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固体海洋”这个词,还是在三十年前,郑渊洁老师的《舒克贝塔历险记》里。那时,七八岁的我觉得这个词又古怪又帅气,不知怎么就记在了脑子里。多少年后,再次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意思已经完全不同了。再看到的时候这个词出现在《环球科学》上,旁边配着覆盖着厚厚一层塑料垃圾的海面图片。据研究,某些区域的海水里,塑料颗粒的数量已经超过微生物数量。我大受震撼,迅速看完那篇文章,那里的内容让我窒息。经常听到有人在说塑料污染的事,但对我来说,那影响不过是超市的一个塑料袋开始收三毛钱了。我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些纪录片的视频:一只海鸟把塑料壳当作贝类,用长长的喙把塑料壳敲成碎片,喂给嗷嗷待哺的小鸟吃;还有无意中被塑料袋勒住,成长过程中身体严重畸形,却还顽强活着的海鱼;在太平洋中,甚至有一片面积比英国还大的塑料垃圾漂浮带,随着洋流移动,仿佛一片移动的大陆……那些视频的拍摄地虽然离我十万八千里,但是那些塑料制品却如此熟悉,仿佛就是我前一天才扔掉的饮料瓶。那些画面在脑中盘旋不去,偶尔在梦中长出新的古怪藤蔓,组成一幅幅更加恐怖的图景。好在还有好的消息,美国、日本、巴基斯坦的科学家都已经发现了可以分解塑料的细菌,而且正在加紧研究。也许那些原本上百年都无法自然降解的白色塑料,很快就有方法对付了。可能就在各位阅读《固体海洋》这本小说时,降解塑料的研究又向前进了一大步,所以说不准这本小说中的故事,是发生在将来,也有可能就是现在,又或者是在某条我们不曾去过的时间支流。头脑中有一些好的点子能够写,是一件很让人兴奋的事,然而真正想把那些点连接起来,写成真正的故事,又是另一回事了。那是一条异常艰难而且枯燥的事,多亏了第二届晨星·晋康奖,给了我两个不得不完成这篇小说的理由:奖金的**和deadline的压迫。尽管并不容易,但我还是在七个月内完成了这篇二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在写作过程中我学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不用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了才开始动笔。当我开始写这篇小说时只有几个模糊的影子:站在冰面上的因纽特少年;有着特工一样好身手的动物保护者;猎杀海豚的日本渔民;以塑料垃圾为营养,疯狂如通天豆茎的植物;游弋在海上,吞食垃圾塑料,再吐出工艺品的巨大3D打印机……我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知道事情将会如何发展,只好陪着那些人物,一边摸索一边前行。这是一段很奇妙的旅程,充满了奇妙与未知,好在他们最终相遇,展开战斗,并且获得了成功。谢谢他们。也感谢晨星奖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并且对这篇文章给予了肯定。感谢出版公司和编辑老师的推动,让这本书能够面世。感谢家人的支持,给我一个自由的空间写作。感谢各位读者。希望你们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