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身背包袱,不断地滑倒,又不断地起身,只为了能逃离战火,奔向他们心目中的“自由世界”。没有人去帮扶那些摔倒的人,也没有人无助流泪,所有的声音充满了痛苦,而这样的绝境何时结束,则完全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好在民兵尚未占领这座巨型城市的全部,突入其中的仅仅是先头部队。而那些尚未撤出的同盟军,则在城中大肆破坏。在汉阳机场,大量的燃料和汽油弹被点燃,火焰和浓烟伴随着雾霾飘散在汉阳的天空。“简直是地狱一般……”负责销毁这些物资的军需官说道。“我们是不是要被赶出大海了。”有士兵问道。“做好这个准备吧,孩子。”军需官无奈地说。一个随军的记者,记录下了汉阳城内的乱象,“黑烟笼罩,武器声四起,同盟军和普通的平民们在退却。而‘新基地’的民兵们,听说已经抵达了汉阳以东的恒城,随时都会攻进来。”一直以来,同盟军在半岛的一切行动,布拉林采取的都是对媒体限制的态度。所以,那些能够如实记录战况的记者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同盟军官方的媒体人员,他们只会传递正面信息,而消解掉所有的负面言论。这个记者说得没错,民兵部队已经逐渐缩小包围圈,而恒城,是他们其中一个重要的据点。位于恒城的民兵部队,是第1军第3师7团的战士们。他们完全不在意这里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兵力,甚至连火力侦查都没有完全进行,便突入其中。城中的同盟军完全没有防备,他们面对民兵的“手雷攻势”以及强大的火力压制,完全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他们下意识地向城外逃窜,但血肉横飞之后,这些同盟军完全被堵在了出城的道路上,随后便是残酷的肉搏战。里士满大吃一惊,他完全没想到自己的左翼会溃退的如此之快,他担心自己的部队会像前两次战役那样,被包围吃掉。除了第1师的先头部队,第2师也突入到了汉阳城内,他们中的大量兵员,来自于之前臧舟市之战时的俘虏兵。这群家伙在收到了思想改造和生理改造之后,被补充进了第2师的序列。某种程度上说,这群俘虏兵,完全是将武器口调向了曾经的同伴。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完全清楚,自己究竟是为何而战。所以在突入汉阳之后,这群第2师的战士们完全严格执行纪律。可当他们被一群说着大陆话的平民包围之后,反倒是无所适从。“我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一个曾经的俘虏兵连比划带猜地和他们交流着。原来,这是一群从大陆逃难而来的移民,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自己居然会在这里,见到家乡的军队。只不过略微尴尬的是,他们之间,语言不通。最后,还是一个既懂半岛话,又懂英语的侨民做翻译,才大抵了解了这些俘虏兵究竟说了些什么。于是侨民们还是给第2师的战士们准备了可口的饭菜和物资,方便他们补充。作为先头部队的第1师,已经完全控制了汉阳的中心区域,他们甚至发现了里士满的指挥所。可惜的是,这里已经被清扫一空,什么物资都没有留下来。而里士满的办公桌旁,则放置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一句话:“仅以本人向‘新基地’总指挥官致意!”次日,在完全控制了汉阳之后,这里和柳京城同时鸣放了礼炮,以庆祝对汉阳的占领。这是一次重大的胜利,标志着第三次战役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且完全实现了张航所指定的战略目标。不仅如此,民兵部队一鼓作气,将战线推进到了三七线,这意味着,距离全面获取战争的胜利,越来越近了。这一消息,很快便由“新基地”的官方媒体“电台”予以播报:“汉阳城的攻克,意味着我们的民兵部队在面对同盟军强大的火力之下,不惧艰险,奋勇作战,且完全有能力将侵略者赶出半岛,恢复和平。”解放区的民众欣喜若狂,如果说在战争开始的时候,有相当部分的民众并不敢相信民兵真的可以战胜如同巨人一般的同盟军。但在几个月之内连续三次战役的胜利,令普通民众对于自身实力的强大,完全没有任何怀疑。大量的信件和慰问品,如同雪片一般飞向千里之外的半岛。但张航依旧维持着自己对于战局的冷静判断。他在同核心会议的联络中指出:“我们所取得的胜利让一些同志冲昏了头脑,你们是不是忘记了我们所付出的代价?要是接下来我们失败了,你们是不是还要再把民兵骂个狗血喷头?”无线电另一边的罗思青无言以对,她正在沉浸于胜利的喜悦之中,负责宣传工作的她甚至默许媒体发布大量称赞民兵勇猛作战的内容。张航所说的“胜利的代价”是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三次战役,部队面临的伤亡是巨大的。尤其是第1军、第2军以及第3军,虽然在战争初期拥有着不输于同盟军的作战装备,但大量的消耗还是让许多作战单元出现了大量的兵员伤亡与损失。一些连队的伤亡达到了三分之一,且补充之后的兵员质量也显然不如最开始的那一批,这使得后续的战果显然不如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初期时那样辉煌。应该说,许多场战斗的胜利,都是民兵战士们依靠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以及熟练和精确的战术素养所造就的。在同盟军密集的火力支援之下,民兵战士们没有畏惧牺牲,而是一波一波的通过接连不断的攻势打退对手的反击。张航认真思考了这三次战役所造成的损失,自建立政权之后,所有向北扩张的战争行为完全无法同任何一次半岛上的战斗相提并论,而民兵的伤亡也大大超出了他和前线指挥部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