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六十七章 科举1(1/2)

作者:沈三问 字数:2613 更新:2023-05-31 00:58:51

武后留下沈三问详谈。此时的科举,与后世的考试无异,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将,沈三问是在太清楚应该怎么折磨这些考生了。这些年的苦没有白受,这就有机会与人共苦了。武后显然是很需要科举的,不然朝中上下一心,铁板一块,许多事情都与她对着干,什么事情都要强硬的来命令下属,是个人都会疯的,这些下属也会疯的。若非心智坚定的人,恐怕都要怀疑人生了。那些高官也容不得她一直任何事独断。可是科举出现才多少年?隋文帝灵机一动想出来的,或许还是为了能够有个借口,更好的赐官给自己看中的人。沈三问说了考核办法,说了考核流程,武后眼中已经掩饰不住激动了。作为一个实际的皇帝,能让她激动的事情不多,让她发怒的事情倒是挺多。想想自己以前做过的试卷。无外乎,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分析题,还有作文。还有翻译题。现在科举的贴经和墨义,也就是填空和翻译题。选拔分为三步就可以了。第一步,默写、判断、选择。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话真的是自欺欺人。我曾经读了好多遍李白的诗,云想衣裳花想容,都没明白古人所说的意境是如何的优美。后来查了释义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云想来给她做衣服,花想来装扮她的容貌,的确挺美的。所以,理解还是很重要的。这一步的考核,便能剔除一些死读书的人了。若是真的熟读经典,对其中的典故有自己的理解,那么理解起时政来也不会太差。这一步,便能挑选出那些性格坚韧、能吃苦耐劳的学子了。至少题目出难一点,能理解题目的,注意力和毅力该不下于人了。第二步,再考一下分析。比如。土地问题怎么解决。国库空虚怎么解决。管理商户怎么管理。吐蕃叛乱应该如何安抚。给出一些解决之道,让这些人来分析,筛选出合适的。社会问题,社会人应该多了解一下,就算说的不对,有自己的主见也是极好的。而且这个主见还能看出这个人到底是个混账,还是个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项政策到底是不是利国利民,还是得让群众来说话,这一步变让考生来分析阐明一下。二十一世纪的考试,也有分析题,考生还不能简单的回答是与非。就算你把题目正过来、反过来抄一遍,解释一遍通俗的白话,老师看着也会极其欣慰。仿佛你真的理解了文字的内涵,是个了不起的学生。反观那些就回答是与非,惜字如金的人。就算你回答对了,老师也会觉得你是猜的,再来一句,理解的不够透彻的批语。让人欲哭无泪。这大抵就是胸有千言,下笔无字。既然说了是选有主见的人,这些纵然有才有智的人,却只能遗憾被剔除了。毕竟,能说服别人,也是一项重要的本事,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的判断是与非。能阐述自己的观点,说服没有主见的人,真的是为官一项重要的本事。第三歩,只能是作文了。一篇文章写下来,短,还能掩饰一下人品。长了,就会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就像此时正在码字的作者,看文就知道是个感情专一的人。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其实沈三问一直搞不懂,为什么做官居然要考诗词歌赋,让人有一种选诗人的错觉。或许科举出来后,这几代的皇帝以为,能做好诗的,便是聪明人吧。这时的作文已经粗具后世命题作文的雏形了。给出一个政题,让考生自由发挥,叫做政论。这些题型出来,真的是千百年没有变过。只是初步了解一下,沈三问就有很多地方想吐槽的。不过凭借自己领先千年的常识,来苛责古人,也不道德。沈三问还是建议取消了诗词的单独评分,以政论为主,可以于政论中以诗词彰显文采。有了题目,还得有流程。流程不过是乡试、州试、省试、殿试。乡里先参加一次考试、州里再参加一次考试。省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尚书省的考试。殿试是又皇帝主持的考试。武后十分欣慰,“以往的科举大多是世家直接送人到礼部应试,所以这些门阀猖獗至今,有了这详细的选拔之策,吾终于可以打破这种格局。驸马此功不小。“有一个野心勃勃的上司,至少不愁没事干。武后当即开了一场恩科,三月之后允许全国学子,进京考试,选拔人才。沈三问成了主考官。这大手一挥,全国的人流都得靠过来,人多了,就不好管了。不过朝野上下都十分乐观。有笑话可看。武后想成千古之功,革旧出新,苦的却是沈三问。可想而知,这些人听到恩科的消息会如何疯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恐怕来的得有百万之众。长安是不能容纳这么多人的。好在武后给他的权力也够大,便宜行事,务求此次科举能选出有真才实学的人。那好吧,那就分地区考试吧。洛阳和长安负责二试,岐州、幽州、商州、梁州,这些地方都负责一部分初试考生,如果有胆敢驱逐考生,泄题作弊的,满门抄斩。进展的还算顺利。两个月下来,已经筛掉了一批又一批人。不知道是滥竽充数的人不少,还是教师资源稀缺,还是试题太难了。赶考的百万人,一试能通过的,便只有十分之一。二试能通过的,又只有十分之一。最后还剩下万余人,留在长安。科举向来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唐朝也不例外。万余人,能最后被取用的,恐怕不足百人。考生人心惶惶,半年时间就这么荒废了,还有些不满。特别是知道诗词被取消了,只有政论。也不带这么玩人的吧?一首打油诗,从学子中传出来。“千里赴科举,试题多刁难,若事庐陵王,诗赋亦风流。“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1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