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496章 继承和发扬百家思想!

作者:一两故事换酒钱 字数:4071 更新:2024-05-19 07:14:56

“自下而上……”张良站定,双眸闪烁着异色,他看的出来,嵇恒对此是深信不疑,甚至他的很多想法策略,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只是这跟张良他一直以来接受到的观念完全相悖。权力是自上而下的。是君主授予的。而君主的权利是来自于天、来自于神,也就是所谓的君权神授,但嵇恒却是完全否认了这点。准确地说,并不算否认。而是再有更新。他看向嵇恒,怔怔道:“权势何曾来源于下?过去未曾,现在同样也不是,或许将来也不会有。”“你的想法太疯狂了。”“对自古以来的传承观念近乎是完全否定,你真以为扶苏会同意?你也真以为世人会认可,会接受吗?”“这是彻底的离经叛道。”“与天下为敌!”张良紧紧的盯着嵇恒,若是常人,他只会笑一笑,便将这番话语抛于脑后,根本不会放在心上。但这是嵇恒。他很少无的放矢。也基本不大放厥词,更不会轻易口出狂言,还是这般无法无天,乃至是离经叛道,与世俗不容。嵇恒是认真的。他也当真是这个想法。这太恐怖了。嵇恒想要的是颠覆整个天下过往的一切观点和看法。重塑天下!!!嵇恒负手而立,他平静的望向天空,眼中带着几分坦然和平和,淡淡道:“是有点,也基本做不到,我也没想过凭自己去做到。”“不过让世人知晓这个道理,却还是有可能实现的。”“而在此之前,还是先为天下重塑一个秩序为好。”“大争之世数百年,天下旧有之制,早已千疮百孔,不堪重负了。”“其实这些事本不该让我来做,而是当大秦朝堂自己去做,然而人心终究是利己的。”“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动力,只想着在旧有制度上维持权势,也全然没有了天下之念,更不会念着,将大争之世数百年的经验教训完全总结。”“再吸取其中的宝贵经验,继而从各种方面实现对大争之世的全盘总结吸收,推陈出新。”“从而铸就一个更璀璨更辉煌的大世!”“只是结果你也看到了。”“大秦其实有过尝试,但也仅仅是在制度方面,从而加强集权,并没有从其他方面,认真的吸收大争之世数百年的经验教训,去对天下进行一个深刻的改革和开拓。”“你其实可以换个角度去想。”“若是当年关东叛乱成功,天下会变成何样。”闻言。张良眉头一皱。他在之前其实想过,只是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光复韩国,让周制重新回到天下。不过随着战争的进行,他那时就已经察觉到了,天下回不去了,就算回去,也只是恢复了一个名字而已。本质上还是受了秦的影响。若再细想。以他对当时举事者的了解,就算灭秦后,这些人恐很轻易就会内讧起来,互相攻讦不会少。最终。极大可能为项籍夺了天下。不过无论是项籍,还是田齐,亦或者三晋之地的三王,最终无一人会做嵇恒所说的事,去整理天下过往的典籍文章,去吸纳总结,天下诸侯的得失成败。更不会去冒然的改变。他们大多数人其实都没有那种雄心跟魄力,也只想着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最终周代六百年的典籍,极大可能成为一堆废竹简。吃灰腐朽。最终为世人淡忘遗忘。乃至不为外人知晓,唯有少数人有机会借阅,但大多都成了少部分人的私家书库。对天下的影响极微。也基本不可能再延续百家之盛世,甚至百家之经典,之想法,都会渐渐被隐没。良久。张良点点头。他感慨道:“或许你是对的,只是诸子百家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很多百家都已泯灭世间,不复存在。”“不过若能继承和传扬诸子先贤的精神和典籍,或许是会给天下带来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只是秦对诸子并没有那么的尊崇跟崇敬,对于诸子的典籍,也没有那么重视,加之大秦奉行的是法。”“法吏不会容许其他学派登堂入室,更不会容许其他学派跟自己平起平坐的。”嵇恒颔首。他对此并不否认。大秦是以法立国的,这是不可能改变的,也绝不会去改,但在天下制度稳定后,去总结大争之世六百年的兴亡得失,大秦还是能做到的。而这其实已足够了。至少……让百家不至于成为绝唱。至于百家思想之余晖,能对天下造成什么影响,就看实际情况了。不过在嵇恒看来。百家思想最重要的还是开启民智。对于人和世界的看法,提供了很多开创性启发性的思路,若是大秦能够将百家思想尽数吸收,转化为自己的底蕴,其实完全能够让大秦在现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至少精神建设上会高一大截。张良坐到席上。他没有再去开口。他现已大致能理解嵇恒的思路了。他认为天下的权势,从来都不来源于‘神’,而是来源于‘民’。嵇恒眼中的民,并非是大多数人理解的民。而是最底层的那些黔首。他对大秦的改制,很大程度是源于对这些人的尊重,以及对这些人的解放,只不过想真正做到这些,嵇恒需要付出的努力会很多,因为天下并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至少张良不认为已经有这个条件了。贸然进取。一定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若是其他人,他恐早就定言失败了。不过对于嵇恒,他还是保留着几分信心,因为嵇恒敢这么做,只怕还有一番心思,只是会如何做,他却是不得而知,而且现在的一切,都还只是一座空中阁楼,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唯有真正开始推进,到时才能知晓,嵇恒真正在做什么,又会怎么达到。另一边。扶苏已听闻了改制府的消息。当听到嵇恒说要另创‘民法’时,扶苏脸色不由一变,只是在一阵变幻后,再度冷静了下来。他其实是赞成修改法令的,只是没有想到,嵇恒会这么干脆,直接掀了桌子,将旧有的法制,一股脑推向了军功爵制,继而在一块完全空白的领域,另创新法。此举固然会让改制变得轻松很多。却也给他带来很多麻烦。不过。扶苏也清楚。这的确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不然光在旧制上拉拉扯扯,就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而且有了新法,才会让朝臣不知所措,也才会让他们不得不做判断和选择。军法的繁重,也利于他对军队的改革。整体而言。算得上是相辅相成。而有了民法这个框架,大秦很多东西都会改变,也有了改变的理由和借口,再借助‘爵位’的本质,对天下施行一番‘推恩’,继而让民法如‘军功爵’一般,为世人接受。只是对于嵇恒提到的教育、医疗等方面。他心中始终抱有忌惮。他总感觉,将这些方面放开,会对天下造成不利影响,也会影响到大秦对天下的控制,毕竟自古以来,擅长滋事闹事的,多是读书人,读书人多了,天下治理恐也会难上不少。不过。依旧是能接受的。在仔细的想了一番后,扶苏颔首道:“虽然嵇恒的想法很大胆,也很别开生面,但不得不承认,的确是当下最好的办法,也唯有此法,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始终掌握着改制的主动权,不至于落入到朝臣的攻讦和争辩。”“只是刚一开始就妄动了大秦根基。”“今后只怕会更甚啊。”“嵇恒啊嵇恒,朕可以容你,也准许你改制,但朕终究是有底线的,若是你真为你所谓的理想抱负,视朕的大秦于不顾,朕说什么都不会让你再继续的。”扶苏喃喃低语。这是他说给嵇恒的话。同样,也是说给他自己的话。想让自己始终保持警惕。另一边。改制府今日商会的内容,也很快传至到朝堂大臣耳中。听到嵇恒口口声声说要另立新法,不少官员都面色一变,甚至是面露愠色,认为嵇恒太放肆了。大秦本就以法立国。他们对现行秦法是极为了解的。若是另立新法,他们现掌握的秦法,也就成了无效之法。虽名义上依旧在执行。但按嵇恒的说法,那是军功爵下的法。只适用于军中。他们身在朝堂,又几人能领兵?又有几人能跟军队打交道?那可不就相当于,辛辛苦苦背了几十年的律法,一下子全都变成了空文,这让他们如何接受的了?而且一旦律法变更,对于他们处理政事,也会带来很多麻烦。这又岂是他们想见到的?一时间。群情激奋。不少官员,尤其是御史府、廷尉府的官员,更是信誓旦旦的叫嚣着,要跟嵇恒理论一番,更有甚者,直接一份弹劾书送到了扶苏案上,想要弹劾嵇恒的胡作非为,还有人将整个改制府的官员都给弹劾了。以彰正义。整个朝堂因改制府的一次例外吵成一团。不过吵的内容却极其一致。都是在指责嵇恒。翌日,朝会。“陛下,臣认为钟恒太过放肆了。”“大放厥词,并试图篡改大秦律令,他区区一个改制府的官员,何来职权去做律法变更?”“这是廷尉府的职权。”“臣,大胆弹劾,钟恒此人专权。”“请陛下明察。”“臣同样有话要说。”“大秦自商鞅变法以来,现行律令已施行一百多年,早已深入人心,岂能因此人一世兴起就乱做变更?新律的推出,势必会造成天下震**,民人本就不懂法,若是有颁布新法,只怕民人对大秦律法更为陌生,此等情况下,大秦焉能安定人心?”“请陛下撤职钟恒,还天下一个太平。”“臣有奏。”“钟恒此人无法无天,目无法纪,做事全凭个人喜好,全无国家之念,更无天下之忧。”“此人根本就不知大秦律令的重要,更不知妄改律令对天下的影响,这影响的非是臣等,还有大秦千千万万的官吏,还有地方的黔首、商贾、工匠等等。”“影响的是大秦的每一个人。”“如此大的影响,稍有不慎,就会危及大秦安危。”“臣斗胆请陛下收回成命。”“……”咸阳宫。一个接一个的官员起身。他们眼神十分的坚定,甚至带着几分怒意。满腔正义的吐露着自己的不满。以及对嵇恒的怒火。听着下方百官的弹劾,扶苏也微微蹙眉。嵇恒的想法很好,但真的想落实,阻力也是出奇的大。而今八字还没一撇,百官的弹劾就已连绵不绝了,若是真的弄出来,只怕百官都要死谏了。扶苏也深感头疼。扶苏道:“诸位爱卿的想法,朕都知晓了,而这些话毕竟是外界传的,何以当真?现在改制府的人员才刚刚到齐,诸位爱卿就想让朕废掉改制府,还想让朕撤换掉主官人选,这无论如何都不合适。”“至少也要等改制府的正式奏疏呈上来才行。”“不过诸位爱卿大可放心。”“若是钟恒真这么胆大包天,一意孤行,朕绝不姑息。”“另外也希望诸位大臣不要听风就是雨,听到一些只言片语,就胡乱猜忌猜疑,这若是传出去,也有损诸位的名声。”扶苏淡淡开口。听到扶苏的回话,百官眉头一皱。明显有着一抹躁动。不过扶苏说的也有道理,现在嵇恒只是内部说了一番,具体会不会这么做,还没有正式的定下,但从改制府其他官员日前所为来看,此事又怎么可能是假?立法岂是小事?对于大秦上上下下都有很大的影响。岂能凭嵇恒一人武断定下?就在朝臣争执不下时,一道加急文书从北原送到了朝堂。“报!”“启禀陛下。”“北原大军副将韩信来报,冒顿率领的二十万匈奴大军,目前已为大军在河北地拦截,眼下韩将军正在收拢大军,或能在入秋前,彻底击溃冒顿大军,到时韩将军希望能挥师北上,对匈奴再来一番犁庭扫穴。”传令官的声音落下。举殿皆寂。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2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