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战争暂时不会发生。但是,暗地里的争斗不会停息,特别是各国的媒体报纸。在这个缺乏互联网的时代里面,报纸是最方便且最快捷让民众获得一线消息的媒体工具。一开始,媒体报纸只是用来报到国内的一些事情。可随着时间的发展,时代变了。报纸开始干涉政事。一旦出现外交上的问题,无论大小,媒体报纸都会大力宣扬。如果外交官在外交上态度强硬,那么报纸则会煽动民众热情。可是,如果外交官在外交上有所退让,那么报纸则会进行贬低,从而影响外交官的判断。外交并不是请客吃饭那么简单。强硬需要,但有些时候的退让也是必须的。与强国外交就必须灵活变通,否则会出现不可挽回的局面。可是,自从报纸媒体干涉外交政事之后,让不少外交大臣都畏手畏脚。常常有大使或者外交大臣批评本国的外交媒体报纸的态度恶劣与无礼。可是,这些大使或者外交大臣很快就怂了。毕竟掌握着舆论权的正是这些报纸媒体。一旦煽动民众怒火,大使或者外交大臣等官员就不得不引咎辞职。因此,一旦自己被登上报纸头条,这些大臣就不得不为自己的态度问题,向报纸媒体表示歉意。但也有官员以此来做借口,声称他们的行动自由被这些报纸和舆论所限制。他们说:如果我们在外交上采取了让步,那么国内的报纸与舆论就会将他们给赶下台。每次看到这些信息,玛利亚都不会感到惊讶。因为,就算过去百年光阴,这样的事情也不少见。只不过二十一世纪的媒体舆论是针对民众,而这里则是煽动战争和民族情绪。这场发生在摩洛哥的英法会议,恐怕会引起局部的秘密战争。面对玛利亚的问题,布鲁西洛夫沉默了一会。他无法明确回应。因为,现在的欧洲局面充满了不稳定性。“或许会有,这就是为什么陛下会让我过去。”“是保护谁?”“保护我们的外交官。”虽然在各国报纸的明面上,俄国并没有准备参与这场会议。但是,这并不代表就真的不会。这个时代的军权和政权十分混乱。有时候,两国外交刚达成一致,可双方军队却在某个地区发生冲突。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就算是俄国,在日俄战争中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当然,那都是以前的事情。现今既然俄国派出外交官过去,恐怕就是商讨如何应对德国的军备扩张了。布鲁西洛夫此番前去,就是为了保护自家外交官。既然如此,让他带着米哈伊尔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此,双方意见达成一致。还没缓过神来的米哈伊尔就这样被玛利亚给卖到布鲁西洛夫身边。“弟弟啊我的弟弟,你要好好学,学得一身本事之后,苏维埃需要你的才华。”机会不是天天都有。一旦看到机会,就必须稳稳抓住,绝不能松手。特别是跟着这位老练的将军,肯定能学到更多的东西。米哈伊尔十分清楚,所以他点头答应了。在玛利亚离开后,米哈伊尔就直接跟在布鲁西洛夫身边。现在的他,有了另外一个身份。将军身边的实习参谋。安排妥当之后,玛利亚就回到学校里面去。摩洛哥的谈判说不在意那是不可能的。然而,就算在意也没用。她手上没兵没钱,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公主。就算想改变事态发展,也是有心无力啊。况且,这可是二十世纪初的动乱时代。要想改变历史,可不是单纯的解决掉一两个人就能完成。因为这个资本帝国之间的矛盾,是长久积累而成。所以她什么事都做不了。既然做不了,那还不如做点别的。走出副校长室,一名学生已经在楼梯口处等候自己多时了。她不知道玛利亚的真实身份,但她知道玛利亚与副校长关系不一般。加上学校内已经传出玛利亚就是布鲁西洛夫将军孙女这一件事,因此,对待她自然不会过分出格。更何况,她此番到来的任务就是为这位新同学引路。这位女学生朝着她微微一笑,说道。“新同学你好,由于不久前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所以经济学区已经搬到西学院区去了。”玛利亚眼眉轻挑。西学院区距离自己姐姐奥莉佳的学院区比较远。原本,经济学区是在北学区那边,只要几步路就能到达自己姐姐的学习区去。然而她却没想到居然因为这场工人运动,导致学区位置发生变化。但这并不影响自己的打算。玛利亚连续报了两个科目。一个是经济学科目,一个是军事科目。经济学科目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为了在毕业后可以获得一个自选官职的资格。在那个时代,只要你的学习成绩能达到学校前五十名,那么你就能获得一个自我选择职业的权力。在未来,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军事学院中毕业,其成绩在前四十五名,因而获得了一个自选兵种的权力。只不过,他选择了步兵兵种,一个要历经地狱的可怕兵种、玛利亚正是看重了这一点,所以她选择了经济学科目。然后就是军事科目。目的也很简单,她不可能不学习军事。就算有米哈伊尔这样的军事天才在,但未来局势变化万千,她需要更多的知识来填补自己天赋上的不足。确实,玛利亚一直认为自己的天赋严重不足。之所以可以给约瑟夫教导一些理论知识,那都是因为上辈子的自己经历过系统学习。系统性学习可以让一位平庸之人获得知识,从而改变自己。可就算如此,玛利亚也只有这些不完全符合俄国的理论知识。反观约瑟夫,每当玛利亚提出理论和建议,他都能从容改善并且将其完美的执行下去。好听的说,玛利亚和约瑟夫就是最佳搭档。难听的说,青铜玛利亚被王者约瑟夫带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