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糜竺讨价还价了好久,终于在一个月十二坛酒,外加一些额外的肉食作为赏赐上达成了共识。糜竺也是没想到,张飞这个黑厮居然也学会了套话,更没想到看着挺老实的张元长,原来是跟那个黑厮一伙儿的。一次奖赏十坛的话是他糜竺亲口说的,但谁知道这俩货居然在奖赏次数上跟自己下套啊。要知道主公刘备一年也就两次操典,给与全军两次赏赐,每次赏赐总数也不会超过五十坛酒......这俩货难道还能真的不懂这个规矩?!糜竺没办法,只能多搭上两坛子酒,让这俩货别太过分......眼瞅着就过年了,哪里都是需要用钱的地方,哪有功夫来跟这俩货掰扯这些事儿。张飞和张溪这俩人已经很满意了。也就是张飞这次听了张溪的,先狮子大开口,然后张溪帮衬着套话,不然哪有今天的收获。而有了酒以后呢,张飞顿时觉得自己的底气足了,隔天就找来六个小校一起开会,商量这个军中嬉戏的事儿。几个小校一听这事儿不仅要分名次,居然还有奖励,而且奖励居然还跟酒有关......这事儿谁会不上心?!光一个排名次就让几个小校摩拳擦掌的准备大干一场了。对底层士卒来说,什么名次可能还比不上一块肉重要,但到了小校这个级别,求的是更上一层楼......你要是军中嬉戏名次总是倒数,你有这个底气跟我竞争升官么?!所以对小校们来说,酒不酒的不要紧,名次才是关键。而对于各自麾下的士卒来说,有酒不说,还有其他的一些肉食赏赐,这才是他们努力的动力。现在上下的要求都满足了,那还说什么,开练吧。有条件的,比如说寇封和张飞的部曲小校,自然是准备好礼物,要么请张溪,要么请张飞的,请教这个嬉戏的诀窍。第一次蹴鞠大赛大家可都看见了,两支队伍能有那种虐菜表现,完全是两个人私下教授后的成果。而张溪和张飞也乐意看到这个事情发生,毕竟他们的目的,不仅是练兵,也是练将。具体怎么训练和排兵布阵,张飞和张溪都不会说,哪怕是寇封求着张溪,张溪都死咬着就是不说。说了就达不到练将的目的了。两人都只是告诉这些小校,足球场上就跟战场上一样,每个球员就是他们麾下的一什队伍,这本质就是一个攻城和守城的游戏。到底该怎么攻破“城门”或者守住“城门”,这是这群小校们要去考虑的事情,因此下次比试,就会以小校为单位进行考核排名次,每个小校都必须站在自己的队伍旁边进行指挥。就这样,一群人摩拳擦掌的准备了五天的时间,最后在校场见分晓。有人信奉的两军相逢勇者胜,比如寇封,他就是让他的队伍猛冲猛打,在对方没有反应过来前取得优势,然后围攻。有的人信奉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比如张飞的部曲队伍,先任由对方进攻,然后找寻到对方的破绽,一击致命。当然也有人比较均衡,平衡发展,试图通过堂堂之阵获胜,也有人哪一路强就只走那一路,依靠偏锋进攻。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有胜有败,胜者趾高气扬,败者死不甘心......而这次的奖励,最终还是归属了张飞部曲队的小校。原因也很简单,张飞的部曲们本身身体素质占优,再加上能当张飞部曲小校的人,本身也有一定的指挥能力,在搞清楚布阵的原理后,获胜是很正常的事情。张飞军中并没有那种隐藏的统帅级牛人,可以单凭布阵和指挥抵消身体素质的优势,也不存在那种有着先进的战术眼光的人,可以第一时间看穿对方的进攻套路并立刻做出应对。到最后拼的就是场上士卒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拼的是小校的指挥能力,张飞的部曲小校获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至于后续如何嘛......还真有点不好说。张飞的部曲虽然身体素质占优,但两者差距并不是太大,而且在战场上遇到这样的敌人,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克服,这些小校们心里都有底。至于指挥水平嘛......算上寇封一共六个小校,谁都没觉得对方比自己强多少毕竟是嬉戏,不是正面战场厮杀。正面战场厮杀你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而嬉戏呢,每五天一次,这次输了,下次再想办法赢回来就是了。自己的队伍有什么缺陷,那就想办法避免,这次我方犯了什么错误,那下次就改正......这就是练将的目的。就这样,军中每过五天一次操练,操练结束后就是重头戏——蹴鞠嬉戏。军中每天就这么过着,有比赛就打比赛,没有比赛就准备比赛,以至于一群将士们都快忘了,马上就要过年了。张溪和张飞可没忘,过年前,刘备总要从襄阳回到新野的。而刘备从襄阳一回来,肯定会带回来新的消息,也会布置相应新的部署。而刘备果然在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回到了新野,而且一回来,也果然召集了自己的下属,开始讨论新一年的应对方案。刘备去了一趟襄阳,不仅成功的让关羽镇守樊城,而且还跟荆襄世家们搞好了关系,回来后心情一直很好。就一点,北面的曹操,始终是最大的威胁所在。曹仁的军队虽然打退了,但毕竟只是偏师,一旦等曹操从北方腾出手来,早晚会南下荆州的。这点,不仅刘备知道,刘表同样心里很清楚,否则他不可能同意让关羽守樊城。关羽可以说是整个荆襄地面上,名气最大,能力最强的统帅型将领,没有比他更适合镇守樊城的人了。虽然关羽是刘备的人,但如果考虑到曹操的强大威胁,刘表也愿意跟刘备暂时性的合作。说不上是谁利用谁,毕竟刘备和刘表的共同敌人都是曹操。至少在曹操的威胁没有去除前,刘表不仅不会害刘备,还会尽量满足刘备的需求。刘表这个人,虽然水平是差了点,可好歹是荆襄八骏,又是以外来户的身份在荆州站稳脚跟的人,他不可能是傻白甜,也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手下那帮子荆襄世家的心思。可刘表不想投降,起码他活着的时候绝对没想过要投降曹操的事儿,不然他有的是机会,何必等到现在。现在刘表也知道自己的手下靠不住,让他们去守樊城,说不定哪天曹军就出现在襄阳城下了,所以才会跟刘备达成了默契,互相合作共抗曹操。可刘表也有刘表的难处,那就是刘表手上实际能控制的军队数量不多,而且需要靠这些人来压制荆州世家们的野心,因此他不能在兵力上支持刘备太多。另一个,刘表也要防止刘备趁此机会做大,故此只愿意给与刘备有限程度的支持,比如说粮草方面的支持。这样做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刘表可以更实际的控制住刘备的军队。新野小城,粮食产量有限,樊城又类似于半军事区的概念,周围都是为了战争做准备的,耕地也早就荒废了,因此刘备军的粮草补给都必须通过刘表的补贴来达成。如果刘备有异动,或者要趁机做大,刘表把粮草一断,刘备就会很难受。刘表考虑的很好,但刘备也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一方面,他嘱咐关羽在坚守樊城的同时,能垦荒就尽量组织百姓垦荒。另一方面,他交好襄阳世家的目的,也是希望获取襄阳世家的支持,从世家那边获取一个稳定的粮草供应渠道。但这年月的世家,哪个不是老狐狸,谁会没事儿把家族命运押宝在一个连自己地盘都没有的人身上?!荆州黄家算是跟刘备走的最近的一个世家大族了,但即使这样,黄家依然没有跟刘备彻底合作的意思,只是象征性的出了一笔钱粮,经由江夏黄祖的名义,赠给刘备。因此,刘备回到新野后,一方面开始主持新野的防务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专门回来,跟张溪和徐庶一起,商量关于谋取江夏的事情。别看有了樊城在手,好像刘备已经有了一块相对富足的区域......实际上不是的。樊城一直是襄阳的屏障,这些年一直被刘表当成襄阳的防线在经营的,这地方的百姓基本都已经被刘表迁去了襄阳,驻扎在这里的,基本都是军队。一直要到后来曹操南下荆州,拿下襄阳后,有襄阳坚城挡在南面,樊城才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可即使这样,樊城作为一座军事要塞的本质,并没有被改变,不然曹仁也不可能依靠它坚守了关羽的进攻一年之久,给徐晃击破关羽的机会。把樊城当成发展基地,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不合适的,他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后方,也没有足够的百姓耕种。樊城唯一的好处,就是依托樊城,可以沿汉水南下,快速沟通襄阳,南郡,以及江夏。襄阳和南郡就不要想了,这些地方除非是刘表死了,否则绝对没有刘备插手的余地。倒是江夏......没有樊城的话,新野沟通江夏就要走很大一段陆路,中间可能还要通过襄阳,但现在有了樊城,江夏的物资只需要顺汉水北上,就可以到达樊城。虽然也很麻烦,江夏到樊城的这段算是逆流而上,但比起遮遮掩掩的走陆路,总是方便很多。现在的刘备,开始对江夏动心了。更何况,刘备也跟荆襄的黄氏家族聊过了,对于江夏黄祖,黄氏家族的人也多有不满......如果是这样的话,只要操作的好一点,也不用担心荆襄黄氏翻脸,说不定还能反过来受到黄家的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