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跳弹攻击的想法很不错,也得到了军械部门不少技术人员的一致认同,但是最终在经过一系列的测试之后非常遗憾的是以现在的飞行器根本没办法发动这样的攻击。如果不增加旋转装置,炸弹本身在飞机速度的加持下只能在水上打一两个水花然后就会栽到水里,在水面上跳跃的距离甚至都不到35米,而在这种情况下飞机投弹时候的高度只有1~2米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指望用这种方法来发动跳蛋攻击的话,那么还不如让飞机挂着一枚更大的炸弹,直接发动自杀攻击撞上去呢——反正也拉不起来。毕竟他们要攻击的那可都是大型主力舰,虽然德国人的主力舰向来以装甲厚重,干舷低矮为主要特征,但是再矮那他妈也是主力舰,干舷那也有五六米,算上舰体表面上的各种炮塔和上层建筑以及主围杆的话,一艘战列舰的投影在绝大部分范围内都是超过10米甚至20米,尤其是对于飞机来说,还要考虑到战列舰上那些犹如蜘蛛网一样的张线。舰载机在丢下炸弹之后大概率会在拉起的过程当中一头撞在德国战列舰的舰桥或者是烟囱上面,又或者是被张线和长波无线电给拦腰切断,毕竟杜鹃并不是一种非常灵活的飞机。而至于在飞机上设置电动的马达旋转装置,改使用圆柱体或者是球体炸弹,让其在接触海面之前就达到每分钟上百转的转速,在理论上确实可以大大的提高炸弹在海面上的跳跃距离,有效的提高飞机的投弹距离,但是这样的装置根本不是现在的杜鹃能够带得动的,哪怕把炸弹的重量缩小到几十公斤级别都不行。两条路都被堵死之后的皇家海军军械局的人员还并不想放弃这个非常棒的点子,有人认为最开始让飞机直接投弹的思路是最好的,现在的问题在于飞机的速度太慢,所以水漂的距离太短,因此有部分技术人员试图直接在炸弹屁股后面增加几个助推火箭,让飞机再丢下炸弹之后由这些火箭来为炸弹加速。可是这种土质二踢脚最终的测试结果是丢出去之后的姿态完全无法受到控制,甚至在第1次接触海面之后反过来折反向上方直冲而上,直接把那架投弹的飞机半截左翼给撞毁了,也得亏飞行员技术高超再加上双翼机飞行速度不快,而且操控性也好,这才成功的在海面上迫降没有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最终取得相对成功的还是从专门为这次行动所准备的浅水航空鱼雷当中提取的经验,毕竟这些航空鱼雷尾部增加的木托用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这些鱼雷投入水中之后下潜段过深的问题,而这也提示了跳弹这边的测试人员也从中获得了灵感,他们为炸弹设计了一个橄榄球一样的木质外壳,大幅的增加了这些炸弹和海面的接触面积以及整体浮力,同时并没有增加太多的重量,在这种条件下,炸弹在水面上可以跳跃的距离比之前翻了好几倍,基本上能够在海面上跳跃着前进200多米。也就是说,虽然投掷这种炸弹依然比较危险,不过起码飞行员不用冒着近乎自杀式攻击的风险来发动进攻了。因此,当这种成品被拿出来之后,一个新的问题被摆在了皇家海军的面前,那就是有了这种攻击手段之后,是否可以用这种炸弹来替代鱼雷,这样子就可以直接跳过德国人的防雷网,也不用费尽心思的去发动一场假的波罗地海强袭作战了。不过,最终波罗的海强袭作战依然被得到了保留,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皇家海军在获得了这种全新的攻击手段之后,产生了一种“我为什么不全都要”成年人想法,他们并没有修改之前的作战计划,而是准备让舰载机在计划当天白天在北海上对出港之后编队完全的德国公海舰队发动攻击。原定的计划当中是准备通过战略逼迫和欺骗双管齐下,用轻型航空鱼雷创伤德国公海舰队,可是这种跳跃炸弹让皇家海军看到了用航空力量进一步加大对于德国公海舰队的创伤,甚至是歼灭部分德国公海舰队的机会。毕竟这种跳跃炸弹的装药量可是要比轻型鱼雷更大的,因为完全没有动力部分,去掉木头和炸弹钢制壳体的重量部分,跳跃炸弹的装药量可以达到125公斤,这基本上相当于两枚轻型鱼雷的装药量,爆炸威力和毁伤力自然也是不同凡响的。飞机挂载着这种炸弹,在低空飞行的时候,在投掷炸弹之前可以进行一定的规避动作,只需要在投掷炸弹的短时间内保持稳定就行,而在海面上跳跃前进的炸弹的速度也比鱼雷快的多,命中率虽然比不上俯冲轰炸,但是相比于水平轰炸也会高得多,唯一的问题在于用这种近似鱼雷攻击的方式投弹的结果必然会伴随着惨重损失,因为虽然在投弹之前可以相比鱼雷机有更灵活的躲避方式,但是他们投弹的距离相比于雷击也要近的多,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但是,一方面根据现有的情报表明德国公海舰队并没有怎么升级他们的防空火力,在各主要的海军大国当中,德国人的防空可能是最弱的,另一方面就是这些跳跃炸弹不仅能够给予德国主力舰重创,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爆炸的同时也会彻底破坏德国主力舰侧舷的防雷网支撑杆。也就是说,被这种炸弹击中之后的德国主力舰,被命中的那一侧也就基本上不具备张开防雷网的能力了,这可以说是为接下来的鱼雷攻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于航空兵损失的问题,英国人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在白天的攻击完成之后,航空母舰高速返回本土补充新的飞行联队,没错,连人带飞机一起换,然后带着鱼雷机连夜再杀回去,在第2天清晨的时候再发动一场薄暮进攻。在皇家海军的设想当中,德国公海舰队那些强大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乃至最新锐最强大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都会成为他们的手下败将。只不过英国皇家海军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德国公海舰队可能根本没有他们现在想的那么强大。……作为开展之前欧洲第二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开战前世界第三海军的有力竞争者,德国公海舰队大概要感谢大明皇家海军,因为他们打赢了佛罗里达海峡海战之后,美国海军和德国海军谁更强大,重新成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否则在战争早期就经历了日德兰海战的惨败,损失惨重的德国公海舰队根本没有实力和美国海军相提并论。战争爆发至今已经有两年半的时间,各海上力量都有新锐力量完工并且加入战斗序列,比如明帝国现在已经名扬天下的龙渊级战列巡洋舰和洪武大帝级突击战列舰,比如大英帝国在战争爆发之后也继续服役了多艘声望级和伊丽莎白女王级快速战列舰,比如美国海军在战争爆发之后加入战斗序列的田纳西级战列舰、华盛顿级战列舰等等。就算是在地中海,法国人的诺曼底正在逐渐成型,意大利人的卡拉乔洛也在紧赶慢赶,就算是埃尔施塔特那只被困在亚德里亚海内的海上力量,也在加紧完工他们的380毫米炮舰。因此,在英国情报部门的推测当中,德国公海舰队抛开此前那些幸存下来的熟面孔的话,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数量大概已经从两艘提高到了四艘,而且其后续型号应该也已经处在建造当中,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全部3艘船都应该已经完工,同时作为德弗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的后继型号,装备380毫米主炮的强大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应当也已经服役了1~2艘,此外至少应该还有4艘的后继型号正在建造当中。然而事实上,真相是德国海军手中只有三艘有战斗力的巴伐利亚,德芙林格尔级战列巡洋舰完工了两艘,并没有第3艘的建造计划,而被误认为德芙林格尔级3号舰的其实是马肯森级的1号舰,但是马肯森级的2号舰完工怎么也要等到明年中旬以后了,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包括巴伐利亚级的4号舰、马肯森级的3号舰在内,德国海军其他所有正在建造当中的大型主力舰,恐怕都不会在战争结束之前完工了。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其实非常的简单,德国公海舰队上下进行大规模的修理就有两次,无论是日德兰那次还是在波罗的海上那一次,德国人都有大量的军舰需要拖到干船坞当中才能够彻底的修理,尤其是在日德兰海战当中的赛德利兹号,这条船在返航的过程当中其实一度已经触底了,只不过当时正好有一个水下的沙丘,如果不是有这个沙丘托一下的话,这条船根本都没机会回去。而对于德国人来说,在战争状态下,最重要的就是保证这些受了伤的军舰能够尽快的恢复状态,但是海军的物资也是有限的,所以那些正在建造当中的不少船只就成为了材料捐赠者,在日德兰海战之后,德国海军就是直接挪用了给正在建造当中的那些军舰的物资完成了舰队剩余作战舰艇的修理工作,而等到在波罗的海和俄国人交过手之后,德国人虽然赢了,但是赢得也不光彩,更要命的是参战舰艇也算得上是个个带伤,这下子回去之后不仅又是一轮大修,更是又一次挪用了建造当中的那些舰艇的物资。没出生的孩子哪受得了你这样薅羊毛啊,所以德国海军那些建造当中的军舰大多数就这样被薅羊毛给薅到流产了。再加上欧陆战场上的局势越来越紧张,而华约在海上的处境也因为大明皇家海军的节节胜利而变得越来越举步维艰,德国人一下子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必要紧赶慢赶的去花那么大代价来在战争当中继续维持海军的装备更新了,反正更新了也打不过英国人,威廉二世也觉得应该把更多的资源倾斜给陆军,海军的那些大玩具完全可以等战争结束了买新的嘛!在这些原因的加持之下,在威廉港内,德国公海舰队的官兵们又开始了他们百无聊赖的一天,对于现在的公海舰队来说,北海是很危险的,所以他们基本上大部分时间都宅在港口里面,军港内最活跃的是那些鱼雷艇和驱逐舰,就连轻巡洋舰现在都很少到北海上去活动了。毕竟德国人的轻巡洋舰数量也就那么一点,宝贵程度甚至可以说不亚于主力舰,毕竟现在如果数一数人头的话,德国海军现在的主力舰好像比轻巡洋舰都多。港口里这种悠然的气氛已经持续了好一阵子了,只不过今天的状态好像不太一样,德国公海舰队司令希佩尔居然下达了让所有的主力舰加煤以及补充弹药的命令,这很显然是要做好战斗出动准备的征兆,而更让德国公海舰队的官兵们感到紧张的在于,所有在港口内的鱼雷艇都已经装上了从仓库里面拉出来的实雷,而更让人眼皮发跳的是,海军甚至还解封了一批有15年以上历史的老式鱼雷艇,这些鱼雷艇有的甚至是在1899年开工的,连这样的老家伙都被再次启封投入使用,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英国人想要打通波罗的海和北海的联系?给俄国人开辟一个全新的生命通道?”海蒂在希佩尔的办公室里看着这份德国情报部门所获得的英国人的情报,用一种难以置信的语气问道:“你应该不会觉得皇家海军那位新上任的大舰队司令是一个蠢货吧?我绝对不相信那位阿尔弗雷德能够制定出这么白痴的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