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的舆论战争,已经开始了。当英国拉起整一个国际联盟进行舆论上的攻势时,约瑟夫毫无惧色地回以颜色。与此同时,约瑟夫还向托洛茨基和玛利亚那边各自交代了工作安排。托洛茨基那边比较简单易懂,那就放开手脚,力求把日本人给彻底打垮。虽然这个时空中,托洛茨基的东亚方面军起到了关键作用,奈何在某果的密之操作之下,还是出现了入侵事件。唯一避免的是,应天这座城市内百姓,提前得到通知,被地下党成员给带走了一大半,避免了原来的大屠杀。至于剩下的,也同样在精妙的操作下,得到了保存。纳粹德国不在了,但约翰·贝拉仍旧还在,而且还成为了西德驻应天的负责人。虽然说,西德在不久的将来会彻底消失,但碍于国际联盟的问题,日本官方并不能强行闯入贝拉封锁线。当然,没人知道的是,贝拉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被开发成秘密地下党员。他留在应天,就是服从组织的安排,留在这里保护更多的人。他们已经尽力了,而且在开战之前,震共甚至给某光头提供线索,但这些事都只是被他给记录在日记里面。至于是否看重,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震旦那边的革命,仍在进行。托洛茨基的介入丝毫没带来压倒性的优势,反而还为这片土地增添更多的变数,以至于混乱程度比欧洲更加复杂。当然,那都是托洛茨基去考虑的事情了。因为,除了震旦之外,印度这边的复杂程度也不逞多让。如若说,震旦那边复杂程度,主要是表现在美国、日本、里面的军阀势力,果和共的斗争。那么,印度这边的复杂程度,主要是表现在宗教、民族、历史遗留问题、英国、美国、国大党和印共之间。托洛茨基毕竟坐守着一座海参崴,可以不断地给奉天等地提供帮助,但玛利亚这里就不行了。苏联与印度隔着很多距离,即使伊朗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但印度毕竟是殖民地,而不是震旦那般有着明确的指挥政党。如此一来,性质就变了。托洛茨基完全能出动正规部队,介入到与日本人的战斗里面。但是,玛利亚是很难做到出动正规部队,介入到印度人与英国人之间的矛盾里面。所以在交代玛利亚的工作安排时,约瑟夫特意给她提了一句。“如果需要钱,记得跟我说。”这并不是约瑟夫偏心于玛利亚,恰好相反,玛利亚这里的资金需求,反而比托洛茨基那边要少。毕竟托洛茨基可是养着一支方面军,玛利亚这里用钱,也只是用在了格里芬的工作上面。格里芬可不是一家雇佣兵公司,至少在表面上,这就是一家负责工业发展的公司。只不过,因为印度的‘国’情问题,玛利亚才要求格里芬内部进行改革,以‘全方位’的方式开始发展。更何况,震旦本土的同志,无论是行动力上,还是思想上,都比印共高出不知几个大气层。所以,真要比较玛利亚和托洛茨基之间的压力,玛利亚更胜一筹。虽说压力确实大了一点,特别是宗教上的问题,玛利亚至今为止都想不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但因为有了英国这个一个大目标,玛利亚的初期工作,还算是顺利。首先是对印度北部的经济渗透。格里芬公司很快就展现出‘苏联国企’的特性。先搞起部分基建,例如诊所、饭堂、纺织店等基础。国大党确实拥有很大的权力和声望,然而他们所辐射到的地方,是比较发达的印度南部地区。至于北部,多为农村或者地主。玛利亚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渗透掉整个北部。最快的速度,就是经济入侵了。如若是南部地区,必然会立即警惕起来,毕竟这种经济入侵已经到了一种明目张胆的地步。例如北方邦的一座名叫乌塔拉查尔的城市。一开始,市长对格里芬的到来欣喜若狂,毕竟格里芬确实是带着钱来的。但很快,格里芬的第二批运送物质,不再是钱那么简单。在车内,还有不少看起来就不是很好惹的人。许是市长的担忧有些太明显了,负责人一边搂着他的肩膀,一边用比较抠脚的印度语对他解释道。“身为一位格里芬工作人员,我们配多点比较强壮劳动力是很合理的,对吧。”市长想了一下,也就点头了。毕竟,他还是没往那一方面去考虑。不久后,第三批运送物资到来了。这一次到来的不是人,而是枪械。市长目瞪口呆了,负责人员又搂着对方的肩膀笑道。“身为一位格里芬工作人员,要保护同志……我是说员工的安全,配送一点防身设备也是很合理的,对吧。”市长木楞地点着头。市长的木讷,主要是因为他的政治嗅觉十分迟钝。可是,当地的地主却非如此。他们很快就察觉到异样,这些格里芬工作人员看着他们的眼神,仿佛是看着猎物一样,让地主们心生胆寒。所以,在得知格里芬公司不单运了壮汉过来,还运了武器过来时,他们再也坐不住了。可无论他们是否坐得住,格里芬在乌塔拉查尔这座城市的扎根,是稳了。至于是否会引起国大党的注意。一开始,玛利亚或许还会担忧,可随着金菲尔比提供了珍贵的军情六处情报后,玛利亚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转而加大了投送力度。当然,格里芬的物资运送除了通过海运之外,还有陆运,这条陆运正是从巴基斯坦那边送过来。考虑到巴基斯坦即将到来的战争,玛利亚已经有意识地对阿富汗做考虑。这份考虑肯定不是入侵。阿富汗就是一个帝国坟场,对阿富汗进行军事介入,那跟找死没什么区别。所以,对阿富汗的考虑,多为谈判了经济贸易。阿富汗这条线,也不是现在所需要去考虑的事情。如今,摆在面前的是格里芬的经济入侵,然后就是对巴基斯坦的解放工作。巴基斯坦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巴基斯坦得不到解放,到那时候,负责运送物资的路线就会被拦腰斩断。事实也确实如玛利亚所想的一样,随着格里芬的经济渗透开始加速,再加上丘吉尔对印度战略的重新部署,军情六处开始介入了。由于有了格里芬这条比较明显的怀疑点,再加上丘吉尔的放权,身为总督的蒙巴顿便开始行动起来。他首先举动,便是与尼赫鲁进行商讨。尼赫鲁自然是厌恶着英国殖民政府,但就目前来看,英国殖民政府已经是日落西山。稍微有点政治眼光的人都能看出,英国殖民政府迟早都会退出印度本土,只是时间问题。但印度左翼力量就不一样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威胁,足以左右国大党的绝对力量。所以,在衡量其中利害之后,尼赫鲁答应了蒙巴顿的部分要求。之所以是部分要求,原因是,尼赫鲁不信任英国人,而且也不愿意让国大党在明面上,与英国政府有任何合作的表态。他所需要做的,仅仅是不阻挠英国人的行为,有些地方会给他们开通行。虽然蒙巴顿很不满意这样的合作方式,但碍于印共更具威胁,蒙巴顿只能勉为其难地去做。暗地里是合作,双方都是各怀鬼胎。尼赫鲁认定了英国人会离开,但丘吉尔就不同了,他就是要让国大党和印共斗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既然如此,那先做点妥协,也并非不可。得到了丘吉尔的许可之后,军情六处便加入到印度战场上。他们首先调查的目标,自然就是格里芬公司。这家太不资本主义的公司,很快就被他们查到了一些信息内容。虽然,他们调查到的信息,没有一个与苏联有关系,但越是如此,他们就越是怀疑,这就是苏联秘密成立的对外公司。按照军情六处的解释。“克格勃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一个人过于清廉,这个人必然是共谍。”“同理,如果这家公司太过于清白,太过于注重民生发展,那这家公司必然是苏联公司。”“我们需要找到这家公司的特征,并且在调查期间,需要国大党配合,将其进行全面封锁,避免物资进入。”军情六处的解释,很快就被蒙巴顿给转达过去。只不过,尼赫鲁却拒绝了配合。他确实与英国达成了私底下的合作,但这仅限于部分合作而已。对格里芬公司的怀疑,尼赫鲁是整个国大党中的第一人,但格里芬公司的资金投入却又是确实存在的。与英国驻印度的私人公司比较起来,格里芬这家公司所带来的效益和好处,是真的很大。正因为‘给得太多’,尼赫鲁即使怀疑,也不愿意切断格里芬对印度北部的投资。对他而言,一家公司即使再怎么有钱,也不可能敌得过一个掌握着兵权的政府机关。当年的东印度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东印度公司强盛之期,他们不单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和资源,更是手握着兵权,可即使这样,也依旧在那场民族大革命中陷入失败。所以,尼赫鲁并没有过分担心,他不会切断格里芬对印度北部的投入。他甚至希望格里芬撒币撒得更多一点,到时候,他就能将其一网打尽,尽收国大党所有。当然,尼赫鲁拒绝了蒙巴顿的要求,当他还是会做点事情。例如加紧对格里芬海运商品的检查。当这条指令下达之后,港口的检查力度立即加强了。一开始,格里芬公司的海运工作人员,确实被这样的阵仗所吓到。他们为了避免暴露,将原本要运送过去的武器装备都撤销了,转而运送粮食还有一些普通的机器。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些印度人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懒惰摸鱼性格。有些印度人是很称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理想,有着自己的执着。可是,这样的人并不多。特别是在这样的乱世环境中,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么崇高的理念。毕竟,拿着那少得可怜的死工资去卖命,真的不值得。得知这一情况之后,格里芬公司便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金钱去收买。一开始还在试探,给的钱不敢给太多。可是,随着对印度海关的了解,格里芬给他们的红包便多了不少。一来二去,便给了格里芬开通绿色通道。这样的事情是秘密的,就连尼赫鲁这样的高级官员也不知晓。通过贿赂的方式,格里芬得到了同行,武器装备也就可以顺利地运送过去。考虑到‘纸包不知火’原则,玛利亚给出了指令,加大运送力度,力求在短时间内,组建出可以独立发展的一套体系。不久的将来,印度独立战争就要开始了。如若在开战期间,印度北方都无法整合出一个统一的组织,而是各自为战。到那时候别说解放整个印度了,恐怕连自保都成问题。至于这个统一的核心组织,玛利亚心中已经有了打算。那必然是工农soviet。当这条指令下达之后,格里芬公司整体上下都开始忙碌起来。不单是物资运送,就连人员也同样如此。当然,被调过去的特殊人员,都是以印度裔为主。他们或是之前被朱可夫俘虏的印度士兵,又或许是来到苏联这边留学的印度知识分子。这些新鲜血液过去之后,将会与工农soviet融为一体,他们将会起到关键性作用。尔后,便是解放整个印度的第三步了。“叩叩叩……”房门被敲响了,门后传来了一道干净好听的女性声音。她说道:“主席主席,钱德拉先生的电报传回来了,是穆斯林联盟那边的。”第三步,也在这一刻,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