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我就被小幽从被子里拖了出来,因为今天要去学堂了!我梳洗完毕站在铜镜前,回想起自己在现代遇到困难时,都会对着镜子给自己加油鼓劲。现在一想,只不过就是去学堂嘛,我堂堂二十一世纪的知识女青年,还怕你不成!于是习惯性地一挑眉毛,双手一叉腰,底气十足地对着铜镜里毫无形象的公子哥大喊:“Fighting,fighting,fighting!”喊完之后,我就气势汹汹地走出房间,留下笑得一脸无奈的小幽。上了几堂课之后我才知道自己之前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而且这纪师傅的授课方式倒是与我们大学的教授差不多,与我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首先纪师傅会让我们练习写一个时辰的字,培养我们的心性。当我拿起毛笔的那一瞬间,我发现握着毛笔的感觉是如此熟悉和亲切,写出来的字行云流水,我暗自惊喜:没想到欧阳若兮的一身本领还在!我分别试了试几种书法字体,发现自己的簪花小楷写得最为出色,我心下一喜:这下就不用担心露馅了。书法练习结束之后,纪师傅会给我们一两个话题,让我们谈谈自己的见解,然后大家互相交流,如果对别人的观点有质疑,则可以引经据典地争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众人讨论的过程中,纪师傅通常都是非常认真地听,或点头,或皱眉,或捋捋胡须微微一笑,待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他就会把大家的观点归纳起来,对说得精辟的观点毫不吝啬地表扬,对不成熟论据不足的看法会一针见血的点评,然后让大家去藏书阁查看相关的书籍,再重新补充。此外他还鼓励我们大胆讨论朝政之事和治国之道。然后,纪师傅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专长、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大致发展方向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能做出让人心服口服的点评。在我看来纪师傅这种先进的想法和做法对培养杰出的治国之才有很大的帮助。他是在培养有思想有见地有灵魂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读死书的庸才。这在古代很是难得。难怪书斋的选拔考试如此严格,但也因此书斋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包括昨天刚进来的夏季,书斋也就二十来个学生。这二十来个人既然是精挑细选选拔出来的,他们的才华自是不比我差,而且尤以连氏兄弟和夏季的才华最为出众,他们对事物独到的见解,清晰的思路,严谨的学风和精辟的语言都让我印象深刻。对此我倒也不很是惊讶,但让我大吃一惊的居然是那个胖子刘子俊,虽然他在文学造诣这一方面是比不过我们,但是对经商之道,他有着很多独到的见解,有些想法与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让我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真不愧是出身于经商世家。而梁黍看起来一副书呆子模样,他在行军布阵这一方面却有很高的天赋。经常在下课之后还在和纪师傅切磋各种阵法。至于我自己呢,我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懂一点,但是都不精,对什么都感兴趣,但又没有对某一方面特别有兴趣,真不知道之前的“我”的喜好是什么。“慕云,看来你这些天都没有按时认真地练字,这字不如之前的高逸清婉啊。”正在发呆的我被纪师傅这句话给吓得回过神,我连忙对纪师傅说:“师傅,是慕云不对,这些天偷懒,没有认真练字,惹您生气了!”纪师傅捋捋胡须,看了我一眼,淡淡说道:“你不需要向我道歉,你没有认真练字不是偷懒,而是你的心不定。”说完,纪师傅转身离去,留下陷入沉思中的我。我承认,我自穿越到这来的这几天一直处于对这里的一种好奇、惊讶、迷茫和惴惴不安之中,心思当然定不下来,纪师傅便是从我今天写的字中看出我的心思。仔细想想,既然我都来到了这里,上了欧阳若兮的身,这已经成了定局,无法改变,既来之,则安之!那我就替这个奇女子好好地活下去,活出她本该有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