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基地这边的星舰抢先开火。没什么好说的。又不是人,还讲究那么多干什么,都摆明了车马,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第一轮自然是以“短距离”速度最快的武器,光束能量武器为主。密密麻麻的激光、离子束从四艘星舰大小炮口一轮轮发射。只有在宇宙空间这种尺度上才会看到光束变成一段段如同发亮竹竿的景象,密密麻麻的竹竿像是被拉长的雨丝,凑在一起扑向来袭的月球机器人。密切关注着战局的周麟并不觉得这一轮攻击会有什么明显的效果,虽然星舰上的激光炮口径功率都远超机甲可以承载的,但激光武器的缺点还是很明显的,对于物质的破坏能力很容易被影响和干扰。转眼间,细细密密的“雨丝”就跟机器人集群迎面相撞!然而,看似密集的机器人集群和光雨,其实也仅仅只是“看似密集”,只有真正身处在附近在会发现,无论是机器人之间还是那些光束之间,其实都有很大的空间,而且光束在飞过来的这段时间里已经足够腾挪躲闪,不过也有一些机器人被激光命中,有些直接被烧融,有些则是肢体部位被破坏,但整体行动力仍在。此时双方的距离差不多还有几万公里,机器人能够携带的武器往往无法在这个尺度上发挥作用,它们发挥真正的实力要等到刺刀见红!可惜通常情况下星舰是不会给机甲或者是机器人近身的机会。无数空间地雷像天女散花般被发射到机器人过来的必经之路上,这种由几十米长的“母雷”直接送到预定空域后以爆炸的形式将子雷散布开,由于宇宙空间没有空气阻力和巨大的引力作用,所以理论上母雷散布时只需要轻轻一“炸”,产生的推力就足够让成千上万颗子雷以相对较慢的速度不断向四面八方扩散。这种扩散不碰上其他东西或者是主动改变是不会停止的,看似有些随性了,但子雷爆炸的威力根本不会对星舰的护盾有任何影响,却可以对靠近的机甲造成极大的破坏,而且密密麻麻的子雷会形成一层屏障,机甲想要高速通过时就需要判断每一颗子雷的空间位置和运动轨迹,给算力带来沉重的压力,如果不这样做又很容易撞上子雷或者是引爆附近的子雷。而且这些子雷本身还有一定的智能,只要判断出附近有机甲活动,它们就会启动“随机运动”模式,就像是显微镜下正在做布朗运动的分子一样,毫无规律地乱蹿,撞到谁就算谁倒霉!一时间,密密麻麻的空雷散布在超过数万立方公里的空间范围内,以至于那些机器人都不得不开始发射能量束,试图清空一条道路来。可事情怎么会这么简单。当第一颗空雷被能量束武器破坏爆炸后,附近几公里范围内的空雷就进入了随机运动模式,在一个随机小范围内不停地来回乱蹿,如此一来机器人再想用光束武器瞄准并命中这些空雷就非常困难了。所以机甲类虽然在近身战场上是星舰难以应对的敌人,可前提是要能够靠近星舰。除非是那种非战斗类型的星舰,比如运输啊,采集啊之类的大型星舰,只要是战斗类型的星舰必然都会有一大波应付小老鼠的手段。像现在摆出来的激光武器、空雷之外,至少还有十几种方法可以让来袭的小老鼠死无葬身之地!密密麻麻的空雷严重滞后了月球机器人的速度,要么强行穿过空雷阵,要么就需要绕圈子......然而不等这些机器人做出决定,角宿号等四艘星舰各自发射了一颗飞行器,向着机器人集群最密集的地方冲去!可能此时那些机器人还不知道发射的究竟是什么,但周麟等人都已经收到了通知,重力井炸弹!通常情况下对付一批机甲、机器人集群并不一定需要使用这种武器,主要是有些浪费,这次使用重力井炸弹主要是为了测试一下实战效果,因为担心半路上被拦截了,所以才要求每艘星舰各发射一枚。空雷的效果目前看起来还不错,月球机器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能强行通过,结果就是太空中不断出现一朵朵耀眼的火花,因为没有声音的传递,所以看上去像是隔着厚厚的玻璃看远处夜空中的烟火,煞是美丽。而角宿号这边的手段可不仅仅只是这些肉眼可见的东西。一阵阵震**波束对准月球机器人发射出去。这种人类肉眼看不到的震**波束会将途经区域内所有物质形成共振状态。之所以人类以前没有发明出这种武器,是因为最初人类认为宇宙空间中是完全空的,没有任何介质可以利用,理论上来说震**波束并不可能“无中生有”,是不可能在宇宙空间里传播出去的。末世后,随着科技爆发来福基地的团队经过反复学习后终于认识到,震**波束之所以可以“发射”到极远处的目标区域,利用的介质并不是过去人类认知当中的那些。只能说人类的认识被“五官”限制得太厉害了。通常情况下,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就会被大脑判定为不存在。可实际上呢?空间本身、引力、各种波乃至暗物质这些东西其实都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人类的感官无法直接感知而已。所以宇宙空间里从来都不是空的,如果换成更高级的感知器官就会发现,其实里面“满满当当”的,甚至会有一种寸步难行的感觉。震**波束利用的就是这些人类感知不到的物质来传递震**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人类可以掌握“全物质震**波束”技术,那就等同于掌握了宇宙的终极武器。因为只要震**的功率足够强大和持久,依靠源源不绝的全物质震**,最终可以将整个宇宙所有物质全都震得稀碎,然后变成一锅“原子汤”,基本上这样一来宇宙也就毁灭,死寂了。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对付一些“小小”的机器人,也犯不着动用这样的大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