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航没有上他的套。第三次战役,民兵全线向南推进打上百公里,虽然造成了敌人一定程度的损失,但是新参战的几支部队大多全身而退。民兵部队的主要指战员们很清楚,与其说是一路鏖战过去的,不如说是追着同盟军的屁股跑过去的。而实际上,里士满虽然对同盟军在第三次战役时的表现十分不满,但如此大规模的机动,也保存了力量,以便来日再战,从战略角度讲,同盟军难以称得上是溃退。敏感的张航看出了这一点,点他认为,同盟军几乎是一触即溃,有着败得过于理所应当。他警惕的认为,同盟军正在计划一次大规模的反击,时间,应该就在援军到达之后。里士满就是这样打算的。如果将近十万的民兵继续南进的话,将正好落入自己的圈套。在撤到三七线之后,同盟军顿感进入到了自己的主场,他们已经开始修筑坚固的工事,以逸待劳,等待着民兵的到来。届时,尚未完成休整的民兵部队将在同盟军凶猛的炮火以及援军的攻击之下败下阵来。要是再实现从腰部的斩断,“新基地”经营多年的军事力量,真的会面临灭顶之灾。战场上,出现了难得的安静。可“新基地”的前线指挥部并没有闲着,他们认为,既然是休整,那就抓紧时间练兵,哪怕是临阵磨武器,不快也光。这也难怪,毕竟许多新征召的兵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经过了“三层五级”的改造,倒还好说。有的,完全就是习惯于同盟军散漫的作战方式和纪律,需要认真整训。于是,主力部队的基层干部士兵,开始了新一次的“大练兵”,而中高级指战员,回到了半岛以北的柳京,参加由程杰亲自授课的“作战集训班”。这就导致,大家的情绪,都逐渐放松了下来。而此时,同盟军对于前线的侦查突然变得频繁起来,个别部队已经开始调动。可对于民兵来说,主力部队正在休整,前线只有少量部队位于前沿“装装样子”。张航默许了这一行径,他不想过分刺激同盟军,而是想继续巩固当前的胜果。现在就看,里士满能否抓住这一机会,打一场翻身仗。这个上任不久就眼睁睁地看着部队在大规模溃退而又无能为力的半岛驻军领导官,将第三次战役视作他军事生涯的耻辱。虽然他意识到了同盟军有可能会放弃掉汉阳,但他没有想到居然会撤的如此之迅速。作为同盟军驻半岛实质上的最高指挥官,他受着正事上和军事上的双重压力。虽说大本营派遣的十万大军即将到达,但是他清楚,要是再失败,便没有机会再来一次了。但比来自大本营的压力更令里士满焦虑的是,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的部队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要是真的灰溜溜地从半岛撤走,他的一生将会走向悲剧。可从一开始,里士满就不觉得自己会输,哪怕几个月的时间,三次战役,已经让同盟军退无可退,可他认为,自己绝对有理由再试一次。当张航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动攻势之后,里士满感到了些许迷惑。“莫非张航在搞什么诡计?”他心想。负责情报的洛克比传来的消息显示,民兵会很快发动新一轮的攻势。为此同盟军的前沿阵地几乎处在完全高度的紧张之中。可接下来,又有报告称,并没有民兵大规模动作的迹象,甚至连双方交错的地带都没有任何民兵的身影。里士满有些慌乱,他知道在自己来到半岛之前,民兵曾经有过“突然消失”的前科,当时的结果是,同盟军惨遭失败,西线两个王牌部队被全歼。他无比担心张航在酝酿新一轮的大型攻势,由此,整个同盟军也陷入到了一种末日将临的气氛之中,甚至有传言说,同盟军将放弃整个半岛,转进至“辐射超标”的J列岛。里士满丝毫没有被这些流言蜚语所影响,他是有着冷静的头脑的。在斧子山自己的官邸内,他在昏暗的灯光下,认真翻阅着自从民兵参战之后,同盟军所有的的战斗记录。三次战役,两次是同盟军在进攻,一次是被动防御。里士满判断,除了刚刚进入半岛时,民兵将同盟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之外,其可以维持一个月左右的攻势。但是,随着补给线的拉长,民兵的攻势只能缩短时长。里士满在分析之后,将这个时间圈定为,15至20天。而这个时间,援军已经可以抵达半岛,并投入反击之中。所以,里士满认为,只要目前的同盟军能够坚持15到20天,就有翻盘的希望。由此,他总结出了能够有效遏制民兵攻势的办法,只要能够维持战线不被突破,坚决进行阵地战、堑壕战,那么接下来的战场,将是同盟军的天下。只要保证一点,援军可以如期抵达战场。接下来,漫长的补给线将摧毁民兵们的战斗意志,只要援军能够从腰部杀出,死死封锁住民兵的后勤补给线,22万对9万,这些民兵就是长了翅膀,也飞不出去。“他们不是幽灵,并非不可战胜!”里士满信心十足,他向手下的部队提出,一定要勇敢地同民兵交火,要相信自己的防御攻势可以摧毁他们。“并且,我们要主动进攻。”里士满说道。在2107年的1月中旬,也就是张航命令所有民兵全线停止追击,巩固战线的一周之后,里士满决定先行进行一些试探性的进攻。他将其命名为“嗜血行动”。空中无人机侦查攻击,地面装甲部队做先导,步兵采取跟随战术。只要遇到民兵,立刻向后收缩,诱使其深入,择机交火。不仅如此,所有参战部队密切关注民兵动向,只要出现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即刻后撤,不再前进。最开始,进攻的规模为营、连级别。到后来,见民兵反应比较迟缓,参战的兵力规模达到了团一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