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当真会被公瑾料中?蔡瑁早与阿飞暗中达成某种协议,有意将江陵送给长沙军?"他微微皱了皱眉头。大仇固然要报,但经略荆扬,一统江南,伺机北图中原,成就霸业,是兄长,也是自己一直藏于胸中的夙愿。要达成这愿望,就要先剿灭刘表,攻占荆州。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孙权呕心沥血,和吕范、朱治秘密商议,制订了一个"明攻江夏,暗取长沙"的方略。他的心腹,幼年同窗朱然成为这一计划中的关键棋子。按孙权的预计,江夏一旦开战,江陵必然空虚,早已觊觎在侧的长沙军定会趁机全军出动,攻击江陵,而这个时候,朱然就可以行动了。去岁之末,孙权派出朱然为使赶赴长沙,事先已密令他,在作为使者的任务达成之后,无论长沙方面如何应对,朱然都不必再回到吴郡,径至庐陵郡的治所石阳(今江西吉水东北),秘密训练豫章、庐陵两郡的郡兵。一旦时机成熟,长沙军被诱远征,朱然便可绕溱水袭取长沙之背的桂阳郡。吕、朱二将均认为,石阳到桂阳仅有二百里之遥,轻军强行,五日便到,桂阳太守赵范更是无谋之辈,若遇我军袭攻,必然束手就擒。然后趁胜直扑长沙,在长沙远征军回师之前,攻而克之。孙权对此计划信心十足,但在召集大军出发之前,中护军周瑜就对这次战役的整体战术提出了异议。"主公如此安排,当然最善。但同时谋夺江夏和长沙两地,似有不妥。长沙现为原曹氏将领阿飞占据,此人能谋善战,颇有军事素养,而且帐下有水镜先生的高足徐庶等智士辅佐,非比张羡等辈,不易相欺。一旦他察觉我军真实意图,恼怒之下,定然会与刘表联手,那对我军非常不利。尤其臣观察蔡瑁此人,居心难测,听闻他与阿飞颇有默契,万一我军重压之下,被他顺水推舟,反而把江陵送给了阿飞,让我军和阿飞军先行火并,则大计休矣!"当时,包括张昭、朱治、吕范在内的众多重臣谋士对周瑜的警告都嗤之以鼻,难于苟同。吕范的话最为典型:"公瑾贤弟,我对你的文韬武略一向极为钦服,但你这番言语未免过于耸人听闻。且不说阿飞如何,单那蔡瑁,在刘表帐下已有十年之久,受尽重用,是荆州军排名第一位的大将,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出卖主人,把荆州的军事重地送给一个外人呢?"孙权是非常认同这个道理的,他的所有安排,都是建立在阿飞取江陵不下的基础之上。事实上现在的阿飞也确实没有半分攻占江陵的实力。以智取胜,那也得是交战双方实力相当,有可比性的时候才能采用的手段。目前阿飞军和江陵军的实力对比,只能说是"相差悬殊"。而阿飞,一个败逃到荆南的曹将,又有什么高深的智慧了?可是,自己的安排,为什么屡屡受挫?一个月前,石阳传来消息说,长沙方面新近任命了一位名叫邓芝的酃县县长,到任不到三日,就将三年来积压的所有案件全部公正处理,诛杀了当地最强横霸道的七个豪强,震慑全县。接着他播发良种,开仓赈济,极受全县百姓拥戴,自愿助他修葺城池,收拾防务。现在,经过他整顿之后的酃县,已成为长沙郡中少有的全心支持阿飞的县城。据朱然的看法,此人年纪虽然不大,但精明干练,手腕高强,阿飞选择这个时机令其赴任,其意颇为不善。对朱然函中对邓芝隐藏的欣赏口气,孙权是了然于胸的。惺惺相惜,毕竟,朱然也是以文治武功名传江东的少年父母官出身。江东也很缺人,他和朱然的想法一样,也极想招揽这种少年英俊。所以他立刻指示朱然,和对方多所接触,探明他的底细,黄金美玉,田地奴隶,只要对方提出的条件,都可以解决,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他拉拢过来,为我江东所用。信发出去了,这件事却哽在孙权心里,难以释怀。虽然不是件很大的事,但他已意识到,阿飞很有可能已经发现了自己的计划。这感觉实在让他很不爽。难道真被公瑾一言说中?自己经过许多日子策划的这项得意谋略,其实毫无意义,就这么让阿飞轻易化解了?前些日子公瑾一日三信,竭力劝阻这个计划的继续实施,尤令他不快。为什么你就不多替我想想如何继续实施这计划的办法,却非要强行劝阻我?只是想证明你比我强么?其后不久,阿飞装病,长沙郡全面增强了戒备。朱然再度发来秘信,说邓芝不但忠心不二,难以说服,而且在给自己的答函中暗示,长沙已做好完全准备,随时"欢迎"不速之客。询问孙权,是否改变原来的作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