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计划开始了。这项研究同样是高度机密,基本是属于‘知道有什么计划但不知道详情是什么’的情况。一些记者知道美国政府在准备干点大事之后,便蜂拥而上,却都在罗斯福那严密的口风下败下阵来。罗斯福那边无法探查,于是便开始朝着其他工作人员入手。却不料,工作人员也知之甚少,有些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在为政府工作。尽管曼哈顿计划是在昨天才开始定下来,但事实上,曼哈顿计划的详细部署,在德国战役之前就已经有了准备。负责制定这项计划的人,正是罗斯福。他除了划定一个地方作为研究基地之外,还要求将里面的工作人员进行划分等级。以abcd为级别进行划分,核心的研究人员为a级,b级为配合工作的工程师,c级为特工人员,d级为外围安保人员。只不过那时候要处理与英国和法国的军火贸易问题,再加上那时候的美国并没有真正摆脱大萧条的影响。所以,计划终究是计划,除了场地去进行布置之外,大部分工作都只是缓慢进行。而这一次,计划决定之后,曼哈顿计划加速了。除了投入大量资金之外,罗斯福还汇集了大量的科学家,那是来自世界革命的顶尖人才,有些人甚至还获得过诺贝尔奖。原本预定的资金是在十亿美元,但随着计划的开始,那美元像是切了大动脉一样疯狂流出。没办法了,罗斯福只要加大对英国、震旦等国家的军工压榨。与此同时,罗斯福还加大了对日本的石油输出,并适当地进行了加价。这种行为自然引起日本政府的强烈不满,但他们毫无办法。毕竟,这个时空的二战,东印度群岛的殖民主还活着,本应摧毁他们的阿道夫,已经被苏联打得失踪。有殖民主的东印度群岛,自然日本不敢随意乱动的存在。所以,他们对卡了石油脖子的美国政府充满了怨恨,而这怨恨正不断积累。罗斯福自然是看到这一点,但他必须做下去。他就对自己的参谋马歇尔说道。“日本人恨我们,如今我们还要调高石油出口价格,美日之间的矛盾必然激化,到那时候,恐怕你的日本计划就要落空了。”马歇尔的日本计划,其实就是资助日本里面的皇道派,激化他们北上讨伐苏联的冲动。可是,现在的日本,那可是连托洛茨基都冲不破。无法冲破托洛茨基,那就不可能北上。既然无法北上,那么,日军的选择就只剩下一个,那就是南下。而日本人一旦南下,就必然与美国利益发生冲突。这就是罗斯福所担忧的事情,但他别无选择。了解到铀元素所能带来的能量后,罗斯福已经做出了判定,必须以铀元素的研发为首要任务,即使要牺牲掉这十几年来的外交成果。所以,他要牺牲掉对日本的计划,以此来加大对曼哈顿计划的实施。马歇尔虽然无奈,但他也能理解这里面的缘由,所以他做出了另外一个战略。“我们对石油的加价,必然会卡住日本的石油存储量,但我们依旧可以让日本人北上。”“目前,唯一的最大阻力就是托洛茨基的东亚方面军,既然如此,我们就应当将其铲除。”“铲除?”罗斯福沉吟片刻后,又问道。“如果我们直接出兵,这不就是与苏联开战吗?”“是的总统,所以我们不能出兵。”这一下着实是让罗斯福有些不明白了。“不能出兵,那用谁去打苏联人?”说到这里,罗斯福仿佛卡壳了一样,愣住了。他看着马歇尔那似笑非笑的表情,脑海中似乎有了什么想法。等罗斯福整理好脑海中的碎片想法后,便抬起头看向马歇尔,问道。“你是想建立一支特殊部队。”“是的,总统阁下。”马歇尔点着头,尔后又补充道:“但这支部队不能与我国有任何关系,至少明面上不能有。”“那这支部队如何处理后勤问题?”罗斯福又问道:“要想应付苏联人的东亚方面军,兵力就不可能少,武器装备也不可能差。”“是的,所以我们建立一家公司。”说到这里,罗斯福算是明白他的意思了。要想进行大规模战争,其内部的资金就不可能少,既然这样,单靠一支部队而没有后勤,那基本是找死行为。既要与美国政府撇清关系,又要拥有可以维持战争的资源,那就只有跨国公司可以这么做。所以,他们要建立一家跨国公司。这家公司在明面上,必须是私人企业,而且必须是有一定的武装和影响力。但暗地里,这家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就是白宫,而且公司的后勤都是由美国政府负责。当罗斯福想明白这一切后,他便签署总统令,通过了马歇尔的‘公司’计划。得到通过后,马歇尔立即执行自己的‘公司’计划。他给这家公司取了一个日本名字,名叫‘荒板’。之所以取了一个日本名,那是因为,马歇尔要将日本的利益捆绑在美国身上。而且,取一个日本名字,更能得到日本人的认同感。这看似无厘头,但事实上确实有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1930年经济危机期间,一家名叫‘合众国银行’破产,导致大量银行受到牵连。这家银行有一个‘合众国’的名字,这使得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一家国家银行。但事实上,这只是一家由俄罗斯裔犹太人建立的私人银行,他就是靠着这个‘合众国’的名字,诱导了大量人过来存钱。正因如此,一些名字上的小改动,往往能起到十分大的作用。马歇尔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和打算,将这家美国公司取名为‘荒板’,而公司负责人,是一位美籍亚裔人。为了扩充公司兵力,罗斯福还通过一条法案,进行了裁兵。这条法案能够给罗斯福带来两个好处。第一好处,裁兵能够宣传罗斯福的‘爱好和平’决心,而且他在裁兵的同时,也要求苏联一同裁兵,以此来稳定世界和平。对于此事,苏联官方没有回应,但国际舆论确实给苏联带来了不少压力。玛利亚就对此感到无奈,她向贝利亚吐槽道。“裁兵的话,我们无法支持世界革命,不裁兵的话,我们就成了罗斯福口中的‘好战者’,罗斯福的这步棋,是阳谋。”这只是第一条好处。第二条好处,是让美国的对外战场获得了极大的自由。毕竟那是私人企业的性质,并不是美国政府派出的,即使与苏联人开战,那也是民间行为,并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立。这样一来,便可以避免国家之间的全面宣战。当然,为了避免荒板公司的‘藩镇割据’行为出现,罗斯福给荒板公司设下了各种框架和枷锁。武器装备必须由美国政府提供,军官也必须由美国政府提供。基本可以这么说,这家公司就是一家国企,专门提供雇佣兵。安排了对外战争的自由度之后,罗斯福还有另外一件事需要处理,那就是对苏联那边的间谍工作。考虑到现在的情报部门,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特别是欧洲那边的形势已经大大超出了罗斯福的预料。他本以为,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完全能阻挡得了苏联的扩张。但就现在来看,法国能不投降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英国……偏安一隅已经是勉强了。再加上之前的十几名特工突然失联事件,罗斯福认为,必须对情报部门进行改革。于是乎,他加大了对外情报工作的预算。为了此事,他将之前的情报部负责人都召集过来,展开了一次‘情报部门改革’会议。在这场会议中,罗斯福决定成了一个‘情报部门与军方情报力量相结合’的组织。这个组织,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情报处、管理处、行动处和科技处。虽说在工作分工上没有克格勃那般细分,但这四个部门都可以进行子组织的建立。罗斯福信不过国会,所以他给这个情报部门一个很大的权力,那就是,该组织在进行某些特殊行动时,国会也不得过问干涉。当然,总统是可以过问和干涉的。这种行为,在某些议员眼中,有着极高的‘独裁’性质,奈何让美国逐渐走出大萧条的罗斯福,在民间和国会内的名声极大。要知道,就连大法官里面,都有着罗斯福的人。就这样,本应建立在杜鲁门时期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苏联的巨大压力之下,被罗斯福给提前建立了。当cia成立之后,罗斯福首先下达的第一条指令,便是对苏联的渗透。而这个渗透,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渗透。在此之前,他们对苏联的渗透就从未停止过。那些负责渗透的特工间谍,都是要等待指令。但这一次的渗透却有些不一样。罗斯福的指令并不是渗透到他们的政府部门,而是渗透进去,然后展开特殊调查。“总统阁下,您需要我们调查什么?”接收到指令的负责人,问了一句。毕竟‘调查’一词的范围实在是太大了,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他们无法工作。罗斯福自然是知道的,所以他给了特工们一个方向。“调查苏联的第四次五年计划中的第四项核心任务。”这条指令,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面面相觑。因为,这条指令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总统罗斯福坚信,苏联存在着第四项最隐秘的核心任务。’情报中最忌讳的就是,‘不要让手下去论证你已经相信了的情报’。对于这一点,情报部门的人都想去说,可是却碍于罗斯福的威望和强令要求,不得不去执行。至于要从何处下手,罗斯福给了他们两个大概方向。“乌克兰和彼得格勒。”见所有人都面露难色,罗斯福默默叹了一口气,尔后以严肃的语气说道。“你们需要前去乌克兰的第聂伯-顿涅茨,探查一下那个地方,是否存在着什么秘密工作,或者不可靠近的禁区。”“至于彼得格勒,你们可以通过收买等手段,尽可能地获取,苏联的第四次五年计划,究竟有没有什么问题。”虽然说,这两个方向所表达的意思还是很模糊,但至少是有了方向。得到指令之后,cia便开始行动了。行动之前,cia新任局长亲自向英国的军情六处进行联系。由于现在的苏联实在是太有压迫感,在丘吉尔眼中,现在的英国就像是一头弱小的小毛驴,而苏联则是对他们虎视眈眈的北极熊。如果不能把美国给拉过来,到时候,英国就得独自面对整个苏联。英国确实可以依靠皇家海军,还有他们的空军力量,让苏军无法横渡海峡踏入自己本土。但是,英国要想恢复昔日的辉煌,就不可能与苏联为敌。更何况,就在不久之前,丘吉尔就收到了有关于海外殖民地的内部事情。在那些殖民地内,存在着不少来自苏联的间谍特工、而且不仅仅是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就连法国、荷兰和比利时也同样如此。这毫无疑问,必然是苏联的阴谋。如果法国还在的话,英国还是有底气的,但现在的法国,还是不是自己的盟友都很难说。如此情况之下,丘吉尔必须把美国给拉拢过来,与美国一同对抗苏联的世界革命。所以,在美国的cia局长向英国提出帮助要求时,丘吉尔二话不说就直接答应了。他通过电报,向cia局长传达到。“请向罗斯福总统说,英国永远都是美国的最好盟友,没有之一。”尔后,军情六处便开始与cia联手,对苏联进行了渗透。当然,对于这样的事,军情六处认为,他们需要一个有能力的特工来作为主导。这个特工必须忠臣,机智而且有大局观。军情六处局长翻开文档一看,一拍桌子。“好!就金·菲尔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