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几个人吃了早饭,便一起上班去了。周小川来的地震办公室,立马被里面的人员给惊呆了。本来只有六七个人员的办公室,里面增加了至少十几个人陌生人。而且看这个样子都是上班的。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年轻。大一点也就二十刚刚出头,小点的,甚至只有十七八岁。看到他进来,许海东站了起来拍拍手:「来来来,大家认识一下,我们的另外一位大英雄凯旋归来了啊!他就是我们的办公室副主任,周小川同志。」众人闻言便立马鼓起来掌声。周小川不知道什么情况,笑着和众人点了点头。随后许海东虚按了一下,让众人各自忙各自的。等人群散去,周小川将手里的东西给放了下来,随后来到了许海东的身边。「许主任,这是.....什么情况啊?你这不是要去京都吗?没去?」听到他的话,许海东笑了笑:「去过,这都过去快一个月的时间了,这些人是劳动局今年分配给我们的人员。我们办公室的力量还是太薄弱了,而且这不是紫蓬山地震台要成立吗?就给我们分了一下学生过来。」说完,叹了口气。周小川见状,知道老许是对这些人的到来不满意,或者说是感觉调来的都是学生不满。思绪间,许海东对着周小川笑道:「知道吗,你去参加救援的时候,我去了京都,加上这段时间统计出来的数据。你知道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吗?」周小川闻言摇了摇头,「不知道!」随后便听到许海东一脸兴奋道:「海城地震很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在正确预测地震的基础上,由官方组织撒离民众,明显降低人员损失的唯一成功案例。这件事情肯定会震惊国内外相关学者,你也知道我们国内的设备多简陋,但是我们却做到了。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这或许是个里程碑。」周小川闻言笑着点了点头,其实对方这么说,也不算错。但是在他的记忆里,好像没听说过哪次大地震被预测出来过,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不然就不会出现汶川、雅安这些事情了。用后世的一句来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过,虽然他知道未来几十年的结果,但是他也没有嘲笑对方。也是因为对有了这些有着不服输,有着强烈民族感的前辈,所以我们才能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都理解不了的奇迹。看到周小川的表情,许海东有些兴趣索然。感觉对牛弹琴了。这种高兴,只有从事这个行业研究的人,才能真正明白对方的意义。随后对着周小川说道:「哦,对了,,陶孝平和侯仲生两个人在紫蓬山那边待了半个月采集了一些地点信息,需要我们开会确认一下地点。你看看怎么弄?」周小川闻言想了一下,便说道:「地点合适不合适没有人真的清楚,那就让两个人说出他们选一个最合适的地点,说说理由,不过专业的事情还是需要交给许主任你和刘科长了,我可是一点也不懂,不能乱说。」听到他的话,许海东笑了笑没有给答复。「行,就按你说的,先看看情况!」周小川见状,笑着打了个招呼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抬头看了一下,众人都在忙活着自己手里的活。而那些新来的人,说是忙活,其实说白了就是在和周小川一样,在学习地震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刘伟看到对方过来,拿了一个资料递给了他,「周主任,这个是今年的拨款预算,但是到现在一分钱都没过来。还有就是,今年的初期预算中设备申请、工资发放、以及地震台的建设.........这些项目加起来已经超过了拨款。怎么办?是砍掉一些还是.....」林林总总的说了一大堆支出。周小川闻言轻「哦」一声,接过清单看了一下。对方在农场干了这些年了,都是触类旁通,应该不会出错误。看完以后,对着刘伟说道:「知道了,我再看看,不过财务局那边问题不大,你到时候再催催,这种拨款不会出问题。」地震办公室下面只有地震台属于下属单位,地震办公本身就是第一级单位,不会出现被挪用的情况。就算挪用也是地震办公室挪用地震台的。不过这个预算开支差距就太大了,足足3000多块钱。钱不多。但是对于现在的个人来说,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刘伟闻言点了点头,随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周小川又仔细看了一下报表,确认没有出入以后,这才找到了许海东。对方听到的话,接过东西。没去看,而是询问道:「这些新来同志的工资没算进去,预算的时候有没有剔除?」「看过了,已经剔除了。」这么基础的错误他怎么可能会犯。许海东闻言点了点头,翻看着报表,一项一项的查看着。看完以后,将报表合起来,叹了口气,「我们申请的573型号的短周期地震仪没通过,上面现在也没多余钱给我们,先放这里吧,到时候再试试。」周小川点了点头,便对着他说道:「主任,你这申请有一段时间了吧?海城地震能被成功的预测,这是一个很好的说头啊,上面应该会同意。」随后想到什么,对着他继续说道:「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咱们的单位级别也够,可以开办自己的附属企业也能缓解一下压力。」没想到级别这么高的单位,拨款还没有他那农场十分之一。许海东闻言有些意动,海城的地震预测给这个行业带来的巨大的希望。减少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失。能顶无数个三千块钱了。至于周小川说的附属企业,也不是不行,只是有存在风险而已。毕竟现在不是经济挂帅。他可不想再去农场"学习'。「周小川!」思绪间,门口一道声音传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