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535章 轻重工业的发展,苏联不能走老路

作者:符华 字数:4218 更新:2024-04-02 17:34:53

虽说要解放农村人口,但农村依旧有着极其关键的重要性。他们现在要实现的是工业化,而这方面的工作则落在了约瑟夫身上。理论方面,约瑟夫确实没有托洛茨基等人厉害,但他胜在实践性强。所以在雅可夫提出‘解放农村劳动力,从而增加城市人口’的方案,他表示赞同。如果城市人口都不能达标,又何谈城市工业化。然而,乡村又不能就此放弃,不可能不管不顾。原时空中,就是对乡村的过度打压和剥削,导致农民起义不断发生。乌克兰大饥荒确实是有天灾的原因在里面,但同时,也离不开那时候苏联对农村的不良处理。所以在这里,玛利亚成为了对待农村问题的主要负责人。要在不干预工业高速建设的同时,尽可能地推动乡村发展,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所以在这场高层会议暂时结束之后,玛利亚便马不停蹄地带着人,往乡村奔去。她到往了彼得格勒四周围的乡村,为了对乡村拥有过更加深入的了解,她甚至去了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区。这一探索便是两个月时间。而让玛利亚所关注的,则是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割裂感。乡村很贫穷,穷得很多生活用品都无法直接采购。对于这一点,在政治局高层会议中,玛利亚毫无保留地提了出来。更重要的是,玛利亚在乡村上面看到了一种发展可能性,那就是乡村工业化。这里的工业化并不是城市的重工业,而是乡村轻工业。一直以来,苏联被人所诟病的经济臃肿体系,便是轻重工业失衡。虽说重工业的发展让苏联获得了巨大成就,并且让苏联抗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呐萃的猛烈进攻。可后续发展,却因为对轻工业忽视和军工业的严重依赖,导致苏联经济以一种畸形的方式呈现在世人眼前。正因如此,要想解决轻工业问题,成为了玛利亚当前需要去考虑的问题。当然,发展轻工业的同时,绝不能影响到重工业发展,特别是现在这个阶段,重工业不能停也不能减速。否则到了未来,苏联恐怕会成为他人宰割的肥肉。玛利亚所需要去思考的,正是要如何在不影响重工业的前提下,发展轻工业。于是乎,她看到了乡村的潜力。乡村确实是最适合发展轻工业的地方,而且轻工业的发展,往往能为重工业产品进行消耗,从而实现轻重工业的内循环。特别是拖拉机这样的工业产品,放在乡村里面最合适不过。用拖拉机来代替人力,不单可以节省农村劳动力,更可以让农村人口得到解放,从而实现雅可夫所提出的‘解放农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的方案。对此,玛利亚为自己的想法做出解释。“例如一个农村家庭,家庭里面有有六口人,六口人要想发展他们所获得的土地,几乎要全部用上,但如果有了机器,则会节省两到三个人。”“被解放出来的三个家庭成员就会空闲出来,可他们又要扩大自己的需求,于是便会进入城市工作,从而增加家庭收入。”“这样一来便能够以和平的手段解放农村人口。”“一来,能够消化工业产品。”“二来,在不影响农业发展的同时,解放农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考虑到农村没有钱购买机器,所以机器可以先借再租,后续再进行购买。”“而且我认为可以建设村镇企业,乡镇企业对工业的消耗也同样有着自己需求,同时还能够实现农村原始资本积累。”“然后以农村的原始资本,逐渐发展农村内的轻工业。”关于资本原始积累,政治局的人都十分清楚。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字,那就是钱。英法等西欧国家是工业化最快的国家,然而他们在积累原始资本的手段也同样是简单粗暴。那就是入侵。通过武力手段,对落后的国家进行入侵。不单打开对方的市场,更要对他国资源进行掠夺。以这样卑鄙无耻的手段,从而给自己积累大量原始资本,然后发展自己国家的工业。在未来,西欧国家普遍都过得很舒适,其最大原因便是因为他们的祖先,在很早之前就已经通过侵略等手段,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而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都过得很艰辛,那是因为他们的仍在发展,由于不存在入侵,所以只能苦自己国家内的百姓。同理,苏俄要想发展自己的工业,首先要做的就是获得工业资本。原时空中,苏联对工业发展资本的获取,便是通过工农业剪刀差,疯狂剥削农民,压榨农民,从而实现原始资本的积累。只不过苏联所实现的工农业剪刀差太简单粗暴,其后果便是农民十分凄惨。但现在不一样了。玛利亚认为,要想进行原始资本积累,并不一定压榨和剥削农民。反而可以提高农民生产力和积极性,以此来实现资本填补。而乡镇企业就是这么一个手段。对于建设乡镇企业进行工业化原始积累这件事,弗拉基米尔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特意拉着玛利亚的手,轻拍手背,慎重认真地问道。“玛利亚,你详细说说,这要如何去做?这又要如何去理解?”“我的看法是共同富裕与权力下放。”玛利亚认真说道。“权力下放是对工人利益的保障,但目前还没构思好,我需要一些时间。”“至于共同富裕,是城乡发展。”玛利亚不喜欢说什么先富带动后富,这不现实也不实际。毕竟理论是理想化的,但现实却是十分骨干残酷。与其先富带动后富,还不如共同发展,互补差距,从而缩短贫富差距,减少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异性。要知道,现在的苏联比原来的苏联更具优势,比祖国更更更具优势。玛利亚将自己的理解,一点点陈述着这里面的内容。国家的主要区分是以城市和乡村为主。同理,国家发展也是主要区分成重工业和轻工业。在这两点上,重工业输出生产资料,例如拖拉机,缝纫机。重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砸钱去研发新技术,改进旧技术。重工业的特点就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然而,直接生产衣服、罐头食品、香肠等日常用品,则是轻工业。轻工业的特点就是劳动密集型。轻重工业之间有上下游关系。设备厂商制造出了纺织机器,制造出了农用拖拉机,这些机器需要卖给纺织企业,农村农场。只要出售机器,他们才可以赚取到收益,从而回笼资金。由于现在的苏联正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这就导致他们重工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无处出售。这也就代表,苏联的重工业产品基本没有市场,外循环计划宣布破产。在重工业投下的钱,很难实现资金回笼。说到这里时,弗拉基米尔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关于这一点,负责国家工业发展的约瑟夫也曾经提出过。现在苏联的大部分工业产品都无法出售,导致工业产品出点大量囤积。要想消耗这些产品,只能使用强买强卖。但幸亏玛利亚的外交政策,让苏联拥有了不少盟友。无论是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还是相对贫穷落后的亚美尼亚、伊朗都需要进行发展,这就让这些工业产品得到了消耗。然而,这些国家的发展十分缓慢,在消耗上面相对有限,这就使得外循环很难实现。因此要想实现资金回笼,就必须实现苏联国内的内循环。但又要如何实现内循环?玛利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发展轻工业。事实上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可以同步进行。因为重工业所输出的生产资料,就是为了使用在轻工业上面。以重工业机器反馈给农民,从而减轻农民负担,增加生产力度,同时还可以解放劳动力,让其进入城市,一举多得。而城镇企业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轻工业上面。就在这时,约瑟夫问了一句。“但这样去做,恐怕会分散力量,我担心会影响到对重工业的发展。”“事实上,我们可以将轻工业交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由他们来生产轻工业,而我们负责生产重工业,双方弥补差距,以此实现同步发展。”说完,约瑟夫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补充道。“只要这样去做,我们就可以凭借自己的重工业输出能力,牵住他们,以此来体现我们的强势领导地位。”约瑟夫的想法,在场的几人很快就明白了。说白了就是确立苏俄在联盟中的主导权。虽说这样去做,确实可以让苏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老大哥,但玛利亚并不赞同这种做法。她看着约瑟夫的眼睛,认真说道。“这种做法有两个弊端。”“第一,如果这样去做,我们的强势必然会过度影响他国的内部政治,到时候只会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造成矛盾。”“第二,我不认目前他们有能力消化我们的工业产品,而且如果我们过度忽略轻工业,到后面,人民的生活水平恐怕很难提高。”原时空,苏联人民早就摆脱了温饱问题,然而他们在吃喝玩乐上面的选择,却少得可怜。玛利亚依旧记得,上辈子读书的时候读过一段内容,祖国用猪肉面粉换取了大量的重工业产品。由此可见,苏联的轻工业确实是严重缺乏。既然这个时空有自己在,当然会对此作出调整。至少要让苏联民众幸福感提升上来,如果连人民都过得不幸福,他们又如何能相信社会主义?而且约瑟夫的想法,存在着他对国家和国际的理解在里面。原时空里面,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将约瑟夫称之为红色沙皇,那是因为他所领导的苏联,太过于强势。其强势程度,甚至有一种‘你不听话,我就让你不好过,即使你同样是社会阵营,我也不会承认你’的霸道行为。这种行为确实是让苏联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虽然这个提升并不怎么友好。玛利亚自然是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虽说在发展方面,玛利亚赞同约瑟夫的一国社会主义论,但其未来发展,必然是以世界阶级斗争为主。发展成大俄罗斯主义,迟早出问题。因此,玛利亚否认了约瑟夫所提出来的建议。苏联需要的不是大哥位置,而是一个先锋队位置。他将会成为先锋队,带领着无产阶级,而不是统治着无产阶级。听到自己的建议被全面否定之后,约瑟夫有些不开心地抽起了烟。在他玛利亚的解释中听到了为什么,也听到玛利亚不赞同苏联在未来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主导权。但约瑟夫不会放弃自己的观点,在政治讨论上,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与可执行性。只不过,弗拉基米尔更加认可玛利亚的想法。他很清楚现在苏俄所要面对的现实,如果将轻工业交给东欧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自己掌控着绝对的重工业支配,日子一长,必然会滋生腐败和过度依赖。而且弗拉基米尔也调查过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伊朗等地区。让这些地方发展轻工业,其消费能力压根就不足以弥补苏俄这庞大的需求。况且对他国过度依赖,也会严重遏制自己国家的发展。到未来,必将酝酿出大祸。在思考方面,约瑟夫是考虑当下,而弗拉基米尔是考虑未来。双方都没有错,但双方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去进行思考。而玛利亚则成为了他们之间的桥梁。“我将会在不影响重工业的前提下,大力提高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我希望可以适当的开放一些市场,从而增加农民收入。”虽说农民是带有小资产性质,但事实上农民的生活并不好过,甚至可以说是悲惨。上辈子的苏联,几乎把农民给压榨成干尸,连一滴都不放过。这种行为与苏联领导人对国家发展的经验不足有着密切关系,尽管后面确实是让工业发展起来了,但农村也陷入了极大的消极状态。玛利亚就是要提高农民积极性。而提高农民积极性的最好方式,就是适当地放开市场。但对于市场开放与否,托洛茨基却比任何人都要警惕和紧张。“市场开放必须警惕小心,否则资本主义会有复辟的可能性。”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50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