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海军和大明皇家海军所装备的主力舰火控系统基本上是这个星球上最顶级的,只不过英国人在光学测距仪上相比于明帝国的技术进步显得要更加保守,在明帝国的主力舰已经普遍列装10米以上的大型光学测距仪的情况下,英国人的测距仪要显得相对小一些,但是英国皇家海军现在普遍列装的德雷尔火控台和大明皇家海军所列装的付氏综合火控台(类坡伦)确实是处于同一技术水平的装备。但是,属于同一技术水平的装备并不代表技战术指标完全相当,就像只论各项子系统的水准T72不见得就比豹1或者酋长更好,但是你让后面两个遇到前面这个。不能说是强人所难吧,起码也是强人吃屎了。龙渊级战列巡洋舰所列装的付氏12年型火控台是整个火控系统的核心,对于任何火控设备来说,距离都是整个系统的重中之重,而距离标绘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而这整个火控台以及围绕整个火控台的火控中心也相比于其他国家的主力舰更加复杂,某种程度上明军的火控中心已经有了逐渐向CIC发展的雏形。相比于需要8个人同时操作的德雷尔火控台,明军的12式火控台,不仅需要围绕着火控台同时有风偏积分计算器操作员、火控台主驱动器操作员、弹道观测修正器操作员、距离数据标绘员、距离数据调节操作员、综合变距积分计算器操作员、方向标绘操作员和累加器操作员这些德勒尔或控台均有对应位置的操作人员之外,还额外有偏差计算器操作员和和火控台运行调整操作员。甚至在围绕着12式火控台周围还有包括变化率接收器、主距离发送器、主偏差发送器、弹丸落点设备、电话交换设备、FTP距离转发接收器、平均距离发送器等等设备,在这个长不过7米宽不过4米的火控中心内除了塞进这么多设备之外还要整整多达21名操作人员来保证整个火控系统的运行。而在军舰进行炮击的过程当中在12年式火控台右侧的标绘机械打印装置上,纸面上有很多离散的数据点,这些数据点显示的是全舰中各测距仪的读数,距离标绘最后显示为一条铅笔画出的钟距离曲线(曲线尽可多地连接各数据点)标绘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各测距点获得的数据的平滑化过程。标绘台底部的打印机则用于将各测距点获得的数据点打印到纸面上,标绘台操作人员通过肉眼对这些离散点进行平均化(平滑化)处理,并估计目标的平均距离或变化率。至于左右偏差则来源于不同因素或数据,而不仅仅只限于图中的方位标绘,需要一部加法器来累计总的左右偏差量,最后再将此总修正量提供给所需炮位。火控中心当中的官兵们通过工作台四周的手动转轮,可对这种火控台进行具体的操作。也正是因为其操作需要大量使用人工操作手段,于是不可避免地会将观测或操作误差带入系统处理之中,而这就关系到钟距离系统,它控制着驱动钟距离铅笔的长螺杆,而钟距离标绘铅笔而来回在纸上标绘以显示计算得到的距离。英国皇家海军使用的是维克斯钟,而大明皇家海军使用的则是自己的综合变距积分计算器,当然相比于英国人的火控台,明军的火控台最根本的创新重要特征在于具备陀螺仪方位瞄准能力,在目标舰或者本舰在大速率的移动或者是在视野当中暂时消失和隐蔽在烟雾当中之后,依然能够利用指挥仪指出目标的预测航线然后进行射击,并且通过之后的射击反馈进行修正。而在火控台铅笔架旁边的栅格,则用于测量距离变化率﹔类似的栅格也在到方位标绘台上见到。钟驱动装置连接的长螺杆还驱动着另一套轴杆,后者为标绘修正装置提供距离输入。经过修正的标绘数据,通过曲柄连杆及弹性轴杆传输至主距离发送装置,在那里,相关数据将被传输到所需的炮位,它可将距离数据转化为更精确的俯仰角度射击参数供舰炮使用。整个系统的运作过程相当复杂,而且这种复杂性在机械计算器时代无可避免,比如说在火控台左上角有一具表面刻有纹线的金属鼓状数据转换装置,它用于互相转换变距盘的横向变化率和方位变化率,这东西的精巧程度不亚于等比例放大之后的最名贵的表匠所打造出来的表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痴迷于大舰巨炮时代,因为这确实是人类历史上乃至于人类工业史上最具机械美感的东西,在没有电子计算器、在没有芯片、没有电子管,没有晶体管的情况下,人类就可以依靠着自己的智慧开发出这些纯粹依靠金属机械结构完成复杂的火控运算的设备,在这个小小的火控中心内,在这个小小的长不过三米宽不过1米5的火控台上,凝结着的是过去整整60年以来全世界各国海军技术人员经验、技巧、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在无数战火当中用鲜血和钢铁总结出来的火控系统发展的必由之路!男人的浪漫不仅仅是大口径舰炮所喷吐出的炮口焰和硝烟,也是这些最精细、最精巧、最能代表在这一个时代人类机械工艺巅峰的构装设备。而明军更是用实际行动告诉英国人,世界一流和世界一流的水平差距是很大的,就像作者工作的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协和、湘潭也是三级甲等医院,大家都是三甲医院,但是三甲和三甲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比三甲和二甲之间的差距还大。战列舰的火控也是分档次的。以无畏舰级别的火控起步,有的战列舰的火控只能保证在自己和敌舰都处于变化率不大的匀速同向运动当中有效的在中距离取得命中,比如各国早期的无畏舰,比如意大利海军和法国海军现在所有的主力舰。有的战列舰火控可以处理一些速度变动率较大的目标,比如说攻击正在转向当中的目标,而有的战列舰火控要相对在强那么一点,他们可以在自己处于转向的过程当中攻击匀速行情的目标。而随着未来雷达成为战列舰火控的一部分,大部分的末代战列舰都能够相对精确的射击在海面上扭秧歌的目标。当然,代表战列舰火控王冠宝座的那一位,可以在自己扭秧歌的情况下打中对面在扭秧歌的目标,发展到这一步雷达和火控系统再怎么发展也不会对战列舰主炮的射击带来任何增益了,因为此时的火控精度已经远小于火炮散布,除非开发智能弹药,否则的话你就是给换上宙斯盾也不会有什么区别的。龙渊的火控,基本上相当于没有雷达情况下二战爆发前旧日本海军长门级战列舰的水准,因此,在托马斯原本设想的在明军处于转向过程当中没法还手的情况当中,龙渊却出乎他们意料的在右满舵的情况下开火射击,这时候的舰体因为巨大的惯性而向左侧倾斜,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开火还击除了火控系统的出色之外,也离不开主炮的RPC系统。简单说就是陀螺仪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有点像后世坦克的火炮稳定火控系统。安装这种系统后,无论航行姿态还是风浪大小,炮口都能快速始终稳定的指向敌人,最大程度的抵消在恶劣情况下海浪或者是舰体自身横摇对于火炮的影响,有RPC系统军舰可以更轻松的发挥出最大的理论射速,而没有RPC系统那么往往火炮的射速不仅取决于装填速度和火控解析的速度,还要受制于船体横摇的周期。看着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右侧被激起的一排水柱,龙渊的手轮炮击虽然没有取得命中和跨射,但是已经打出了相当接近的近失弹,第2轮卡住了航线但是炮弹落点落在了声望号战列巡洋舰的舰艏前方,看样子自身处于转向过程当中进行射击对于提前量的变动率计算多少还是出现了一些偏差,不过第3轮射击很快就修正了这个偏差取得了跨射。不!是取得了命中!一枚380毫米炮弹从声望号战列巡洋舰的主桅楼顶部切断了桅杆最上端落入了海中,虽然这枚炮弹没有对结构造成任何严重损伤,只不过是把主桅杆最顶端削掉了一截,连带者造成了长波无线电的中断,对于目前仅需要用短波无线电就可以满足舰队内部交流的英国人来说看成无伤大雅,但是这也确实是先一步取得了命中!还是在1打3的情况下!声望、反击和复仇三舰当中的反击号和复仇号接下来也终于接连取得了命中,这是龙渊号战列巡洋舰首次在实战当中经受15英寸级别穿甲弹的考验,第1枚打在了主装甲带上,330毫米倾斜15.5度的主装甲带而且还在有大航向角的情况下,别说是这个时代的15英寸舰炮,你就是把维内托的M1934拉过来,龙渊的主装也扛得住。而复仇号的命中打在了3号主炮塔正面,420毫米倾斜45度的炮塔正面那更就是如同叹息之墙一般的防护等级,英国人在此之前对于龙渊的装甲防护不是没有过各种各样的估计,但是真到了双方来到战列线上的那一刻,你才会真切的感受到在甲弹对抗的环节当中,打穿防住的是对面有多么的难受。声望号的主装甲带也很快迎来了考验,英国人在此前对于声望的自信除了32节的高速之外,就在于声望也同样拥有目前皇家海军最好的防护,作为一款“6炮胡德”,这个位面的声望级战列巡洋舰同样拥有一条12英寸倾斜15度的主装甲带。虽然主装夹带的高度不够高,但是在这条有些皮带的主装甲带的保护范围之内,这确实是目前这个星球上除了龙渊之外防护最好的主力舰,而这一轮的甲弹之争当中。声望号的主装甲带也成功的在1万码的距离上扛下了龙渊的380mm硬被帽穿甲弹,这也确实让此前一直对于自己的火力无往而不利的大明皇家海军的官兵们颇感意外——因为他们对于声望的装甲估算并没有这么出色。虽然挡住了这一发,但是声望号战列巡洋舰的损管队员们有些惊恐的看着主装夹带背板在炮弹巨大的冲击下所出现的断裂,是的,虽然扛住了这一发炮弹,但是声望号战列巡洋舰的主装已经出现了开裂,背板更是破裂造成了少量进水,虽然这个破损完全不严重,但是这可是声望级战列巡洋舰整个侧舷最硬的地方啊!现在已经处在击穿极限上了!如果距离再拉近一些的话。不过这个时候在舰桥上的人可顾不上也无从得知舰体主装夹带被命中的结果,英国人正在拼尽全力的向正在转向当中的明军开火,不仅仅是大口径舰炮,甚至就连中口径的6英寸副炮都在奋力开火,龙渊号在进行转向的最后关头几乎是沐浴在火海当中穿过来的。高大漂亮的舰桥上出现了被炮弹命中的伤痕,侧舷封闭的140毫米副炮炮塔当中也有倒霉蛋被大口径重炮的重锤给砸开,舰体中部更是出现了明火火情——那是水上飞机机库以及里面的飞机被炮火摧毁了。但是。当龙渊号完成了180度的转向,出现在了新的战列线上的时候,她依然速度不减、方向自如,而且全部的9门380毫米舰炮更是完好无损的向着英国人继续怒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声望示威——看好了,我才是15寸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