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并没有过问,但是梦工厂的这些这几部电影的完成情况还是让我很满意,起码格里菲斯他们并没有浪费时间,完全都是按照剧本和电影的需求和计划来拍摄的。问了一圈,接下来显然就是我的自己的那部电影了。《教父2》,这部电影我去欧洲之前已经拍到了尾声,这段时间,不知道斯蒂勒等人如何处理。“已经拍完了,**刚刚促剪出来,需要老板你的意见。 ”斯蒂勒看着我,两样放光。这句话意味着我牵挂的《教父2》已经完成拍摄任务了。这下子,办公室里面原来紧张的一帮人,都松弛了起来,尤其是我。“拍完了就好,接下来我要做的是验收。 ”我笑了起来。所谓的验收,自然就是指观看这帮家伙检出来的**,这些胶片是粗略剪辑一遍的,不精致,但是基本上能够看出来电影的真实面目。 当天晚上,我就开始观看**,而这部电影的效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得多。 尤其是在镜头的处理上,完全体现出了我当初的要求。这几天,梦工厂的导演族们都快要忙死了,进入了十二月,好莱坞圣诞电影档期算是到来了,梦工厂必须抓紧时间,才能够在这场战斗中最后胜出。在确定我不在的时间斯蒂勒等人拍摄得相当不错之后,我需要做地就是开始对那些**尽心精剪。 争取剪辑之后能够尽快送审如期公映。而至于其他几个家伙的电影,更是忙得鸡飞狗跳。 每年的时候,都是这么忙。而在忙碌的同时我也得到了好莱坞其他电影公司推出的电影的情况。 那些先前进入各大电影公司投资圈里面的电影,现在基本上都到了最关键地时期。在今年的圣诞档期,第一部宣布杀青地电影,是新线电影公司投资拍摄的维克多.弗莱明执导的《绿野仙踪》,这部大投资的电影。 几乎集中了新线电影公司合拍全部的力量,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拍摄。 维克多.弗莱明也算是修成了正果。这部新线电影公司公司的主打电影,以G级通过,据说法典执行局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后地时候,叫好声四起,给予这部电影极高的评价,这也让这部电影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一个期待对象。《绿野仙踪》几乎是一个童话故事,或者说。是一个带有浓重寓言味道的故事。 这样的一个题材,是美国来百姓都熟悉的,因为小说大家都是看过的。 这就要求维克多.弗莱明必须在影像的创造性上面下功夫,必须让拍出来地电影,满足民众的想象,甚至超过民众当初的界定,这样才算成功。维克多.弗莱明的能力是没有人怀疑的,但是拍这样的电影。 往往要求导演在具备一定地电影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一点,那就是想象力。这样的电影,如果导演没有想象力,那简直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就像是大海中航行的轮船没有航海图一样。不管怎么说。 维克多.弗莱明这部电影的杀青,获得了观众的极大关注,在这一点上,基本也保证了电影的票房不会有什么大危险,甚至有可能创造一个票房纪录都说不定。除了维克多.弗莱明的《绿野仙踪》之外,完成杀青的,就是斯约史特洛姆了。 他的那部《鬼车》拍摄进度一直神速,据说斯约史特洛姆在拍摄地时候创造了一连五天不睡觉地纪录,这样的努力,这样地辛苦。 我是做不出来的。《鬼车》是斯约史特洛姆今年唯一的电影作品。 在数量上。 斯约史特洛姆绝对属于一个量少的人,但是他靠得是质量。 他的每一部电影里面都时候那么的神采奕奕。 这一部,他更是有十足的信心能够创造辉煌。 这个瑞典人,有些一根筋,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坚守着他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除此之外,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投拍的乔治.史蒂文斯执导的电影《红舞鞋》也杀青送审。 这部电影场面十分的华丽,被媒体称之为“1932年最华丽的电影”,对于这部电影,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给予了厚望,希望哥伦比亚电影公司能够通过这部电影在今年的哈维奖上有所收获。作为哥伦比亚的两辆马车之一,乔治.史蒂文斯如今在好莱坞的地位,已经处于一线导演了。 他的电影,以浓烈的个人风格深受观众喜爱。华丽,优雅,雅致,是乔治.史蒂文斯电影的最重要的特点。 而这部《红舞鞋》算是把这种风格推到了极致,据说乔治.史蒂文斯在拍摄的过程中要求十分的严格,连里面的窗帘的原料都是从土耳其空运过来加工的,整部电影的华丽,由此可见一斑。美国人喜欢华丽,这个民族比其他任何的民族更看重雅致的力量。 所以乔治.史蒂文斯这一次是抓住了观众的心理,他明白,只要抓住了这个,就意味着你自己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不过《红舞鞋》在拍摄的时候,还是闹出了不少的风波。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电影的演职人员的更换了。 这部电影开拍之后,演员更迭就成为了大问题。 连主演都频频换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一方面是因为先前的很多演员都不符合乔治.史蒂文斯个人的要求,乔治.史蒂文斯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完全就是一个暴君。 他会排斥所有他觉得不合适地东西,一心一意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所以那些让他不满意或者一部分满意的演员,最后都得被换掉。《红舞鞋》的演员就这么像流水账一样更换着,电影的拍摄工作无法进行,一直到了最后,演员才最后被确定下来。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女性克劳黛.考尔白凭借着她出色的个人发挥尤其是她地气质和舞蹈征服了乔治.史蒂文斯。好莱坞的电影评论人都说,乔治.史蒂文斯地这部电影。 应可能创造好莱坞歌剧电影的高峰,相比于之前的歌舞电影。 歌剧电影不管是在电影的欣赏性上面,还是在电影的艺术性上面,显然都上了一个台阶。迄今为止,好莱坞歌舞片的高峰是《好莱坞故事》,作为第一部歌舞片,这部电影到现在依然是绝对的经典,好莱坞这么些年来生产了几百部歌舞片。 但是没有一部能够在观众那里面受到和《好莱坞故事》同等地欢迎。这部《红舞鞋》走的是歌剧电影的路子,也算是一个开拓了。除了《红舞鞋》,米高梅电影公司之后突出的斯特劳亨导演的《贪婪》也进入了送审阶段。 这部电影受到的关注程度,绝对不亚于《红舞鞋》。 斯特劳亨在几乎被人们认为是推出历史舞台的情况下推出了这样的一部大作,实在是让人们觉得新奇。或许是因为自己距离好莱坞电影圈地中心越来越远了,让斯特劳亨的心态特别的好,对于他来说,拍电影早已经不是为了名誉。 也不是为了金钱。 这个时候的斯特劳亨已经进入了一个真正电影人最完美的阶段:物我两忘,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拍电影。这样状态之下出来地电影,比起一般的电影,少了很多浮躁的成分,多了许多真诚。因此,没有人怀疑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 斯特劳亨是用心的。 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一部杰作才能够诞生。斯特劳亨本来就是一个认真的人,这部电影在各个方面都表明它将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艺术电影。 至于票房如何,至于能不能获得成功,那就需要首映之后来验证了。总体说来,十二月初要首映的这几部电影,各有特色。 或许,今年的好莱坞电影圣诞档期,可能是这几年来竞争最不激烈地一次了。 以往,各大电影公司投拍地电影不管是在类型上还是在电影故事的选材上面。 都存在很多地相似之处。 这样必然就形成了电影之间的激烈竞争,出现你死我活的局面。可今年不一样。 今年投拍的这些电影,首先在类别上就各有千秋,歌剧电影、魔幻电影、现实主义电影等等,这些分属于不同领域的电影,之间的竞争并不明显,也就让各大电影公司都松了一口气。但是这样的情况也不意味着投拍的公司没有压力,毕竟今年是一个大片制作年,在投拍上,各大电影公司已经形成了砸钱的习惯,如果电影不成功,那可就意味着将有重大的损失。好莱坞一片忙碌,观众倒是一片华腾,每年的这个时刻,都是最热闹的时刻。而这样的时刻里面,也不乏更热闹的事情出现。这天,我在剪辑的间歇当中出来休息。 为了剪辑《教父2》我和斯蒂勒等人几乎是连轴转。 一帮人累得像狗一样从剪辑室里面出来到外面喝茶休息。 我躺在椅子上面闭目养神,斯蒂勒等人看电视的看电视,看报纸的看报纸,七嘴八舌地连天。“这个事情挺热闹的嘛!”斯蒂勒拿起了报纸对旁边的甘斯笑了笑。“是呀,挺热闹的!这段时间,这家伙已经成为明星了,现在各大媒体上面都有他的报道,美国已经有八个州贴出了他的通缉令!实在是个犯罪天才!”甘斯补充道。“我听说这家伙十分的有魅力,而且是个十分讲义气的人,从来不对穷人下手。 ”斯蒂勒咧咧嘴。“这家伙,的确是个爷们。 连俄亥俄的州政府银行都敢抢,实在是有种!”甘斯笑了起来。他们的对话。 让我地耳朵一下子竖了起来。“你们两个人讲什么呢?”我指了指斯蒂勒手里面拿的那张报纸,示意他把报纸递过来给我看看。斯蒂勒把报纸送给我,我接过来第一眼就看到了报纸上面的一个通缉令。这个通缉令下面,还有一篇洋洋洒洒的新闻报道。 说是有个抢劫犯,带着五个手下,拿着枪大模大样地洗劫了俄亥俄州政府的银行,劫走了20万美元。“这是约翰.迪林杰第16次抢劫银行了!上一次他是在加州抢劫一家花旗银行的时候被捕。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他会被判处绞刑的时候,他却从监狱中逃了才回来。 掏出来之后他很长时间没有露面。 没想到却在圣诞节即将到来地时候开始动手。 ”对于这名抢劫犯,文章给予了十分详尽的描述。 基本上如果你看完了这篇报道就能够清楚约翰.迪林杰到底是一个怎样地人,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抢劫的是有什么小动作,抢劫的时候喜欢使用什么样的枪支……这些细节的东西,这篇文章里面都有。 让人不得不佩服写这篇报道的记者。“这家伙,怎么现在就动手了?看来是等不及了。 ”看着那张报纸我摇了摇头。当初帮助约翰.迪林杰越狱的时候我就让薯条告诉他这段时间不要作案,至少也得等过了圣诞,可是现在看来,迪林杰这家伙根本就不听我地劝告,在沉寂了一点时间之后,又开始操起他的老本行了。抢劫银行也就抢劫了,竟然选择了俄亥俄州政府银行。 一下子抢走了20万美元,还打死了三名警察,这样的战绩的确够辉煌的。俄亥俄州当即贴出了通缉令,并且宣布约翰.迪林杰是俄亥俄州的公敌。 这样的通缉令,对于迪林杰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老大。 怎么,你认识这个家伙?”甘斯算是听出了我说的这句话地潜台词。“何止认识。 如果没有我,这家伙估计现在早就被判绞刑了。 ”我把那张报纸放在了桌子上,长出了一口气。甘斯等人你往往我我往往你,不明白我的意思。我把在洛杉矶收押所里面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给他们听,这帮家伙听得嗷嗷乱叫。“老大,就应该这样!就应该放迪林杰出去。 这家伙的确是条汉子!如果就这么被吊死,实在是可惜。 再说了,他打劫的大多数的都是花旗银行,咱们可是巴不得呢。 ”甘斯笑得眼镜眯成了一条缝。“话是这么说。 但是这家伙也地确有些莽撞了。 ”柯立芝摇了摇头:“本来美国就被他搞得风声鹤唳。 听说现在连调查局都开始介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 一般的人都会选择沉寂一段时间,毕竟这样安全。 但是这家伙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顶风作案,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不是硬把那么多警察和联邦调查局的人吸引过来吗?”“这也是我担心的。 不过看起来约翰.迪林杰这个家伙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最后的归宿了。 ”我看着那张报纸,看着报纸上刊登的约翰.迪林杰的照片,喃喃说道。约翰.迪林杰在1932年地最后一个月掀起了一场让全美都热闹地“银行抢劫事件”。 他在俄亥俄州干的这一票,算是一炮打响了。而更绝地还是在后头。12月7日。 《时代周刊》刊登了了一封来信。 在平常,普通的读者写给《时代周刊》的信实在是太多了,汗牛充栋。 但是这封信却被《时代周刊》放到了封页上面。因为写这封信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约翰.迪林杰。在心里面,约翰.迪林杰详细地阐述了他为什么要抢银行。 他的解释是,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他觉得银行是直接导致社会黑暗的根本源泉,全美民众其实都生活在这种阴影当中。 所以他要向华尔街财团作战,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唤起民众的警觉。除了说明自己抢银行地根本目的,迪林杰还用十分漂亮的文字讲述了自己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讲起了他的童年。 悲苦的童年,说起了他的爱情,说起了他在抢银行过程中地心理和所见所感。这家伙的文笔很好,如果不去抢银行,绝对可以写小说。他甚至在结尾告诉《时代周刊》,因为一个人,他对梦工厂旗下地媒体十分有好感。 以后每一次行动之后。 他都会给《时代周刊》写信,以次来展现他的生活观和抢劫前后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这封信并不是很长。 但是刊登出去之后,立刻引起了举国的哗然!一个银行劫匪竟然在美国最重要的杂志上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明了自己地观点,甚至还要向公众展现自己抢劫的场景和想法。 这样的事情,别说是在美国,就是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有趣!刺激!好玩!当期的《时代周刊》卖得脱销,加印了十几次都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 随之而来的。 是各大媒体纷纷对约翰.迪林杰采取的宣传。 于是乎出现了一个恐怕会永远载入史册地事情:一个国家因为一个抢劫犯疯狂了起来,而且几乎一分为二。在政府那边,约翰.迪林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罪犯,他干的事情,完全可以判处他绞刑!不管是各州的警察局还是负责这个工作的调查局,都对约翰.迪林杰进行了大肆的批驳,各州纷纷贴出奖金,对于提供线索地人给予终将。结果这样一来。 就让约翰.迪林杰成为了公众明星,成为了“最厉害的银行抢劫犯!”约翰.迪林杰现在也成为了明星,罪犯里面的明星。 他的事情在媒体上宣传之后,美国的银行抢劫案开始普遍上升,在他的影响之下,很多抢劫犯重操旧业并且纷纷把目光盯住了银行。 而很多之前没有干过抢银行事情的年轻人。 一些混混,把约翰.迪林杰看成是他们的偶像,穿着和迪林杰一样,头型一样,他们学着迪林杰那样,拎着冲锋枪抢银行。一时间,美国狼烟四起,各地的警察局成为了最为忙碌的地方。 各州频频有银行被抢,从普通地小银行到州银行,抢银行地风潮越演越烈。 以至于在佛罗里达的一个城市。 该城市最大地一家银行在一天之内被三拨不同的人抢了三次,到最后。 连这家银行的负责人都被抢得麻木了。而我突然从这样的事情中,生发出了很多的想法来。约翰.迪林杰现在成为了一个红得发紫的人物。 在联邦政府那里,他是调查局的头号通缉犯,听说联邦调查局已经组成了专门的铲除小组来拘捕约翰.迪林杰。 美国总统罗斯福更是在国会的一次演说中把迪林杰比作是一把有可能点燃星条旗的罪恶最火,他命令美国警察系统必须尽快解决这个犯罪天才,尤其是调查局,必须出色地完成这次任务。迪林杰是一个神出鬼没的人,他思维缜密,一般的警察根本就拿他没有任何的办法,即便是调查局的人对付起来也相当的不容易,可以说,迪林杰的出现成为了调查局有史以来最头疼的一个人。 而罗斯福更是趁着这个机会向调查局施加压力。 自从他当上了总统以来,千方百计想拉拢埃德加.护胡佛,但是埃德加.胡佛就是不打理他,时间长了罗斯福是满肚子的怨气但是又敢发出来。这一次,有了这样的一个机会,罗斯福自然不会放过打压调查局。而调查局这一次也的确够灰头土脸的,从来没有这么狼狈过。 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为了这件事情甚至启动了红色方案,据说自从埃德加.胡佛当上局长以来,还是第一次启动这么高级别的反应系统。一时间,美国煞是热闹。联邦政府这边,除了调查局,国家安全局的人也是全体出动。 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能够抢在调查局前面解决迪林杰的话,那么必然是一件大长脸面的事情,之好以后罗斯福在拨款的时候,可以堂堂正正把大部分地款项拨给国家安全局的而不是调查局。除了联邦政府。 各州政府也已经被迪林杰和他的追随者们搞得快要疯掉了。 在中部和西部,10个州宣布迪林杰为全民公敌,重赏10万美元打听他的下落。 其他的州,那些没有被迪林杰打劫的州也宣布迪林杰为危险分子,甚至下了击杀令。也就是说,在美国,任何人都可以在发现迪林杰的时候击杀他而不负任何地法律责任。 在美国历史上。 能够受到如此“礼遇”的人,迪林杰还是头一个。政府那边恨得牙齿痒痒。 但是民众这边却显然是另外一种情况。 不少媒体渲染迪林杰地个人魅力,称迪林杰是一个正义的人,是当代的罗宾汉。 有的报纸还报道了很多孤儿院或者是老人院受到了以迪林杰署名的汇款。 民众喜欢迪林杰,他们乐于看到政府的那帮家伙被搞得精疲力尽的样子,喜欢看着那些警察一个个鸡飞狗跳。在洛克特克电视台地银幕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幕:在一个大咖啡馆里面,很多人坐在那里安静地喝咖啡。 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突然一个报童闯了进来挥舞着手里面的报纸大叫了起来:迪林杰又抢银行了!原本安静的咖啡馆顿时乱了起来。 “被抓住了没有!?”人们大声问道。“没有!迪林杰抢了17万美元,大摇大摆地走了!”“好!”“好呀!”“干得漂亮!”咖啡馆里面不管是相互认识的人还是不认识的人,一个个握手祝贺,喊声雷动。民众对于迪林杰的态度,完全就是对待一个英雄。 在他们地心目中,这个人不是什么犯罪的人,他是正义的化身。而对于这种场面。 我是很感慨的。照理说,一个抢银行的人,应当受到民众的唾弃才是,但是在美国,不管是在加利福尼亚州还是在纽约,不管是在五大湖地区还是在佛罗里达。 迪林杰都受人尊敬,有地地方甚至买起了他的人偶,而且买得很好。这说明起码说明了两点。 第一,民众对于财团的态度是十分不满的。 华尔街财团垄断了美国的经济发展,这一点其实没有什么,因为这么多年来美国就是这么过的,之前民众对此并没有什么错意见,但是这几年,尤其是最近的一两年,民众对于华尔街财团基本上没有什么好感。 之所以这样。 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梦工厂旗下媒体以及《华盛顿邮报》这些媒体的宣传。 以洛克菲勒财团为首的华尔街财团干出地一系列地事情,使得他们在美国民众那里形像极其不好。第二。 民众对于政府也是不满的。 这一点,先前并没有像这一次表现得如此地淋漓尽致。 当罗斯福成为总统的时候,很多民众是反对的。 但是那种反对,也只是集中在言语的声讨上面,随着罗斯福的位子坐稳了,民众的反对声也渐渐少了下去。 但是自从罗斯福上任之后以来,他的一个又一个的动作,政府的一个又一个法令和表现,让民众大为失望,尤其是罗斯福和华尔街财团勾结,利用手中的权利为洛克菲勒等财团牟利的事情,引得民众对现在的政府十分的不满。赫伯特.胡佛和鲁特曼当总统的时候,联邦政府虽然也某种程度上来说代表了财团的利益,但是基本上他们的工作是公众的,很多时候也顾及到民众的想法和利益,但是罗斯福的政府显然不是。罗斯福太急了,他太想获得众多财团的支持进而稳固他的统治了。 他认为只要华尔街的绝大多数财团能够支持他,他就不会稳坐江山,但是他低估了民众的力量。通过迪林杰的事情,民众的对于政府的反映,至少表明了民众现在已经讨厌这个瘸子和他的政府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现在,我觉得民众对于罗斯福和当前政府的态度,已经开始接近那个临界点了。这个发现,让我很是开心。美国全国上下因为迪林杰人仰马翻,倒是给这个圣诞节带来了不少的热闹。 民众不用担心迪林杰来抢他们地钱。 他们多的,是笑谈。 在洛杉矶的很多商店里面,和迪林杰有关的玩具、圣诞用品琳琅满目,人们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支持迪林杰。不知道现在藏在美国某个地方的迪林杰看到了周围的这种情况会怎么想。 我想这家伙肯定会露出一丝得意地冷笑。迪林杰很忙,美国的警察们很忙,梦工厂地人则更忙。12月10日,维斯康蒂的《魂断威尼斯》公映。 这一天,同时上映的还有维克多.弗莱明的《绿野仙踪》和斯约史特洛姆的《鬼车》。这三部电影的首映。拉开了1932年好莱坞圣诞档期的帷幕。 维斯康蒂地这部电影,首映地点在梦工厂第一影院,作为梦工厂在圣诞电影档期的第一部电影,公司对其十分的重视。而这部电影的公映之后,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好评如潮。至于其他的两部电影,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可以说,这一个晚上,不管是梦工厂还是新线和米高梅,全都收获了胜利的果实。对于这三部电影,好莱坞电影人给予了充分地肯动。斯约史特洛姆的这部《鬼车》,之前就因为其独特的风格而备受瞩目,结果斯约史特洛姆没有辜负观众的希望,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斯约史特洛姆的瑞典风格。 总是那么地迷人。 《鬼车》这部电影与其说是一部电影,倒不如说是一部魔幻神话寓言。 北欧神话,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神话之一,瑞典人身上有这种天生的传统。 斯约史特洛姆的电影,最大的风格就是他能够为电影创造一个魔幻的环境和心理暗示。 观看他的电影,你不会认为世界上存在这样的场景。 存在这样的世界,但是里面发生的事情,却是地地确确发生在你的身边地,而且让你觉得豁然开朗。 ”“从《风》到《鬼车》,斯约史特洛姆都贯彻着瑞典风格,这种风格如同一股清新的风,给好莱坞带来了无尽的启发。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从《风》到《鬼车》,斯约史特洛姆也在经历着极大的改变,在《风》里面。 我们看到的是那种自然史诗一样的壮美。 但是在《鬼车》里面,这种自然的壮美变成了自然的凶险之美。 同样是回肠荡气。 ”“斯约史特洛姆是一个懂得不断前进的人,他的电影,也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电影。 《鬼车》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给好莱坞电影人提出了一个几乎完美的新视觉:原来电影也可以这么拍!”“《鬼车》的整体风格,我觉得也不单单是瑞典风格的体现。 斯约史特洛姆也受到了柯里昂先生的深刻影响,在这部电影里面,对于人物的刻画十分的到位,把人物置身于一个黑暗的魔幻环境当中去加以展现,把人性彻底激发了出来,思想几位深刻。 ”“《鬼车》是一部好电影,一部杰作!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斯约史特洛姆的下一部电影了。 ”好莱坞的权威影评人亚当.伯恩斯坦撰文对斯约史特洛姆的这部电影给予了极大的赞扬。他的评论十分的到位。 斯约史特洛姆虽然身上带有浓厚的瑞典传统,但是到了好莱坞之后,他也注意吸取好莱坞的成果,尤其注重研究美国观众的口味。 所以他的电影,视觉总是恰到好处,一方面带有浓烈的瑞典风格,一方面又因为好莱坞式的叙述方式而受到观众的极大欢迎,同时,最难得的是,他的电影里面,总是会不经意地透露出深刻的艺术性,透露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观众看他的电影,不管是有文化还是没文化的,在看完了之后,绝对不会丢到一边脑袋里面一片茫然,他们都能够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一点深刻的东西,能够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和生活。 能够坐到这样程度的导演,显然是一个优秀的电影导演。相比于斯约史特洛姆的《鬼车》,维克多.弗莱明的《绿野仙踪》更是获得了铺天盖地的肯定和赞扬。大投资,维克多.弗莱明导演。 加上一部深受老百姓喜欢地著名小说的改编。这决定了这部电影再没有开拍之前,就已经成功一半了。这么多年来,维克多.弗莱明不管在好莱坞电影人那里还是在观众那里,都得到了一直的认可。 人们对于他的这部新片,抱有极大的期待。“如果把斯约史特洛姆的《鬼车》看成是一部黑色寓言的话,那么维克多.弗莱明地《绿野仙踪》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光明童话。 我要说地是,很多时候。 当人们失去信念,失去勇气的时候。 能够支撑他们走下去的,只有善良和纯粹。 不管世事多么的艰险,也不管命运是多么的坎坷,有的时候,强大的军队和帝国会灰飞烟灭,把世界都踩在脚下地伟人最后会变为一抔黄土,但是那些光明的史诗和传说却能够流传几千年!这就是纯粹的力量!”“很多人说。 《绿野仙踪》适合给小孩子看,不适合大人看。 里面说的是一个小女孩的故事,一个个奇异的王国,有巫师,有铁皮人,有稻草人。 这的的确确是一个童话世界。 但是在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只要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们还会把里面地那个世界看成是离我们非常遥远的童话世界吗?”“那个世界如同一面镜子。 照出了我们的种种嘴脸。 每个人都能够在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每个人都能够在里面学会感动。 这是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最大的震撼。 这也是维克多.弗莱明最成功地地方。 ”“我敢说,在好莱坞,能够把《绿野仙踪》拍成这样的程度的导演,没有几个,维克多.弗莱明是不多的几个人之一。 不是说其他的人没有这个水平。 也不是说其他的导演在对电影的把握上面比不上维克多.弗莱明,而是因为在好莱坞,像维克多.弗莱明这样内心纯粹的导演,少之又少。 ”“我认为,童话电影是最能够考验一个导演的电影。 考验的不是他地艺术性,不是这位导演有没有资格称之为大师,考验地是他的内心。 一部同化电影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个导演地内心纯粹不纯粹。 好莱坞绝大多数导演拍童话电影都是无法拍好的。 即管他们有出色的技术和导演实践水平,但是他们拍不好。 ”“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导演拍电影,其实是在拍他自己。 电影是导演内心的一面镜子。 通过它。 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导演的内心世界。 维克多.弗莱明是一个纯粹的人,对于他来说。 名声和金钱是不重要的,他看重的就是电影本身,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内在自由。 他如同一页白纸一样,所以拍起这部同化电影来,他能够展现出他的那个纯粹的内心世界,并且能够依靠这种力量感染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 ”“《绿野仙踪》是一个镜子,所有人都能够在里面看到自己的丑陋,《绿野仙踪》也是一个火把,所有人都能够从里面感受到光明和温暖,《绿野仙踪》更是一份审判书,每一个观看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对自己的良心进行审判。 ”“这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 ”好莱坞市长格兰特对于维克多.弗莱明的《绿野仙踪》的评价,被认为是最能够说明这部电影的评论文章。事实也的确如此。 我也觉得在好莱坞,没有人能够比维克多.弗莱明更加适合拍摄这部电影。 他是一个纯粹的人,拍出来的电影自然也是纯粹的。这世界上,很多东西可以感染人,但是都没有纯粹这东西的力量大。一个拍电影的人,当你自己真诚了,你的电影就会真诚,观看你的电影的观众,就会感受到你的这种真诚。 这是一个循环。斯约史特洛姆是把人类和这个世界揉碎了给观众看,在他那里,那是一个黑暗的世界,一个丑陋的世界,通过这黑暗和丑陋,人们会学会自省,而在维克多弗莱明这里,却是一个光明的世界,一个温暖的世界,通过光明和温暖,人们学会纯粹。某种程度上说,这两个人在用不同的方式坐着意义相同的事情。因此,这两部电影之后都获得成功,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而同一天上映的维斯康蒂的《魂断威尼斯》,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这部电影在民众那里受到的欢迎程度某种意义上说甚至超过了《鬼车》和《绿野仙踪》。 整部电影散发出来的那种纯粹的美,让人痴迷。而这部电影算是彻底成就了一个人,这个人,不是维斯康蒂,而是格里高利.派克。在这部电影里面,格里高利.派克扮演的是作曲家心仪的那个男孩。 当初维斯康蒂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对这个角色的定义就是这个男孩必须是美的化身,美得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对他心动,但是同时又不会生出邪念。而符合这个条件的孩子,在好莱坞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16岁的格里高利.派克。在这部电影中,派克的表现让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惊叫连连,他们把他称之为“世界上最美的少年!”唯美,使这部电影的最大特色,而同时,深刻的艺术性,是这部电影最闪亮的特质。“美,是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共同的感受!我觉得,这部电影可能是好莱坞历史上最美的电影之一!寂寥的海面,浓浓的白雾,在海面上飘摇的船,面容憔悴的男人,高大的建筑……这样诗意的景象在这部电影里面随处可见。 作为一个意大利人,维斯康蒂了解威尼斯的灵魂,他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最能够表到他思想的景色并且通过这些景色的美来感染观众。 ”“而画面的美,只是第一个阶段,这部电影的特色之一,是通过创造了这样的一个唯美的世界,展现了人心的美。 一个作曲家,带着丧女之痛来到威尼斯,想在这个城市里面疗伤,借助城市的美来斩断自己内心的痛苦,但是却因为城市的美景而变得更加憔悴。 这种情况,直到他在旅馆里面邂逅一个美少年才改编,对于这个美得如同天使一样的少年,作曲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战栗之中。 即便是在瘟疫流行的时候,别的人慌不择路地逃离这个地方,他也依然留下来,只为多看那个少年一眼,最后一次命丧黄泉。 ”“这种人心的美,比起单纯的景物的美,更加的让人感慨万千!”“我觉得维斯康蒂的这部电影是有野心的,这位年轻的意大利导演牌借助这部电影探讨了一个深刻的艺术话题,那就是什么是美。 ”“总所周知,美是所有哲学追求的源泉。 在美学史上,这个词语就是真理和终极。 年轻的维斯康蒂运用了这样的一种方式,运用了一个男人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朦胧感觉来揭示了这个词语的内涵。 ”“什么是美?这是一个被争论了几千年的问题,不可能有固定的答案。 维斯康蒂用他的这部电影告诉我们,有的时候,自然的美景固然是美,但是最美的是人心。 一颗纯粹的心灵,比任何东西都要重要!”金.维多对维斯康蒂的这部电影给予了极大的赞赏,他认为维斯康蒂的这部电影不仅仅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电影语言和电影的关照方式——关照人的内心、探究美的意义。但是也有人对这部电影提出了猛烈的批评,这种批评,引发了一场好莱坞电影人内部的一场大争论!###################################################月票呀!有月票的大大砸一张哈!