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末人类开始探索其他行星之前,很少有科学家相信,在离太阳这么远的地方可能有生命繁衍。不过五亿年来,在欧罗巴冰封的海洋里,一直都和地球的海洋一般,有许多生命存在着。在木星引爆之前,那些海洋的表面都有一层冰,与上方的真空隔离。在大部分地方,冰层有好几公里厚。其间有许多线条状的薄弱区,是冰层曾经裂开或被撕开的地方。在整个太阳系中,只有这里可以看到两种相克的自然元素持续不断地互相接触,互相冲突。“海洋”与“真空”的对决永远以平手收场——暴露于真空中的海水会同时沸腾与结冰,将冰层的破洞补起来。假如没有木星的影响,欧罗巴上的海洋早就被冻成硬邦邦的固体了。木星的重力不断地揉搓着欧罗巴的核心,震撼艾奥的力同样也作用在这里,但规模小得多。行星与卫星之间的拔河不断地产生海底地震和山崩,以惊人的速度横扫深海平原。在那些平原上散布着无数的绿洲,每个绿洲都围绕着由地底冒出来的、富含矿物质的喷泉,范围约有数百米。这些化学物质蕴藏在纵横交错的管线和烟囱里,堆栈起来的样子有时看起来很像一座座倾颓的哥德式教堂,以缓慢的节奏从里面冒出阵阵的黑色滚烫**,仿佛是被一颗巨大的心脏所驱动。而且,冒出的**也仿佛血液,是生命存在最有力的保证。这些沸腾的**强力逼退由上方渗下来的酷冷,在海**形成一座温暖的孤岛。同样重要的是,它们从欧罗巴的内部带上来生命所需的所有化学元素。在这个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居然存在一个充满着能量和食物的环境。这类的地热通孔在地球的海洋里也有,被发现的时期与人类第一次看清伽利略卫星真面目时相隔不到十年。在欧罗巴的“热带地区”(赤道附近),靠近“城堡”歪七扭八的城墙边,有一些细细的、蜘蛛网状的结构,像是植物之类的东西,但都会动;有许多奇形怪状的蛞蝓和蠕虫之类的动物在里面爬来爬去,有些以植物为食,有些则直接从周围富含矿物质的海水中获取食物。离开热源——即“海底之火”,所有生物都靠它取暖——较远的地方,住着比较强壮、比较魁梧的动物,像是蟹类或蜘蛛之类的有机体。光是一片小小绿洲就够一大票生物学家研究一辈子了。与地球古生代的海洋不同,这里的环境不是很稳定,因此演化速度非常快,出现了一大堆光怪陆离的生命形式。而且,它们随时都有灭绝之虞。当能量供应的焦点转移之后,绿洲里的生命就会枯萎、死亡。海底到处散布着这类悲剧发生过的遗迹:埋藏着骨骸和覆盖矿物质的残留物,显示整个演化篇章从生命册里完全消失。他看过巨大的空贝壳,形状像螺旋状的喇叭,有一个人那么大。他也看过各式各样的蛤蜊——两瓣的,甚至有三瓣的。还有螺旋状的化石,直径好几米,与地球上的鹦鹉螺类似——这种美丽的动物在白垩纪末期突然神秘地自地球的海洋里消失了。在许多地方,海底之火是一条条炽热的熔岩流,沿着陡峭的山谷绵延好几十公里。在这么深的地方,压力非常大,因此水与炽热岩浆接触之处不会产生蒸汽,两种**之间维持着一个恐怖的平衡。在这个充满生命的外星世界里,在人类造访之前,长久以来就有个类似埃及的故事一直上演着。正如同尼罗河为沙漠中的一个狭长地带带来生命,这条温暖的岩浆河流也为欧罗巴的海底带来生命。在它的两岸,宽度不超过两公里的地带,各式各样的物种相继演化出来,然后兴盛,然后灭绝。有些物种还留下一些遗迹,其造型有的是堆栈的岩石,有的是在海**挖出的奇形怪状的图案。沿着这些深海沙漠中的狭长丰饶地带,一系列的文化和原始的文明相继兴起、衰颓。它们不知有其他的世界,因为每个温暖绿洲都是相互隔绝的,宛如行星间一般。这些沐浴在熔岩流的微光里、在热通孔附近觅食的生物,一辈子都无法越过每座孤立岛屿之间险恶的不毛之地。假如它们之中曾经出现历史学家及哲学家的话,每个文化都会宣称自己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那里也是个随时面临死亡的世界,不仅是因为能量来源无法预期且经常变换位置,而且驱动这种能量的“潮汐力”一直持续减弱。欧罗巴最后会变成一个冰冻的世界。即使它们能够发展出智慧,仍然无法逃脱灭绝的宿命。它们陷于火与冰之间——直到太隗在天空中引爆,开启了它们的新世界。而且,在这新生世界的近海处,出现了一块巨大的东西——长方形,漆黑如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