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闻言只得继续解释道:“先说这仁政,其最直观的,便应该是削减官员的官威和官架子,朝廷或许可有威严,但官员却不该有,民不见官,已经是流传近千年的陋习了,若不是真遇上了天大的冤情,几乎没有民众肯去报官,而是私下解决,这样一来,那所谓的大明律法,岂不是变成了一个笑话摆设?”“肯去官服控诉者,多是心怀大冤屈的百姓,可报了官,官吏还要横眉冷对,冷颜相待,碰上些地方残暴些的官员,还有着不管有没有冤屈,上了大堂先打上一顿杀威棒,久而久之,又怎么可能还会有百姓愿意有事讼官。”“而百姓万事不求官府,自然而然会让朝廷的公信力下降,往日倒是还好,可若是出了些灾害或是乱子,很难说这些百姓还会听官府调度,甚至还有可能会揭竿而起……”朱元璋听得沉默了,这时他才意识到,百姓和朝廷之间的关系似乎确实有些割裂。百姓们万事不到迫不得已,不会求助于官府,那还要那些地方官员除了收税,拿走百姓们的血汗钱以外,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这样的朝廷,又怎么会值得百姓爱戴?朱元璋仔细的将李洪的每一句话都记了下来,只打算回去便将吏部尚书叫来,说与他,问起可有什么解决办法,也好让其算是戴罪立功,免了其在空印案中的罪责。因此,朱元璋有些迫不及待的追问道:“那这勤勉又该是如何解释的,总不能是让圣上下命规定延长官员的办公时间?”朱元璋话是这么问的,可实际上,朱元璋还真动过这个念头,毕竟他自己就是个不知疲倦的工作狂人,不然他之前也不会提出来李洪能否将电灯送到宫中和官员的府邸内。李洪闻言笑道:“这勤勉自然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只是如何做,倒是不用圣上规定什么办公时间,只需要在调任官员时,加上一些考勤的成绩……”李洪将后世一些公司的考勤制度稍作改编,说与朱元璋听,立刻让其眼前一亮,只觉得此法大好,完全可以立即实施,整个人的模样就仿佛一个想要将员工压榨到死的老板一模一样……讲完了这四勉,朱元璋依然觉得意犹未尽,急忙继续问道:“这《西山政训》除了四勉,你刚刚说还有为民去十害,却不知这十害又是什么?”李洪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茶,润了润有些发干的喉咙,而后方才说道。“这十害,便是科罚取财、听讼不审、残酷用刑、纵吏下乡、重叠催税、低价夺物、泛滥追呼、断狱不公、招引告讦以及淹延囚系!”“这十害中,有许多事情并没有什么太多好说的,便如这断狱不公,只要克制住贪念即可,犯此害的官员,或是贪财或是贪名或是贪权,反正必有其所贪念,此关乎廉洁执政,不贪此害便可去掉。”“而听讼不审和淹延囚系两点,便可归类为懒政,只需要勤勉一些,完全可以避免……”所谓淹延,就是将关押的囚犯一直拖着而不审,这一关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年两年的都有。而至于为何这么做,朱元璋最是清楚,这些被关押的犯人,只要还未审案,不管是否青白,总归是要吃喝拉撒的。正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些犯人的家属亲眷们,若是想要犯人能在牢里面吃好喝好,自然是要给牢头和差役送些银钱,送多的吃好喝好,送少的断其吃喝,要不了多久就会让其活活饿死在狱中,反正都是犯人,到时候直接用尸体按一个押,审都不用审,直接就可以结案了。这样一来,下面的牢头和差役得了好处,上面的官员则省了审案的麻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至于用刑残酷和泛滥追呼、招引告讦又是相似的,这便是地方官员追求效率和证据,恨不得到大街上随便抓一个人屈打成招,而后将十几件未破的案子全都放到他的身上。只不过这一点,在如今却是很难改善,只能尽量完善监察体系和刑狱体系。再之后的重叠催税、科罚取财虽然也是记载在《西山政训》之上,但实际上并不属于为官之道的范畴,毕竟一个地方官员尤其是在洪武年间,你再大的能耐,在狠辣的手段,肯定也不敢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最多使些手段,小捞一笔。而低价夺物,放在后市便是强买强卖,靠着官员的身份,若是看上了某个富商家里的豪宅,难道那富商还敢直接提出让官员用市价购买么。李洪十分耐心的将这十害一一讲出来,并附上了自己的解决之法以及建议,只听得朱元璋两眼一直冒着精光。有李洪,乃是大明之幸的想法早就已经深刻在朱元璋脑海了,可即便如此,每一次看见李洪用不及弱冠的年纪,阔谈大论,却又偏偏都是极有道理的话时,朱元璋还是会想要称呼李洪一声“妖孽!”而此时的李洪已经全部说完,而后还有些郑重的对朱元璋说道:“四爷,今日你问我之问题,想必也是要向圣上禀告的。”“我便想请四爷帮我向圣上再带一句话,朝廷制定律法,不止是为了约束百姓,更是为了严格的约束官员!”“百姓们懂得东西不多,所以朝廷需要以明文规定的方式,来告诉他们什么可以做,而什么不可以,法无禁止皆可为。”“而官员不同,只有饱读诗书者方可为官,其标准自不可与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百姓们相同,对于官员来说,除了要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以外,还要知道什么是法无授权不可行!”“法无禁止皆可为,法无授权不可行。”朱元璋嘴里不断念着这两句话,内心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聂庆彤何在?”回到暖阁后的朱元璋二话不说,便开始奋笔疾书,直到将今日李洪所讲的每一句话都依照记忆抄写了下来后,朱元璋方才停下了笔,开口招呼了一声道。“老奴在,请陛下吩咐!”随着朱元璋声音落下,一个看模样五十多岁的老太监立刻进门请安说道。聂庆彤乃是如今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也是随身跟在朱元璋一边伺候的內侍,掌理内外章奏及御前勘合、传宣谕旨,可以说是和朱元璋最亲近的位置。只不过如今朱元璋尚且还没有对宦官放权,所以即便是掌印太监的聂庆彤也没什么太大的权势,但毕竟身份特殊,朝中也无人敢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