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抄本到印刷术,到电台,到电视,再到电脑以及互联网,每次媒介形态的革命都将带来翻天覆地的范式转变。首先是信息传播与接受的模式产生改变。无论是语言、文字、图像或者字符串,都可以视为信息的一种转喻,以此来替代、描述、解释我们对于世界的观察、理解与思考。而到了沉浸式的虚拟现实环境,信息的呈现形式由二维进入了三维,由线性变成了非线性,由转喻变成了隐喻。我们试图通过对现实的模拟来实现信息的回归,即符合人类与外部世界认知交互规律的一种体验,它不是全新的,但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电子时代的媒介所忽视,它便是临在感(Presence)。传奇图形程序员、Oculus首席科学家迈克尔?阿布拉什(Michael Abrash)这么说过:“临在感将VR与3D屏幕区分开来。临在感与沉浸感不同,后者意味着你只是感觉被虚拟世界的图像环绕。临在感意味着你感觉自己置身于虚拟世界之中。”打个简单的比方,当你看一场NBA比赛时,你不再只能看滚动的文字直播,或者是从二维屏幕里由给定机位所拍摄到的视频画面,而是仿佛自己置身于篮球场最为黄金的VIP座席,可以任意扭头去看场上的任何一个细节。让我们再大胆一点,你可以像一个无形的幽灵游**在球场上,球员从你身边掠过,快速出手、传球、上篮、盖帽,球鞋与地板的摩擦声、手拍打篮球的撞击声、球员与观众的呐喊声,以精准的音场定位从四周环绕你,甚至你能闻到汗水、爆米花和啦啦队员身上的味道。这便是虚拟现实与以往所有媒介形态截然不同的原因,它将每一个人“带回现场”。多自由度、多感官通道融合所带来的信息刺激,将为大脑营造出极近真实的幻觉,它将可以放大并操控每一个人的情绪反应与感官体验。想象一下,当所有二维的屏幕都被虚拟现实所替代之后,我们不再是那个被隔离在内容之外的观看者,而是参与者、体验者。你将可以亲临每一场重大的体育赛事,在舞台上看着自己的偶像舞蹈歌唱,和“星战”中的绝地武士一起厮杀作战,体验从一场恐怖袭击中劫后余生,毫无危险地穿行在火星巨大红色尘暴中……所有的说书人都需要学习掌握新的叙事语法,不再有给定机位和镜头,不再有120分钟的时长限制,不再有封闭式的故事线,一切都是自由的、开放的、不确定的,将探索的权力交给受众,却把更大的难题留给自己。再延伸到其他相关领域。孩子们可以在家里学习全世界任何一门课程,感觉却像置身于教室中与老师和同学深入互动。工作的形态也将发生巨大颠覆,虚拟现实可以带来视频会议所无法提供的临在感,解决了远程协作中人与人之间的认知与情感障碍,上班的定义将被改写,不再需要寸土寸金的办公室,取而代之的是任意订制的虚拟工作空间。大部分基于空间与位置稀缺性的商业逻辑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