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玄幻 武侠修真 科幻灵异 历史军事 游戏竞技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594章 警惕苏联打资本牌

作者:符华 字数:4051 更新:2024-04-02 17:37:57

自从伏尔加拖拉机在美国商品展览会中拔得头筹之后,再加上鲁道夫的名人效应,一时间,伏尔加拖拉机迅速出名。但出名归出名,要如何销售出去,则成为了当前为止的一大难题。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认可来自苏联的商品,更不用说美国境内也有拖拉机。对于这一问题,玛利亚借了一个人,那就是威廉·比利·杜兰特。杜兰特原本就是一位美国人,他之所以会来到苏联,只因债务问题。可即使他到来了苏联,他的才华也无法得到证明。反而是那群与他一起到来苏联的汽车技术人员,则在苏联内发光发热。正当杜兰特陷入人生怀疑之际,玛利亚的呼唤,立即在他的人生中增添了色彩。任务地点是美国,他的故乡。而他的任务则是他所擅长的事情,推销。一开始,玛利亚并没有抱太大希望。在她的原本计划内,将苏联产品推销出去,扩大海外市场,是一个长久的工作。美国是一个尝试,即使到了未来美国会因为意识形态问题而处处针对,但至少是迈出第一步。然而,令玛利亚所没想到的是,杜兰特这个人,确实是一个硬核狠人。在伏尔加拖拉机获得认可之后,杜兰特便立即带着样车去到了另外一个州。原因是,他需要重新参加另外一个展览会。对于这个原因,玛利亚表达出了自己的不理解。为了获得更大的声望和吸引力,玛利亚一开始所选择的展览会,是纽约市商品展览会。之所以会选择这里,主要是因为受到了特斯拉的影响。特斯拉曾经说过,纽约是发明家的中心,在这里可以获得无限机遇。事实也的确如此,当伏尔加拖拉机展现出来后,那粗犷狂野的气息,深受美国人喜欢。《纽约时报》就对此做出个赞誉,称赞为:有一种西部牛仔的野性美。然而也就仅此而已。要想推销出去,反而处处受阻。主要是受到了当地公司企业的阻挠,毕竟蛋糕就一块,而你们要来就得抢蛋糕了。这就是伏尔加拖拉机所要面临的问题。然而,当杜兰特到来之后,他便立即改变整个分公司的部署方向。“大城市是走不得的,我们犯了经验教条错误。”自从读了马克思书籍之后,杜兰特说话起来,头头是道。“我们应该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入手,去思考究竟要如何突破困境。”“很显然,已经陷入金融化的纽约市,并不合适拖拉机销售。”“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换一个匹配机制,从最合适的方向入手。”办公室内,杜兰特一边给玛利亚和自己各倒了一杯白开水,一边继续说着自己的理解。“我们所推销的拖拉机主要作用是什么?是农业。”“纽约市最繁华的是什么?是商业。”“农与商之间尽管有所联系,但终究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所以,我们就应该转变是思路,去寻找最好的农业大州。”听到这里,玛利亚算是明白杜兰特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寻找真正的切入口,而合适这种中型拖拉机的切入口,就是农业。“玛利亚小姐,在这方面我是专业的,而加州就是最合适推销拖拉机的一个州。”“只要你愿意相信我,我就可以给你带来一个好消息。”玛利亚思索了一会儿,便给予了杜兰特权限。很快,杜兰特便带着样车来到了加州。三天后,杜兰特确实给玛利亚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只不过,这个好消息,稍微有那么一点好。玛利亚的预估是十几辆订单,仅此而已。然而在这一方面,玛利亚的格局还是小了。杜兰特确实在加州那边取得了成功,但他所带来的不是十几辆订单,而是五百辆订单。五百辆中型拖拉机,而且要求的是当前最新款式的拖拉机。这个庞大的订单直接就砸在了玛利亚面前。当玛利亚目瞪口呆地问出自己疑惑时,杜兰特理所当然地耸肩说道。“我就跟他们说了下拖拉机的用途而已,没别的。”这样的轻描淡写,玛利亚只把他当做成在装逼。当然她也了解,这确实是杜兰特的特长。但为了确保这家分公司能按照最合理的方式运行,玛利亚特意从国内调来了管理人员。这家隶属于苏联的公司,将会按照最合适工人的方式进行招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八小时制度、一周双休、一天三餐、员工宿舍等等的,都是正常流程。只不过,有一些制度还不能搬运到这里来。例如将权力交还给工人。不是不想,而是还未完善。毕竟,即使是苏联里面,这项政策也只是在试验阶段,后续出现各种问题都需要去处理和弥补。可即使如此,伏尔加分公司依旧被美国内的任何一家公司都要好。无论是待遇还是福利,已经超出了美国所规定的员工待遇福利正常水平。玛利亚所提出的一个宗旨,那就是维护工人阶级利益。这家分公司的老板毕竟是苏联,没有资本家那么多拐弯抹角,所以在执行时,很快便获得了工人们的支持。而这,仅仅是开始而已。这家分公司很快就建立起来了。尽管一开始有不少资本家想来投资,但都被拒绝出去。一来,这家分公司并不缺钱。二来,分公司已经找到了市场,正在针对性销售。三来,伏尔加公司总部从一开始就抵制股票融资。这是完全脱离美国资本市场的玩法。如此一来,这家分公司确实赚不了太多钱,即使有杜兰特这样的天才销售员,也很只能勉强弥补分公司的内外支出。然而这家分公司的核心用途并不是赚钱。从建立这家分公司的一开始,玛利亚就没想过要如何赚钱。上司没想过赚钱,这家分公司即使再怎么出色,杜兰特的销售天赋多么厉害,也很难达到寡头资本的那种规模。毕竟,要成为美国一流资本家,你不可能不上市。因为一旦上市了,你就能融资,就能获得更多的资金,然后再用钱赚钱。反观这家伏尔加分公司,拒绝上市不说,对待工人的福利甚至是别人家的数倍有余。如此一来,刚成立没多久的分公司,确实很难盈利。若非杜兰特的口才天赋实在是太强,加上他的人脉和声望,让分公司获得更多订单,恐怕分公司还要向总部申请维持资金。但这件事还是让杜兰特耿耿于怀。明明可以将规模再一次扩大,赚取更多的钱,可是在各种规矩和要求下,却让他寸步难行。这种感觉让杜兰特难受得想要吐血。无奈之下,他只能找到还未离开美国的玛利亚,当他到来时,玛利亚已经是恭候多时了。杜兰特是一个很出色的人,而且相对于其他资本家而言,杜兰特的处事风格至少能避免成为路灯挂件。但是,他终归是资本家。资本家的逐利性不是主动技能,而是被动技能,就像是剥削问题一样。至少存在着雇佣关系,就不可能避免得了剥削。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苏联想将权力归还给工人,而这项工程如今仍在试验当中。面对资本家的被动技能,即使是红资哈默,也无法避免资本家的被动逐利。这与愿不愿意没有关系,这是cap的逻辑理论。所以她很清楚,杜兰特绝对会因为此事而找上自己。当她直面杜兰特时,玛利亚没有丝毫意外,而是平淡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杜兰特先生,当你只考虑到赚钱时,格局就小了。”然后,便没再多说什么。杜兰特确实是他们的合作伙伴,但也仅限于合作伙伴,而非同志。玛利亚会对公司里面的不少人称呼为同志,可杜兰特不行。并不是敌视杜兰特,也绝非刻意针对杜兰特,这是立场问题,并非私人问题。玛利亚会利用资本家,但绝不会承认资本家。未来的世界,必然是社与资之间的斗争,这不仅仅是意识形态,更是人类与私有制的斗争,必将是永恒的,伴随人类一生的斗争。玛利亚并不会拒绝任何与资本相关的内容,如若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又如何能在斗争中取得优势。面对汉默如此,面对杜兰特就更是如此。因此玛利亚在面对杜兰特的质问时,给出的答案只有‘格局’。对于这个回答,杜兰特一头雾水。他不理解玛利亚口中的‘格局’究竟是什么意思,但他听出来了,玛利亚确实不在乎赚不赚钱。既然如此,杜兰特也就无所谓了。老板都不在乎赚钱,自己一个手下又有什么办法呢。当然,他还是很称职地帮伏尔加分公司推销拖拉机。杜兰特的无奈,玛利亚是看在眼里。但这确实是格局上的问题。玛利亚没有跟他说清楚,因为这里面的格局,是长远的。就跟非洲的战略部署与德国东部的战略部署一样。需要长时间操作,而一旦遇到合适的时机,将会爆发出巨大的革命性。试想,苏联这么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竟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里面建厂,单单是这件事就很匪夷所思。如果只考虑赚钱,那这格局就真的小了。而且伏尔加分公司所带来的,绝不是盈利问题,而是一种思想上的入侵。说白了,就是意识文化入侵。苏联确实没什么可圈可点的文化。无论是一开始是莫斯科公国还是沙俄,都不存在值得称赞的文化。但苏联所要输出的,从来都不是本国文化,而是意识形态。如果依靠报纸新闻,必然会被各种阻拦,恐怕来自苏联的社会主义思想,连进入美国社会都不可能。所以,以这家公司为一点起点,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尽管以一家苏联公司去进行意识形态的传播几乎不可能。但至少是从零跨越到一,属于是开始。更何况要想让美国人民认可社会主义思想,他们所需要做的不是去‘说什么’,而是‘做什么’。既然要体现出苏联的‘做什么’,就应当通过最直接的手段去进行传导。当然,这家伏尔加分公司还有其他的未来部署,至少得在几年后才能发挥出来。现在留给这家分公司的,只有脚踏实地的发展。按照玛利亚的要求,这家公司不仅仅发展业务那么简单,他们还会在附近进行庄园建设。租用的庄园都会用来进行种植,以便于给公司内的人提供充足的食物与未来的储备。而且玛利亚还聘请了退役老兵来担当一部分的安保工作。剩余的,便是对美国共产党的帮助。自从一战结束之后,美国共产党已经恢复了其合法地位,并且与美国工人党合并。但这不代表美国政府不会监视美国共产党,恐怕在里面,十个人有九个人是美国政府的间谍。对于此事,玛利亚自然要警惕万分,因此伏尔加分公司会提供帮助,但不会让他们接触到更深的机密。这样可以避免美国间谍的再度渗透,但这样去做,自然会让美国共产党成员感到不满。关于与美国共产党和美国政府的较量,都是后话。处理完分公司的安排与未来部署之后,玛利亚便受到邀请,去观赏一部新上映的默剧电影,《淘金记》。玛利亚对默剧电影其实没多大兴趣,毕竟她上辈子的时候所接触到的电影,都是各种特技炫酷。然而,当她来到电影院,并安安静静地坐在里面观赏着这部电影时,整个人都投入到《淘金记》的内容里面。这部电影的各种幽默搞笑桥段,即使是玛利亚也忍不住拍手欢笑。而关于主角查理与大批贫民去淘金时所遇到的暴风雪历程,更是让玛利亚感到真实。因为他这部电影所描绘的内容,就是从事实中改编而成。结束之后,她在旁人口中知道了这部电影的执导、编剧及主演是谁。他正是卓别林先生。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50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