军以及帝国,作为一名丈夫,对你实在是亏欠太多。即便是在我即将回归上帝怀抱的当下,除了我个人的积蓄以及我的抚恤金之外我也没有什么能够补偿你的。我现在终于知道明军是用什么武器击败我们的了,相信现在包括你们在内全世界都已经知道了这种武器的名字,原子弹,一个现在让我听起来都有些胆寒的称呼,因为我曾经直面过这种武器的威光。我的舰队在遭到这种武器的攻击之后很快就丧失了战斗力,我们当时就损失了三条主力舰和多条轻巡洋舰,其他的军舰也都不同程度受伤,我看着我手下的士兵们被爆炸产生的火焰严重灼伤了他们的皮肤,闪瞎了他们的眼睛,我的听力也一度严重受损,不过当时我并没有受到严重的损伤,可是整个舰队那个时候已经失去了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被迫向明军投降以挽救更多士兵的生命,但是在我们挂起白旗之后,明军并没有迅速的靠过来接收我们这些俘虏和俘获这些宝贵的大型主力舰,他们先后派出了几条巡洋舰靠过来,这些巡洋舰装备了额外增设的大量高压水枪,而这些巡洋舰上面的船员也都身穿全套的防护服,看到他们这副模样和小心应对的姿态之后,我就知道我们遭遇的攻击绝不仅仅只有爆炸的火球以及冲击波。我必须要承认的是明军尽可能的帮助我们救治了大量的伤员,并且给我们所有的俘虏都进行了彻底的清洗工作,根据徐越明将军事后对我的介绍,我才知道原子弹的杀伤方式除了那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和刺眼的光亮之外,还有人肉眼看不见,但是却可以伤害人们的身体、夺走健康的可怕辐射。我现在已经患上了急性白血病,这种可怕的疾病已经摧毁了我的身体,这种疾病正是源自于原子弹的可怕辐射,徐越明将军表示他们会尽全力给予,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快速舰队的官兵最好的治疗条件,但是我能够感受到我的身体状况正在迅速恶化,我恐怕没有办法支撑到战争结束之后我们相见的时候了。我并不因此而怨恨任何人,明帝国研发出了原子弹这样的超级武器,他们在战争当中使用了这种武器,如果换做是我们的大英帝国研发出了这种武器的话,我同样也会毫不犹豫的在战争当中使用它,战争很快将会结束,只可惜帝国的失败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注定,但是那个时候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看到这一点,明帝国的原子弹只不过是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过程,他们并没有改变这场战争的结果。去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我们无法赢得这场战争,阿尔弗雷德所制定的作战计划,也只不过是为了扭转海上的颓势,用一场胜利来换取和明帝国获得一个体面的和平。但事实上,我们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在这场战争开始之前。我们大英帝国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把太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全球治理和世界海权上,我们忽略了现在的大英帝国早已经不是上个世纪的大英帝国,以工业规模来算我们甚至连世界前三都不是,而明帝国在工业规模上要比第2名和第3名加起来还要多,我们妄图通过拉拢美国的方式来解决欧洲问题,然后在解决欧洲问题之后再把美国人一脚踢开,我们试图把以前用在欧洲大陆平衡的那一套用于平衡全世界,但是这一次我们失算了。美国人有他们自己的屈辱,所以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虽然现在来看美国人对明帝国发动袭击是非常愚蠢的行为,但是谁都知道这两个国家之间必然有一场战争,那么对美国人来说这场战争自然就可以发生在那个时间点,我们在算计美国人,美国人同样也在算计我们。无论如何,这场战争对我而言都已经结束,我不知道在这战争结束之后,明帝国会如何缔造一个全新的国际秩序,我也不应该在写给你的信件当中提到这些事情,但是我希望你能够把这些内容转告给丘吉尔先生,或许大英帝国应该放下自己的架子,重新考虑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了,如果我们能够早几年像这样务实的考虑的话,那么我们或许就不会被卷进这场世界大战当中,也不会有这么多小伙子因为这场战争失去他们的生命。本来是想随着这封信给你寄去一张照片的,但是我现在身体浮肿看起来确实有些狼狈,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希望能够在你的心目当中维持过去的形象,就让我以这样的方式和形象,永远停留在你的记忆当中吧。爱你的戴维·贝蒂。”……“这是贝蒂写给他夫人的信?”徐越明翻阅着手中的这份贝蒂亲手书写的信件,很显然贝蒂在这封信件当中是传达了一些除了写给他夫人的遗言之外,要传递给英国政府当中其他一些人的重要信息。“是的,不过贝蒂本人的身体状况其实并没有信件当中描写的那么严重,只不过他本人的精神状态在获知自己得了白血病之后就非常的悲观,这对他的治疗非常的不利。”向徐越明汇报工作的,是大西洋舰队这边专门处理英美两国海军俘虏的一名少将,他之前主要在司令部内负责文职工作,对于自己手中这些战俘的待遇,大明一向秉持着只要没有战争罪行都会给予优待的策略,至于像贝蒂这种级别的高级军官那就更会特别优待了。在战争初期,亚丁湾海战当中所俘虏的那些高级军官,不仅成为了大明和部分国家之间的特殊沟通渠道,而且这些有“留明经历”的海军军官在战争结束之后回到他们的国内,自然能够因为这一段经历在战争结束之后一定程度上施加影响,从而让大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干预,这些欧洲国家国内的政策和态度。这样的行为和大明宣传的“强主权体系”是矛盾的么?是也不是,这其中的抉择权,和解释权很大程度上要看大明自己,作为战争结束之后众望所归的新国际秩序制定者,你要说让大明绝对不干涉任何一个国家的内政外交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哪怕大明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大明本身在国际上展现出来的一些姿态就足够让一些小国转变他们的政策了。更何况,任何一个成熟的国家,首先需要学习的事情就是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双标,大明当然有意在战争结束之后介入欧洲局势,但是,即便在全世界取得了众多的军事胜利,大明在欧洲依然缺乏一个可靠的桥头堡,埃尔施塔特可以作为一个桥头堡,但是埃尔施塔特并不是一个最理想的桥头堡,毕竟这个国家也是众多欧陆国家的一部分。在欧洲如果要找一个能够有效影响欧陆国家,但自身又不是欧陆国家的国家,那么就只有英国这个选择了。所以,朱少铭当然是很看重贝蒂的,什么?你说你们不是已经有阿尔弗雷德了吗?以朱少铭对自己那位挚友的了解,战争结束之后,阿尔弗雷德卸甲归田的可能性更大,他到时候大概是不愿意主动再牵扯进这样的事情当中,何况朱少铭又不是黑心资本家,哪能让奈杰尔真的一辈子这样996下去呀。所以,贝蒂本来是一个很好的人选。是谁想到他居然得了急性白血病。朱少铭的印象当中贝蒂显然是没有得这个病的,虽然他想不起来这家伙历史上是哪一年死的了,但肯定在一战结束之后他还有的命活呢,可是从核弹爆炸到现在总共也才过去一个礼拜,这让朱少铭都有些怀疑是不是哪里出现了奇怪的蝴蝶效应,毕竟就算核辐射确实可能会导致白血病,但是这玩意哪有发病这么快的?无论贝蒂的白血病究竟源自于何种原因,很显然这张牌是打不了了,不过徐越明在看到了贝蒂写的这封信之后倒是有了新的想法,这封信里面肯定是传达了一部分,战俘们家书当中不应该有的内容,毕竟贝蒂直接让他的夫人把这些话带给丘吉尔,这可以被认为是俘虏试图向英国政府官员传递消息了。可是贝蒂要传递的内容正是大明这边希望看到的。“尽量救治吧。”对于贝蒂,徐越明并没有把他高看一眼,毕竟作为当世一流名将的傲气,或许也只有阿尔弗雷德在内的少数指挥官能够让他高看一眼,就像关羽关二爷看到哪个将领都是插标卖首、土鸡瓦狗,但是你要真当这些家伙都是土鸡瓦狗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说不定关二爷眼里的土鸡瓦狗,放到合肥去不说能当10万吧,当个几万估计问题不大。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惋惜,或者是同病相怜?毕竟从指挥上来说,在最后一战当中贝蒂并没有犯下明显的错误,他现在的遭遇纯粹是因为明军在武器上完完全全领先了他们,在这种超级武器面前,就算把自己放到贝蒂的位置上也只会是一个结果,这其实才是徐越明心情复杂的主要原因——他从贝蒂的身上看到了传统海军军人的影子,但是这种传统的海军军人,好像在这种超级武器面前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那这封信。”“原封不动的寄出去。”徐越明知道这封信送到英国的时候战争估计已经结束了,陆军刚刚用核弹攻击了亚特兰大,这无疑是在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证明,大明手中并不是只有一枚核弹,华约快速舰队的遭遇也并非是一些至今仍然抱有幻想的某些媒体所认为的,是遭遇了什么超级水下火山爆发。这个时候大明摆在整个华约成员国面前的,其实就是两条路,要么现在立刻认怂,要么大明给你们逐一批发原子弹。徐越明相信他们的对手不敢赌下去,他不知道陛下为什么会担心会有国家在遭遇了两枚核武器的打击之后,依然顽固的要把这场仗打下去,在这种超级武器面前,谁会这样愚蠢。或者说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当然他也明白现在大明已经用掉了所有的核武器,第3枚核弹被制造出来最快也要再等上三个月的时间,大明现在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是在玩空城计,陛下都已经公然放出了“我们生产核弹就像制造香肠一样简单”这样的话,可见陛下甚至在用自己的信誉来帮着整个国家进行这种战略恐吓。不过,徐越明相信陛下所推测的那种最恶劣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毕竟他们的敌人并不是铁板一块,在这种超级武器的威慑面前,华约成员国当中部分本来就是被生拉硬拽拖进来的成员国肯定会首先退出战争。而他的猜测果然是非常正确的。在第2枚核武器爆炸之后的当天,西班牙和意大利单方面宣布将会停止军事行动,并且寻求和大明进行直接的外交接触。而对于这两个华约成员国公然违背华约宪章的行为,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美国都进行了强烈的批评。不过。也只有批评。因此,在看清了这一点之后,大厦的崩塌已经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